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森源
(廣東省云浮市新興理工學校 527400)
新時期下,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對當下教育改革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獸醫微生物學》實驗教學中,教師要改變以傳統理論為主的教學,結合實際深化教育改革,提高學生利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現階段《獸醫微生物學》實驗課通常是由教師事先準備好實驗所需器材和材料,然后在講臺示范和講解實驗方法和步驟,學生按照實驗步驟進行簡單操作即可,但這種教學方式并不能使學生真正理解實驗原理和用途,只是在被動的完成實驗課程學習,無法提高學生對《獸醫微生物學》的興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傳統的《獸醫微生物學》實驗課程實驗內容單一,缺乏現實性、創新性,往往一個實驗的目的就是為掌握書本中的某一個知識點,不利于學生構建整體知識框架和綜合能力的提升。而且實驗內容仍大多是以“細菌形態的觀察方法” “細菌的分離培養技術” 等基礎實驗,缺乏創新性,也無法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掌握無菌操作技術是實驗課程的基礎,一個微小的差錯都會造成實驗結果出現誤差,但在實際教學中,學生往往按照流程簡單操作,對無菌操作并不在意。同時完成實驗后,大部分學生都是粗糙的記錄實驗報告和結論,并不能有效地分析實驗結果。
目前大部分實驗課考核成績對該科目最終成績影響較少,而且都是在教師的帶領下,學生按照實驗方法進行實驗,教師對學生的實驗完成度進行打分,無法反映出學生的真實水平。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當下教育目標不只是培養學生掌握豐富的理論知識,同樣也要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利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獸醫微生物學》實驗課上,教師要合理設計教學方案,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如可以應用PBL 教學方法,以問題為導向,學生為主體進行教學。在探究禽流感病毒時,可以給學生提出以下問題“禽流感病毒會感染人類嗎?”“感染時病毒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 等,促使學生帶著問題通過互聯網和相關專業圖書了解相關知識,進行課前準備。在實驗課上教師可以準備多媒體課件,利用直觀形象的案例給學生講解預設的問題,并引導學生進行討論。討論過后,教師帶領學生一起通過實踐對理論加以驗證。采用多種教學模式,如微課教學、互動教學等相互混合,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而采用適合的教育模式,在《獸醫微生物學》實驗教學中實施,將以往的傳統課堂模式和其他授課模式有機結合,發揮其他教學模式的優勢。在新課程改革實施條件下提倡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在課堂當中的主導作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需要起到組織、幫助和促進學生的學習的作用。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從而使學生最有效地學習。
《獸醫微生物學》實驗課程的教學內容設計不僅要根據書本上的理論知識,同時也要注重貼合實際和創新。以臨床癥狀疑似大腸桿菌病的病死雞為實驗材料,讓學生自己設計大腸桿菌病的微生物學診斷方法,從實驗準備到具體操作均由學生自己動手進行。學生從培養基的配制著手,查閱資料,請教老師,制訂出交驗計劃,之后通過“大腸桿菌細菌的分離鑒定”“病原真菌的分離鑒定” 等幾個綜合性的實驗[1],既提高動手能力也有效提高學生利用知識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此外,教師要注重對專業前沿知識的教學,在自然界中,有一些致病菌會突然發生變異,導致人類也被感染,而想要查詢出同源性致病菌,傳統的檢測方法是不能夠檢測出來的,而隨著生物學技術經過不斷的發展,運用單克隆抗體可以非常容易地檢測出病菌是否屬于同源,是否發生變異等情況,為臨床細菌病毒如何發生變異的研究提供了數據支撐。如美國一個生物科技公司研制出了一種單克隆抗體來檢測病毒的同源性,它通過病毒表面的特異性抗原來作為靶點,使用單克隆抗體來對其進行檢測,誤差率不足0.6%,通過同源性檢測,生物學家能更好地了解病毒的演變過程,為醫院科研提供充足的數據支持。教師通過講解本專業最前沿的知識,讓學生能了解到專業的發展情況,為自己制定職業規劃確立方向。
實驗報告不僅是記錄學生實驗過程和實驗結果的一項作業,同時也是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這個過程可以驗證《獸醫微生物學》的理論知識,同時也可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在實驗過程中,學生要嚴格以無菌操作進行實驗,秉持嚴謹的科學態度,對自己的實驗負責。另外還要杜絕抄襲實驗報告的現象,教師讓學生在實驗報告中用文字、圖表和圖片等多種方式展現出自己的實驗成果,要求學生獨立完成實驗報告,寫出真實的實驗結果,并要求其對自己的實驗結論進行和合理分析,不僅是驗證相關理論知識,還要找出自身在本次實驗中的不足,以便在下次實驗需要改進方面。此外,在進行實驗過程中,教師還應引導學生鍛煉自我思考問題、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針對性靈活采用各種實驗進行教學,在遇到較難解理解的問題時,教師可以開展全班或小組對問題進行討論與交流,由學生充當主要角色,使學生各抒己見充分交流,這種方式會讓學生自主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維進一步深化,培養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在今后的社會生活中也能根據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為客觀真實地反映出學生的實驗水平,教師一定要建立科學全面的考核機制,對學生的課前準備工作、課堂表現、實驗操作規范程度、實驗報告書寫情況等每一個環節都要嚴格進行打分[2],這種靈活多樣的評價方式,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互動性,也可以比較全面地反映出學生的綜合能力,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果。一方面,學生要根據考核體系中的內容進行自我評價,為了體現學生專業能力評價的真實性,要在自我評價前將其平時開展參與教學活動的材料也要提供給測評教師,由考核部門教師進行整合和匯總。另一方面,對不同專業學生的專業能力評價也要根據實際情況來進行綜合考量,如有的學校有生物專業、醫學專業、藥學專業等,在對其進行評價時,有些專業本身缺乏實踐基礎,因此,不能將實踐能力也作為評價專業能力的一項指標,而可能要針對其理論教學方面做出更加嚴格和細致的評價。
綜上所述,隨著時代的發展,對當下教育目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條件下,實驗教學改革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在《獸醫微生物學》實驗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及時更新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式,將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自主創新能力放在重要位置,努力提高實驗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