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沭陽縣馬廠中心小學 陶 偉
在新課程改革時代發展風潮中,教師們應帶著更加明確的目的更新小學數學的教學計劃,一步一步地錘煉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采用適當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促進思維的創造性發揮。有意識地將興趣和思維統一起來,幫助學生形成系統的數學思想是教學的重心。幫助學生發現新元素的是興趣,幫助學生探究創新的是學生的思想,教師應使學生善于發現新問題,提出新的構想。
有許多不利因素阻礙了當前小學數學教學的合理發展,這些不利因素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小學生正在飛速開拓的思維,限制了小學生在學習數學方面形成系統的思想框架。部分小學生具備很強的思維邏輯能力,接受新知識并學以致用對他們來說是相對容易的,而有些學生無法理解老師的講課內容,領會不了老師講解的含義,不能成功地掌握所學知識。通過開發學生的思維能力,能夠幫助學生有效解決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第一,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對數學問題進行探討,以探討出各種解決方案來鍛煉學生的發散思維;第二,可以開發學生思維的優勢以提高他們的創新和判斷能力。
1.通過增強小學數學教學的趣味性滲透教學思想。“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要達成滲透數學教學思想的目的就要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設計數學練習任務時要注重增加趣味性,例如,可以讓學生到講臺前利用多媒體技術畫三角形,要求畫出的三角形其中必須有兩個90°的內角,學生通過自己動手畫不出符合要求的三角形,心里一定會有所疑惑,教師可以在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后再說明三角形的內角和為180°,所以一個三角形是不可能會有兩個90°的內角的。再比如教師可以每天都安排一個多媒體形式的數學小競賽,競賽內容大致為規定時間內的完成幾道用于開動腦筋的數學問題,這種競賽會讓學生盡快掌握學習策略并訓練學生的反應速度。競賽后設置一定的獎勵機制活動來讓學生踴躍地參與其中,享受其中。經過多次的練習,學生的思維敏捷性得到大大提高,對解決數學知識更加得心應手。
2.通過多媒體教學技術使小學數學知識生活化的教學方式來滲透教學思想。教師可以借助先進的多媒體教學技術來滲透教學思想。使用多媒體技術講解小學數學知識時,教師應將小學數學知識與生活相互融合,指導學生將數學知識學以致用,利用多媒體教學技術使小學數學知識生活化。例如,教學《圓的認識》這一章節時,教師在將“圓形”的基本原理、基本特征傳授給學生后,可以提出一個生活中的思考小問題:“輪胎為什么是圓形的?不是方形的?”組織學生分組討論,積極發言,而后通過多媒體教學技術分別將圓形輪胎和方形輪胎的運行過程以視頻形式呈現給學生,讓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圓形的特點。利用多媒體教學技術使小學數學知識生活化既能讓學生有能力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還能讓學生的思維得到拓展,增強學生的創造力,從而達到滲透數學教學思想的教學目的。
3.通過幫助學生探索小學數學規律來滲透數學思想。小學數學思想簡單來說就是小學數學知識在學生大腦活動中系統性的“活動”,小學生年齡還小,大腦還處于認知世界和熟悉世界的階段,所以教師應將教學重點放思維能力的培養上。特別是復雜數學的認知,很多學生掌握不夠,只對一些簡單的具體實物的數量有興趣。舉個例子,小學數學教師在教授《乘法口訣》時應運用多媒體技術呈現出數字的動態圖像。例如:推理乘法口訣2至4時讓學生計算和推理同步進行,其余的乘法口訣教師必須嚴格要求學生按照之前推理的方法自主思考,獨立完成其余乘法口訣的推演,老師從旁協助讓學生占據主導,這樣的教學方式會讓學生有強大的自信感,對今后的數學學習奠定刻苦鉆研的獨立品格。這樣乘法口訣規律由學生自己推演而出的教學方式,既圓滿完成了乘法口訣部分的教學任務,又錘煉了學生在數學學習上的思考能力和總結規律能力,從而促進了學生數學思想的形成。
雖然小學數學是一門基礎學科,但同樣需要學生有較強的思維能力,這門學科不僅要求學生理解方程、圖形等數學基礎知識,還要求學生通過接觸數學世界學會獨立思考,從而解決問題。綜上所述,對于小學數學的教學,其主要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促進其全面發展。而其中非常重要的是思維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具有數學思想,就是提高學生的數學觀念,才能不斷增強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思想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中之重,滲透數學思想的教學方式集訓練思維、打造品格、敢于創新于一體。因此,要求教師應在實際教學中結合學生的特點和認知,打造出合理的訓練思維的教學計劃滲透數學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