柴玉倩 趙耀(山東理工大學)
一個企業正常的運作和經營,離不開財務管理的幫助。不僅如此,財務管理是一個企業生產運作的關鍵所在,中小企業若想得到長期健康的發展,離不開財務管理,需要采取一系列財務管理的手段優化中小企業內部的資源,并且優化企業內部的配置,只有這樣才可以推動中小企業持續性的發展,達到最佳的管理效果。基于此,中小企業需要順應現今市場經濟的發展,加強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的基本建設,還需要促進業財融合的發展。除此之外,中小企業應當經常和其他企業之間進行經驗交流,要及時了解到自身所存在的問題,并且及時加以改正。企業需要促進業財融合的發展,盡快明確自身企業運行過程當中所存在的問題,并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及時進行解決,并且加強企業內部財務管理,從而推動業財融合。
一個企業內部會存在多個部門,并且各個部門具有不同的任務以及發展目標。對于業務部門來說,業務部門工作的重點就是業績,需要實時監管企業產品生產的速度,以保證企業的產品生產的進度可以按照計劃完成。但是業務部門未能對業務所產生的成本費用有足夠的重視,也未能起到有效的監管[1]。對于財務部門來說,財務部門注重企業運行過程當中所產生的利潤狀況,所以在財務部門工作的過程當中,尤其注重成本費用,會采用降低成本的方式來提高企業的經營利潤。所以財務部門和業務部門在運行過程當中有著不同的側重點,并且財務部門日常工作的過程中會注重風險的控制,但是業務部門卻認為過度強調風險控制,會讓日常的工作變得具有束縛性,財務部門和業務部門工作重點的不同,發展目標的不同也影響著企業的發展。所以要加強中小企業業財融合,才可以做到勁往一處使,從而進一步推動企業的穩定發展。
按照實際情況來看,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對數據有著不同的要求,業務部門對數據的要求和財務部門所提供的會計數據存在一定的差異性。這種差異性是因為部門的性質導致的,由于財務部門和業務部門性質存在的一定的差異性,對財務信息當中相關的數據的理解存在著一定的不同。除此之外,還有公司自身的財務系統也未能得到及時的完善,主要是因為財務系統未能和生產系統進行結合,這也直接導致這類公司內部財務的記錄和流動是孤立的,未能建立健全相應的財務系統,若不能及時解決公司內部的財務問題,完善財務系統,會極大的阻礙企業的健康發展。
中小型企業的財務信息,可以直接了解到企業的發展狀況以及經濟活動,所以財務信息可以直接反映出企業的價值導向。但是,企業的財務信息若存在不真實性,并且企業需要根據財務信息來作出相關的決策,這也直接影響到了企業未來的發展。并且財務信息的失真,導致企業高層管理人員無法真實的認知到企業的運轉狀況,會始終處在一個蒙蔽的狀態當中,這對今后企業各項的經濟活動,以及企業發展決策的制定有消極的影響,輕則決策有失準確性,重則導致企業做出錯誤的判斷。導致企業財務失真狀況出現有多方面的原因:第一,企業當中的從事財務工作的人員缺乏財務素養,以及專業的會計知識,也就是不具備高素質的財務工作能力,在對企業財務進行核算的時候,常常會出現核算上的失誤,直接導致企業財務信息的錯誤。第二,有一部分企業內部的人員,為了追求利益,通過一些非法的手段來獲取企業利潤,驅使相關財務工作人員做假賬,在此過程中隱瞞了正常的財務信息,而直接導致企業財務信息的失真。無論是哪種原因,對企業都有著重大的影響,財務信息的真實性以及準確性是非常重要的,這一點需要引起公司全體員工的高度警惕。
有很多中小企業的管理人員或者是財務人員,未能對企業的財務工作起到足夠的重視,對財務工作格外懈怠。除此之外,很多中小企業的高層人員有著較大的權利,可以自由支配企業的資金,這也導致企業的財務人員無法對企業財務進行有效管理,也無法發揮出財務人員的作用,也因此企業財務的管理變得格外的混亂,無法將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做到位。最后,中小企業的很多財務人員也未能采取有效的管理方式對企業財務進行管理,這也導致企業財務工作未能發揮出應有的作用,這樣的財務工作僅僅是流于形式,沒有實際的作用[2]。
在現今經濟新常態的背景之下,中小型企業都想著多元化的業務方向發展,這樣的發展戰略對市場風險的防范起著重要的作用。隨著業務方向的多元化,企業的業務范圍也開始逐漸擴大,這樣一來,企業需要采用更加復雜的流程。在這樣的狀況下,企業需要積極推動業財融合并且加強對企業內部的控制,不斷完善企業內部的框架結構,不斷優化業務的經營管理模式,在企業多元化業務發展的過程當中加強監管工作,從而有效降低業務風險發生的幾率。在中小企業當中加強業財融合,可以及時通過業務或者財務分析,發現企業財務信息所可能存在的問題,所以業財融合對財務也起到了一定的監管作用,及時發現財務核算當中所存在的問題,這無論是對財務部門還是業務部門都起著積極的作用。在中小企業當中推動業財融合可以進一步優化企業內部的業務流程,對企業的工作流程進一步進行優化,更加科學合理的設置工作崗位,明確各個崗位的責任和工作內容,進一步提升企業的工作質量以及工作效率。除此之外,還需要加強企業財務部門和業務部門之間的交流,可以從財務部門委派一些財務人員到業務部門,向業務部門的工作人員簡述一些基本的財務知識,提高業務部門日常工作當中財務管理的意識,以此切實提高企業內部人員的財務素質,也進一步提升業務部門的工作質量,降低業務處理進程中所可能出現風險的幾率。業務部門中有著較多的業務模塊,企業通過加強業務部門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在業務發展的過程當中可以對財務進行管控,這也進一步提高了業務部門工作效率。
若想加強企業的業財融合,首先要做到的是人員融合,這是將業務和財務進行融合的重點所在。企業各個部門之間有著較為明確的分工,并且各個部門都明確了本部門的工作內容以及工作職責。雖然這樣的方式讓企業的管理更加的便捷,但是這樣的方式卻沒有考慮到各個部門之間工作銜接的問題,一旦遇到工作銜接的問題,往往會導致工作人員之間配合較差,間接使得工作效率降低,不利于企業的工作的正常進行。加強業財融合需要建立相關的組織機構,在對工作進行劃分時,需要對財務部門和業務部門的工作進行全面的分析,從中找到業財融合的切入點,了解不同業務之間需要配合的狀況,制定各個環節工作配合的標準[3]。除此之外,中小企業還需要加強財務部門和業務部門工作人員的專業培訓,以各種形式加強雙方部門的溝通和交流,讓雙方了解彼此的工作內容,進一步推進業財融合。
綜上所述,中小企業加強業財融合是發展的趨勢所在,需要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實現部門信息的共享,加強雙方人員的交流互動,提高企業內部人員的專業素養,在業務發展過程中加強對財務的監管,切實提高企業的信息分析能力。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之間相互監督,相互促進加強企業的內部控制工作,優化企業的經營管理模式,提高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
導師:趙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