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義烏市廿三里第一小學 陳曉娟
低年級學生進行繪本閱讀時,能夠結合繪本中的圖畫和文字,充分地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同時,繪本閱讀教學對低年級的學生有很強的吸引力,他們很容易被繪本當中的文字、色彩、圖片所吸引。所以,小學低年級語文教育工作者應當選擇最適合學生發展特點和認知水平的繪本展開教學,并對學生進行科學的閱讀指導,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利用繪本展開閱讀教學的前提是教師一定要選擇適合學生的繪本教材,確保繪本的內容能夠很大程度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低年級的小學生正處于勤奮與貪玩相沖突的階段,在這個階段當中,教師一定要為學生選擇難度適中的繪本,如果選擇的繪本內容太過淺顯易懂,很有可能會讓學生失去閱讀的興趣;如果選擇的繪本內容過于晦澀難懂的話,學生又很容易放棄繪本的閱讀。所以,選擇難度適中的繪本十分重要,難度適中的繪本能夠讓學生在閱讀過程當中感受到挑戰性,同時還能夠很大程度上激發出學生對于繪本閱讀的興趣,促進繪本教學的健康、長效發展。
例如,在學習《烏鴉喝水》這篇文章時,教師就可以在網上搜尋關于《烏鴉喝水》的繪本,并通過多媒體為學生展示。當學生形象、直觀地看到想要喝水的烏鴉和裝有半瓶水的水瓶時,學生自己也會進入思考當中,如何才能喝到水呢?帶著疑問,學生的注意力會高度集中,最終通過閱讀找到答案。在找到答案的那一刻,學生不僅會感嘆烏鴉的智慧,還能夠對所學的內容記憶深刻。
在進行繪本閱讀教學時,教師一定要深入挖掘繪本的魅力,利用繪本充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審美能力、啟發思維等等。其中,啟發學生的思維是一項重點內容,教師一定要選擇具有啟發意義的繪本,讓學生在閱讀繪本的過程當中得到思維的啟發,引導學生通過繪本閱讀去尋找真理。在傳統的繪本閱讀教學過程當中,教師一味地使用單一、枯燥的教學方式,導致學生的思維漸漸被固化、機械化,形成了思維的定式。在新的教育時代,教師一定要利用多元的方式,積極地去改善這一教育現象。
例如,教師在進行《小馬過河》這一繪本教學時,就可以利用繪本故事的情節,對學生展開教育。《小馬過河》主要講的是一只小馬過河的故事。在小馬過河的途中,小馬向老牛伯伯請教,老牛伯伯告訴小馬河水很淺,很輕易就能過去,但是松鼠又說,河水很深,甚至還淹死了一個松鼠的小伙伴,小馬不知道應該聽誰的話,怯怯地離開了。小馬回家找到媽媽后,媽媽為小馬解開了心結,同時也告訴了讀者,在做一件事情時,不能只聽別人的一面之詞,而是應當自己親自去做,才能有具體的感受。在讀完這個繪本之后,學生都陷入了沉思當中,不同的學生也會產生不同的思考。有的學生會說在遇到事情時應當自己親自去體驗,而不應當聽取別人的意見,還有的學生會說,在遇到事情時不能只聽取別人的意見,自己也應當親身去驗證,才能夠得出最準確的感受。之后,教師再趁熱打鐵告訴學生:別人給的都是建議,具體要怎么去做,還需要我們自己去做決定。通過這次繪本教學,學生也深刻地認識到了唯實的重要性,對學生今后的成長有著特殊的意義。
學校教育固然十分重要,但是僅靠學校教育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二者相結合,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才能使教育達到最佳的效果,促進學生的健康全面發展。在市場當中流通的繪本種類繁多,而且繪本本身就是一種包容性、綜合性比較強的讀物。繪本的圖片與文字內容之間有很強的聯系,繪本可以成為成人和孩子一同閱讀的書籍,這里的成人不僅僅指教師,同時也指家長。所以繪本閱讀不應當僅僅局限在學校,家長也可以在課外時間和學生一起進行繪本閱讀。教師應為家長推薦一些適合學生年齡段的繪本讀物供家長參考和選擇,也可以同家長一起去制定學生的閱讀計劃和閱讀方案,讓家長配合教師一同督促學生完成閱讀計劃。
總之,繪本閱讀是學生閱讀的一種補充形式,也是一種延伸形式。將繪本閱讀運用在低年級的語文教學當中,能夠有效地幫助教師解決學生在閱讀當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小學低年級的語文教育工作者在利用繪本展開閱讀教學時,一定要為學生選擇適合的且符合學生認知特點的繪本,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去啟迪學生的思維整合,整合家庭教育的資源,最大限度地挖掘繪本的優勢,以此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