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孟河實驗小學 陳 新
思維品質是英語核心素養的一個重要維度,思維品質培養需要得到小學英語教師的高度關注,并將其作為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滲透到英語教學活動中。英語閱讀是提高學生思維品質的重要途徑,主要是因為學生在閱讀活動當中,既能夠累積語言知識,掌握更多的語言表達方法,還可以促使學生積極調動和拓展思維,解決各種各樣的閱讀難題,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充分鍛煉。對此英語教師要正確認識閱讀教學中學生思維品質培養的重要性以及獨特優勢,將知識教學和思維品質培養教學深度結合,落實新課程改革要求。
小學生處在語言學習的黃金階段,在這一階段除了要高度重視閱讀能力的發展之外,還要鼓勵學生基于閱讀平臺提高思維品質,讓學生的整個閱讀過程更加順利,同時完善學生的思路,夯實學生的語言學習基礎。事實上,英語閱讀的過程也是學生開展思維活動的過程,所以閱讀能夠為學生的思維能力發展創造良好條件,與此同時,思維品質的培養也能夠給語文教學帶來提高的價值。將思維品質培養貫穿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全過程的意義主要體現在:
1.能夠調動學生閱讀興趣。基于小學生的學習特征和小學階段英語課程的教學特點營造趣味性、懸念式、啟發式等閱讀情境可以在極大程度上增強學生的閱讀熱情,讓學生對閱讀活動產生濃厚興趣,促進閱讀教學順利開展,并在學生興趣遷移的過程中給學生整個小學階段乃至于未來的英語學習帶來良好的保障。
2.有助于培育學生自主思考能力。以往強調被動性語言接受和語言灌輸的閱讀模式容易讓學生出現依賴思想,形成思維定式,制約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而將培養學生思維品質貫穿閱讀教學全過程,變革以往的機械性閱讀訓練模式,將會極大程度上增強學生思維靈活性,促使學生在閱讀活動中深入思考,主動解決各種各樣的學習難題,讓學生的自學能力和閱讀層次得到提升。
3.有助于增強學生思維水平。閱讀學習過程也是學生開展思維活動的過程,在多元形式和多樣內容的閱讀活動當中,既能夠幫助學生復習鞏固知識,也可以進一步增強學生的思維能力。通過特別強調思維品質對閱讀的重要性,還能夠引導學生的思考層次,朝著更廣和更深的方向發展。
1.巧妙設計問題,培養活躍思維。提高學生思維活躍度是培養學生良好思維品質的基礎與重要條件,所以,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要將激發學生思維活躍度,增加學生的思維靈活性,作為教學活動設計與實施的一個重要出發點。基于問題和思維發展之間的密切關系,教師可以通過巧妙設計問題的方法,引領學生主動思考,發揮問題對學生思維的引領作用,讓學生在活躍思維的引導之下完善思維品質。在設置問題時,教師要充分考慮閱讀教學要求,注意在問題當中涉及教學重難點,以便幫助學生把握閱讀要點。除此以外,閱讀問題的提出還需要把握時機,尤其是要應用到學生注意力分散或者是興趣情緒低落的情況下,以此來帶動學生的思維,增加思維活躍度奠定思維品質的培養基礎。
例如,在教學《The king's new clothes》時,為了活躍學生思維,讓學生對文本的閱讀更加積極主動促進學生思維品質培養,教師就可以精心設計并提出以下幾個問題:What did the king do? Why are they called the king's new clothes? Can you tell the story in your own words?What can you learn from this story? 在這些問題的帶領之下,學生在分析文章時會更加深刻和全面,增強閱讀興趣和思維活躍程度,推動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
2.營造教學情境,優化思維習慣。在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處在一個發展不成熟且層次相對較低的階段,對各種事物的認知比較片面和模糊,這會讓學生在實際學習當中遇到重重困難,特別是在英語閱讀當中,會因為語篇復雜和理解難度大而影響學生對文本的掌握。想要改變閱讀教學當中的不良局面,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教師可以恰當應用情境還原的方法,在課堂上模擬還原閱讀材料當中的情境,讓學生在生動直觀的學習情境當中加深理解和豐富認知,進而提高學生的閱讀效果,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良好的思維習慣。在情境創設當中,為了增加情境還原的效果,讓學生生成身臨其境的感受,還要善于借助各種各樣的工具,特別是多媒體工具。
例如,在教學《Asking the way》時,教師可以先借助多媒體為學生呈現一個外國人來中國旅游向他人問路的視頻資料,應鼓勵學生對問路時應用到的語言表達方式進行積累,比如,“Excuse me. I am lost. Can you tell me the way to the zoo?”“Of course. You can go down this street and turn left about 5 hundred meters, You can see the zoo.”在這之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結成學習小組,在組內進行情境演練,可以是對教材當中的情境進行模擬,也可以是自主設計情境對話進行表演。
3.開展合作探究,提高思維品質。小組合作是提高學生閱讀效果的一種重要方式,不僅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強化學生的學習熱情,還在培養學生的閱讀思維能力方面有著非常突出的作用。這是因為在小組合作閱讀學習當中學生會共同思考以及集體研究,溝通自己的觀點與想法,在思維碰撞和融合的過程中找到多樣化的學習思路,累積各種不同的思考方法,最終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充分鍛煉。合理劃分小組,并引導小組成員做好分工與協作,是提高合作探究效果的關鍵。對此,教師需要在合作指導方面發揮好指導與監督的作用,確保小組活動順利開展,最大化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例如,在教學《Seeing the doctor》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小組內開展角色扮演閱讀,兩個人進行角色扮演閱讀,而小組當中其他的人則利用觀察的方法發現問題,最后由大家共同討論,找到問題和解決方法,引導學生建立良好的思維方式與思維習慣。
4.運用思維導圖,創新思維訓練。在現代教育理論的支撐之下,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把越來越多的關注點放在培養學生的閱讀思維能力上,并要求運用多樣化的學習工具輔助學生思維擴展與延伸,增加學生思維發展的活力。將思維導圖這一工具應用到英語閱讀教學當中,不僅可以擴展學生思維,最為主要的是可以通過和學生共同制作與分析思維導圖的方式,強化學生的理解能力,優化學生的思維品質訓練,讓學生的閱讀水平得到綜合提高。在文本閱讀當中,教師可先指導學生從整體角度出發,了解文本的大致內涵,接下來鼓勵學生借助思維導圖工具對思路進行梳理,把原本復雜的內容,用條理清楚的方法呈現出來。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巧妙滲透思維導圖的設計技巧,引導學生分析英語語言之間的內在關聯,從而增強學生思維品質。
隨著英語在全球范圍內的落實,英語教育的受關注度日益提高,也在各個階段的課程教學當中深入推進。閱讀是英語教學當中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影響學生語言學習質量和語言素質發展的重要因素。要促進學生語言理解和實際應用,就要抓好英語閱讀教學,并在閱讀教學指導當中把培養學生思維品質作為重點,夯實學生的閱讀基礎,讓學生在思維品質的推動之下,順利解決英語閱讀學習當中的難題,拓展學生的成長與進步空間。英語教師要深入剖析學生的思維發展特征與實際規律運用循序漸進和逐層深入的方法,完善學生思維品質,為英語閱讀教學提供更好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