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運格
(山東省臨沂市臨沭縣青云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山東臨沂 276700)
近年來人們對新鮮水果的需求不斷上升,各國的果樹保護地栽培產業都得到了快速發展,并取得了不小的成績。日本是果樹保護地栽培產業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其果樹保護地面積占果樹總面積的6%左右,且仍在不斷增加,信息化和機械化程度很高[1]。而我國果樹保護地栽培產業起步較晚,與其他國家相比差距較大。
果樹保護地栽培作為一種能夠使消費者吃到反季節水果、切實提高果農收入的技術,目前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F階段,我國的草毒、葡萄、櫻桃、桃子等日常需求量較大水果的保護地栽培技術較為成熟,品類豐富,規模宏大,產量相當可觀。然而,在實際生產中,我國果樹保護地栽培產業和技術尚不夠完善,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包括從業者專業水平不足、盲目縮短果品上市周期、保護地設施結構不合理等。這些問題嚴重制約著果樹保護地栽培相關產業的健康發展,必須加以重視。
在我國,果樹保護地由蔬菜保護地改建而成的現象較普遍,具體表現為用塑料薄膜代替玻璃,用竹、木、鋼筋水泥代替鋼架,多為土、磚結構墻體[4-5]。出于經濟方面的考慮,很多保護地設施簡陋、高度不夠、保溫層厚度不夠;使保護地設施內的光照差,葉片形大而厚度不夠,導致光合作用效率低,新枝為爭取陽光而生長過旺,節間過長,影響了果樹的產量和品質。
部分從業者為追求經濟效益,忽視了果樹的自然生長規律,盲目縮短果品上市周期。一方面,使果樹提前發育,過早地進行棚內升溫處理,導致果樹萌芽不整齊、花芽干枯或花而不實、坐果率低、產量減少、品質降低。我國近年來果樹保護地的生產實踐證明,保護地條件下的果樹果個有明顯增大的趨勢,但品質較差,綜合口感遠低于露天栽培水果,如酸度增加、味道偏淡、耐貯性下降等。主要原因是保護地條件下果樹生長發育模式研究不清,栽培種調控手段不當致使生長條件不適宜,缺乏規范配套的優質栽培措施。另一方面,為了追求果實快速成熟,大量使用甚至濫用激素類藥物,例如多效唑、赤霉素、乙烯利等,過多的藥物不利于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對于整個果樹保護地栽培市場造成負面影響[2]。
保護地為果樹構建了適宜的生長環境,而不同的樹種對于土壤質地和大棚種類有不同的要求[3]。我國果樹保護地栽培行業的從業人員大都知識水平不高,不能為保護地進行準確定位,選擇的果樹品種往往與保護地的規模、土壤類型等不匹配,果樹不能得到適宜的生長環境。同時,由于缺乏相關的專業知識和指導,從業者不能很好地把握市場規律,只能依靠盲目臆測,導致收獲的果品與市場需求不匹配。
品種對于果樹保護地栽培極為重要,科學選擇果樹品種,能最大程度保障果樹保護地栽培的經濟效益。可以聘請專業人員根據市場需求和實地考察保護地條件,為果農選擇合適的果樹品種,并提供專業的建議,切實保障果農的經濟收益;此外,還可以在農業信息網絡實時發布市場信息,并提供專業的分析,在農戶進行果樹品種選擇時提出意見[11]。
針對目前保護地結構不合理的問題,首先要做的是進一步優化保護地設施,為果樹提供一個優良的生長環境。增加對保護地基礎設施的投入,如要求大棚的高度在3 m 以上,在地面鋪設反光膜,保護地內安裝保溫設施和智能溫控系統,這樣既可以保證果樹的長期生長和收獲,還可提升果樹栽培的自動化程度[12]。在保護地建設完成后,可以在保護地外側挖掘渠道,渠道用稻草鋪蓋,達到保溫保水土的目的。政府可以充分發揮宏觀調控職能,通過資金補貼等方式,引導農戶主動建立更專業化、更先進的果樹保護地設施。另外,也需要加強對保護地的管理。
由于保護地的特殊性,環境中的空氣流動以及熱傳導等都受到影響,從而使太陽以及人工加熱以后的溫度不能及時散出[7];有些保護地使用的是透明材料的覆蓋物,導致保護地內的溫度明顯高于室外溫度。如果果樹生長過程的需冷量不合適,影響正常生長和植株的自然休眠,可能導致花期延長甚至絕產。而需冷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受環境因素的影響,因此保護地溫度的周期性變化對于保護地果樹栽培十分重要。各個品種的果樹有各自明確的生長規律,在保護地進行栽種前需確認其需冷量,同時也要明確保護地溫度的周期性變化,兩者結合,確定合理的扣棚升溫時間,避免果樹生長出現問題,影響果實產量[6]。堅持合理控溫,才能更好地滿足果樹的生長需求,確保果樹的產量和品質。同時,保護地內溫度也可以通過增減保護設備和控制通風量來進行調節。如夏季可以將周圍的覆蓋物撤走,或是減少陽光透過覆蓋物的量等方式使保護地內的溫度保持相對較低。
果樹的保護地栽培中,果實品質對于市場競爭力的影響較大。很多果農為了追求效益,盲目施用激素。激素通常指植物生長調節劑,作用一般為增加坐果率、促進果實膨大、催熟等,目的是讓水果提前開花、坐果、成熟,搶先上市,以取得更好的經濟效益[8]。但激素只是控制果樹生長措施的一部分,激素的科學合理使用,不會對人體的健康造成危害,但盲目施用則對果實品質造成負面影響,例如造成草莓空心、果實碩大、形狀不規則;西瓜表皮條紋不勻,瓜瓤鮮艷而瓜子卻為白色,味道特別淡。因此,對激素藥物的使用需要嚴格把控,特別是要杜絕一些催熟劑、膨大劑的使用等,盡可能利用人力手段以及調整保護地栽培條件以求果實保質保量。合理施用藥物,確保產品安全健康,才能保證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針對保護地果樹栽培行業從業人員專業性不足的問題,可以派遣專業人員與果農精準對接[9]。為加強專業技能的培訓,一方面可以通過派遣專業人員加強對果農的培訓,并注重培訓時的交流,鼓勵果農積極提出栽培方面的技術疑問并給予準確、可操作性強的回答,從而切實提高從業人員知識水平,解決果農遇到的實際問題,減少果樹生產的風險。另外,可以通過網絡、廣播、電視等傳媒手段進行相關農業技能的宣傳和普及,并組織專業技能培訓,例如建立專門的技術網站,將技術問題按品種分類,對常見的或者易忽視的問題進行專業的解答,方便果農隨時查詢。由于果農一部分年齡偏大,對網絡技術接受度不高,可開通廣播電臺,通過電臺向果農傳授最新的栽培技術;根據果樹栽培時間在電視臺播放相應的栽培技術,利于果農更直觀的學習;或者開展網絡直播活動,針對栽培技術問題與果農進行互動和答疑[10]。通過建立線上、線下立體完備的農業技術推廣機制,增加農戶掌握最新農業技術的渠道,實現農業技術的快速普及。
嚴格的管理是果樹保護地生產的基本保障。果樹栽培過程中需要適時調整溫濕度,保證水、肥供應,及時進行病蟲害防治,適當地修剪果樹。在冬季時,有太陽的情況下要及時開棚曬太陽,以提升果樹的光合作用[13]。開棚同時用碳爐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并提高溫度,加快果樹的光合作用;關棚時間應當控制在日落之前,以保證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