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英
(河南省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麻醉科 南陽473000)
隨著微創技術的持續發展,血管介入術已經逐漸成為了血管疾病的一種主流治療方式[1]。在臨床手術中,麻醉藥物的選擇與患者的蘇醒時間、恢復期質量都存在關聯性[2]。因此,探究更為合理的麻醉方式也是提升介入治療效果的一大要點。本研究對右美托咪定與異丙酚結合的喉罩全麻應用于老年腦動脈瘤介入栓塞手術中的效果進行了探討。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4月~2019年3月就診于我院的64例需進行老年腦動脈瘤介入栓塞手術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肝、肺、腎功能基本正常,無意識障礙。將64例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每組32例。實驗組男15例,女17例;年齡64~75 歲,平均(68.13±3.28)歲。對照組男12例,女20例;年齡64~76 歲,平均(68.25±3.12)歲。兩組一般資料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所有患者術前禁食8 h,術前30 min 肌肉注射0.1 g 苯巴比妥(國藥準字H31020501)、0.3 mg 東 莨 菪 堿(國 藥 準 字H37022621),進入手術室后對患者平均動脈壓、心率、心電圖及脈氧飽和度進行檢測,靜脈滴注乳酸鈉林格注射液(國藥準字H20043020),術中維持速度5 ml/min。麻醉誘導階段,0.05 mg/kg 咪唑安定(國藥準字H20031037)、1.0~1.5 mg/kg 異丙酚(國藥準字J20080023)、0.10~0.12 mg/kg 維庫溴銨(國藥準字H20067267) 及2~4 μg/kg 芬 太 尼(國 藥 準 字H20143315)靜脈注射,肌肉松弛滿意后根據患者情況插入適當型號喉罩,調整喉罩位置后連接麻醉劑進行機械通氣,潮氣量保持6~8 ml/kg,呼吸頻率保持12 次/min。麻醉維持階段,對照組以2~4mg/(kg·h)持續注射異丙酚,實驗組持續注射1.5~3.0 mg/(kg·h)異丙酚+0.3~0.5 μg/(kg·h)右美托咪定(國藥準字H20090248)。手術開始時靜脈注射0.1~0.2 mg 芬太尼,手術過程中如果血壓高于30%基礎值則對麻醉進行適當加深,必要時注射10~25 mg 烏拉地爾(國藥準字H20040501);當血壓低于30%基礎值則適當減淺麻醉或增加輸液量,必要時注射5~15 mg 麻黃堿(國藥準字H21022412),如心率每分鐘低于42次則注射0.5~1.0 mg 阿托品(國藥準字H31021172)。手術結束后,所有麻醉藥停止泵注,患者恢復自主呼吸、吞咽反射、意識清醒、潮氣量滿意后,將喉罩拔除,送回病房。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麻醉起效時間、麻醉維持時間。分別于麻醉前(T0)、麻醉后20 min(T1)、麻醉后30 min(T2)及手術后(T3)時記錄兩組收縮壓及心率變化情況。觀察兩組T0、T2時的應激指標皮質醇(Cor)、去甲腎上腺素(NE)、腎上腺素(E)、心肌肌鈣蛋白Ⅰ(cTnⅠ)水平。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23.0 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使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使用χ2檢驗。若P<0.05 提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麻醉效果對比 實驗組麻醉起效時間及麻醉維持時間均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麻醉效果對比(min,±s)

表1 兩組麻醉效果對比(min,±s)
指標 實驗組(n=32) 對照組(n=32) t P麻醉起效時間麻醉維持時間3.10±1.35226.10±32.1011.42±3.21124.40±21.306.75777.46680.00000.0000
2.2 兩組Cor、NE、E、cTnⅠ水平對比 T0時,兩組Cor、NE、E、cTnⅠ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T2時,對照組Cor、NE、E、cTnⅠ水平均較T0時升高(P<0.05),實驗組Cor、NE、E 水平較T0時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cTnⅠ水平較T0時升高,且實驗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Cor、NE、E、cTnⅠ水平對比(±s)

