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伊春市嘉蔭縣第一小學 莊 嚴
任務型教學模式將學習任務明確告知學生,學生基于任務進行學習,目標明確。作業(yè)設置一直處在教育的風口浪尖,作業(yè)是幫助學生鞏固知識的有效手段,但是學生對作業(yè)總是缺乏興趣。通過“任務型”作業(yè)設置,基于一定的學習任務,能提高學生對作業(yè)的興趣。
課后鞏固是學習不可缺少的必要過程。學生學完新知識后,必須通過課下鞏固加強對知識的理解。教育心理學認為,理解是學生獲得新知的有效途徑,理解即學生通過探究知識間的聯系發(fā)現知識之間的邏輯關系,進行新舊知識的有效遷移。語言學習需要進行實踐鍛煉,需要通過一定的表達練習鞏固新知。因此,我認為教師可以設置自我展示型、比賽型、實踐型作業(yè)任務。
1.自我展示型作業(yè)。自我展示型作業(yè)是借助生活素材,將鞏固練習和表演活動結合起來。學生都有一定的自我展示欲望,自我展示型作業(yè)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三年級“Look at me”一課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兩兩組隊,設計一套對話,展示彼此的五官特征。學生在進行自我展示的過程中會練習“How are you?”“Look at me.”以及其他一些關于人體五官的詞語。教師可以設計抽簽的方式讓學生自由組隊,避免總是同桌組隊產生的疲倦感。
2.比賽型作業(yè)。比賽一直是英語教學中不可缺少的手段,學生在比賽中可以感受到英語學習的魅力,獲得一定的自我滿足。在比賽活動中,學生具有激情,專注度也更高。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小比賽融入課堂。比如,教師可以設計配音比賽,給學生提供一段消音后的英文動畫視頻,學生給動畫視頻配音,再將配音后的視頻傳給教師。教師評出優(yōu)秀作品,然后交由學生再次評價,比一比誰的配音最準確、最流暢。
3.實踐型作業(yè)。實踐教學是受當前教育理念推崇的教學模式,教師在英語作業(yè)設計中也可以設計實踐作業(yè),讓學生將課內學到的知識應用在生活實踐中,學生的學習興趣會更高。比如,五年級“There is a big bed”一課,教師可讓學生畫一幅室內設計作品,并用英文介紹自己的設計。實踐性教學可以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意義,鞏固課內知識,提升動手能力。
教師首先需要明確學習內容,再設計鞏固型作業(yè)任務。經過作業(yè)練習,學生可以鞏固某一部分知識或者某項英語能力。任務要有一定可操作性,教師可從學習任務出發(fā)聯系生活尋找素材,設計的任務要滿足學生語言交流的需求,幫助學生增強用英語解決問題的能力。
作業(yè)拓展是將課內知識進行有效拓展。當前教育理念強調開闊學生的語言視野,教師在設計作業(yè)時不應該將關注點放在課內知識的學習上,應把學習內容向課外進行有效延伸,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拓展型作業(yè)與傳統(tǒng)的英語作業(yè)不同,它體現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性。在完成作業(yè)任務的過程中,學生可以體會學以致用的含義?;诖耍以O計了研究型任務、創(chuàng)新型任務兩種任務模式。
1.研究型作業(yè)。研究性作業(yè)是基于學生學習主體地位,教師提出問題,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在教學信息化時代,學生可以利用的資源豐富多樣。通過上網整理學習資料,學生可以自主解決教師提出的問題。例如,四年級教材中有一課“Dinner’s ready”是介紹廚房餐具的,但是教材給的廚房餐具有限,對很多廚房中經常用到的餐具并沒有進行介紹。于是,我布置了這樣一份作業(yè):觀察媽媽做飯時會用到哪些餐具,將這些餐具的名稱列出來。學生通過觀察自己家中每天用到的餐具,上網查詢餐具的英文名稱,認識更多實用性的英語單詞。
2.創(chuàng)新型作業(yè)。創(chuàng)新思維是新時期學生應該具備的一種思維方式,在英語學習中可以鍛煉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教師要通過有效的作業(yè)設計幫助學生開動大腦,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想象一下未來的服裝是什么樣的,想象一下在未來社會會有哪些新材料做服裝,未來會流行什么樣的服裝,將自己想象的服裝繪制下來,并用英語對其進行介紹。在做這份作業(yè)時,學生不僅鞏固了服裝類的英文單詞,也發(fā)揮了想象力,思考未來社會中服裝會發(fā)生怎樣的新變化。
布置作業(yè)任務時教師需要明白,作業(yè)設計要從學生的能力出發(fā),有效融入學生的興趣和學習任務,作業(yè)的難易程度需要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進行設計。任務最好和生活相結合,有一定的真實性,學生在解決任務的過程中可以鍛煉實踐能力。最后,作業(yè)設計應該從鞏固課內知識向課外拓展進行延伸,鍛煉學生全方面的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