表2 兩組Cor、NE、E、cTnⅠ水平對比(±s)
cTnⅠ(ng/ml)T0 T2實驗組對照組組別 n Cor(μg/ml)T0 T2 NE(nmol/L)T0 T2 E(nmol/L)T0 T2 3232 tP 197.23±12.34196.54±4.360.526>0.05201.51±4.56284.61±5.0111.524<0.0555.68±4.8956.01±5.840.329>0.0556.81±6.4569.85±6.229.671<0.0521.65±5.8921.08±5.360.373>0.0522.10±4.3526.45±6.5874.628<0.050.24±0.050.25±0.060.216>0.050.51±0.110.75±0.122.108<0.05
2.3 兩組收縮壓及心率水平對比 兩組各時間段收縮壓及心率水平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收縮壓及心率水平對比(±s)

表3 兩組收縮壓及心率水平對比(±s)
指標 時期 實驗組(n=32)對照組(n=32) t P收縮壓(mm Hg)T0 T1 T2 T3心率(次/min)T0 T1 T2 T3154.40±10.30150.58±12.40149.60±12.38148.40±6.7081.69±9.1879.61±8.8675.98±8.0074.59±8.60153.68±10.29150.40±12.38149.50±12.30148.00±6.6782.60±9.2077.82±8.2378.52±6.9275.81±9.200.13990.02910.01620.11970.19800.41870.67920.27400.44540.48860.49360.45320.42290.34090.25400.3940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機體各項生理功能也逐漸衰退,加上大部分患者合并有多種不同程度的基礎疾病,因而往往對手術的耐受力較差[3]。此外,老年患者存在血流動力學穩定性減退、心排血量降低、呼吸功能退化、氣體交換功能減弱、呼吸儲備下降等問題,出現應激反應時,極易導致酸中毒或低氧血癥,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健康安全[4]。在手術中的麻醉由于藥物特性,會使患者產生應激反應及其他不良癥狀[5]。研究顯示,圍術期的應激反應有很大差異,應激反應的強度與患者的一般情況有關,包括性別、年齡和交感反應。
在過往手術麻醉中,多使用氣管插管作為麻醉手段,但插管全麻的缺陷在于易出現插管反應,且對其缺乏有效的預防措施。而喉罩全麻對患者身體影響較小,無直接不良反應,通過對藥物的合理選擇可以大幅降低對患者造成的身體損傷,減少患者機體應激反應,較氣管插管更適合應用于老年患者手術。右美托咪定是高選擇性α2腎上腺受體激動劑,具有較高的有效性,能夠有效抑制機體中樞神經交感興奮性遞質的釋放,穩定機體血流動力學,降低機體促炎細胞的分泌,起到鎮靜、鎮痛的效果[5]。且右美托咪定對人體應激作用輕,具有近似于自然睡眠的鎮靜效果,不易帶來抑制呼吸、惡心胸悶等不良反應,術中血流動力學更為穩定,蘇醒期更為平穩。異丙酚作為一種新型的快速、短效靜脈麻醉劑,能激活γ-氨基丁酸(GABA)受體-氯離子復合物,起到鎮靜、催眠作用,具有起效快、喚醒快、術后不良反應少等優點。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麻醉效果及應激指標水平均優于對照組。提示右美托咪定+異丙酚結合喉罩全麻可以保證麻醉效果基本穩定,可降低機體圍術期應激反應,對患者身體傷害較低,具有較高安全性。原因可能在于美托咪定與異丙酚結合喉罩全麻不僅對去甲腎上腺素釋放具有抑制作用,刺激突觸后膜受體,從而削弱交感神經活性,可維持血流動力學穩定,降低術后寒站、惡心嘔吐、躁動等不良反應發生率,同時術中血壓、心率等指標水平變化波動較小,各項生命體征更加穩定,麻醉效果更優。綜上所述,美托咪定與異丙酚結合喉罩全麻在臨床手術中有較好的麻醉效果,可有效減少患者圍術期應激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