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麗
(河南省鄧州市中心醫院 鄧州474150)
近幾年,隨著人們工作生活壓力的不斷上升,神經衰弱發病率也逐漸上升。神經衰弱屬于一種神經癥性障礙,具有病程長、誘發因素多及起病緩慢等特點[1~2]。若治療不當,會對患者身體、心理等多方面造成較大的影響[3]。當前臨床中尚無治療神經衰弱的有效方案,使用抗抑郁、抗焦慮以及神經抑制劑等藥物是西醫治療該疾病的主要方法,但由于上述藥物具有易產生耐藥性、副作用多以及服藥周期長等不足,不僅降低了藥物的效用,也降低了患者治療的依從性[4]。本研究對阿普唑侖聯合天麻素治療神經衰弱的臨床療效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隨機將我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78例神經衰弱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9例。對照組男23例,女16例:年齡21~63 歲,平均年齡(40.2±2.5)歲;病程0.5~8年,平均病程(2.9±0.2)年。觀察組男24例,女15例;年齡22~64 歲,平均年齡(40.3±2.4)歲;病程0.5~7年,平均病程(2.8±0.3)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伴有精神疲乏、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現;(2)伴有易怒、睡眠障礙等表現;(3)病情持續時間≥3 個月;(4)未發現腦部疾病;(5)臨床資料完整;(6)知情并同意本研究。排除標準:(1)伴器質性疾病者;(2)伴其他精神癥狀者;(3)伴相關藥物過敏者;(4)伴惡性腫瘤者。
1.3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阿普唑侖治療,阿普唑侖片(國藥準字H43020578) 口服,0.4 mg/ 次,3次/d;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天麻素治療,天麻素注射液(國藥準字H20013046)靜脈滴注,0.6 g/次,1 次/d。兩組均治療1 個月。
1.4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臨床療效。顯效:精神疲乏、頭暈等癥狀消失,夜間睡眠時間顯著延長;有效:精神疲乏、頭暈等癥狀明顯改善,夜間睡眠時間有所延長;無效:精神疲乏、頭暈等癥狀、夜間睡眠時間無明顯變化。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2)比較兩組焦慮、抑郁情況。采用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評分:根據病情程度分為0~4 分,分數越高提示焦慮情況越重;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分:根據病情程度分為0~4 分,分數越高提示焦慮情況越重。(3)比較兩組睡眠情況。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SQI)評分:主要包括7 個因子,每個因子分為0~3 分,分數越高提示睡眠情況越差。(4)比較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包括嗜睡、震顫、幻覺、頭暈、尿潴留以及乏力等。
1.5 統計分析 應用SPSS18.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行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2.2 兩組治療前后HAMA、HAMD 及PSQI 評分比較 治療前,HAMA、HAMD 及PSQI 評分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各評分均較治療前顯著下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HAMA、HAMD 及PSQI 評分比較(分,±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HAMA、HAMD 及PSQI 評分比較(分,±s)
PSQI 評分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對照組組別 n HAMA 評分治療前 治療后HAMD 評分治療前 治療后3939 tP 14.6±5.314.2±5.21.411>0.057.4±1.19.7±1.57.7210.0114.8±1.815.0±1.50.533>0.056.3±2.09.8±2.27.3510.017.54±0.867.51±0.830.169>0.053.83±0.445.27±0.553.1430.01
2.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3。

表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神經衰弱是神經內科常見、多見的癥狀,發病機制較為復雜,且病情遷延難愈。該病主要指機體長期處于緊張狀況而引起大腦持續性興奮,進而導致興奮抑制功能紊亂,最終出現肌肉緊張性疼痛、睡眠障礙等表現[5]。由于受到外界因素影響時患者會呈現出顯著的反應,神經細胞能量被過度消耗,而使其產生乏力、興奮等情況。目前西醫較多選擇抗焦慮以及抗抑郁等手段進行治療,然而臨床效果并未達到人們的預期,再加上西藥治療極易引起嗜睡乏力等一系列不良反應,因此西醫療法在臨床中的應用逐漸受到限制[6]。
阿普唑侖可有效降低GABA 受體與神經遞質γ-氨基酸的親和力,有利于促進氯通道的開放[7];此外,它還可顯著改善神經元興奮狀態,有利于減輕患者的激動、焦慮以及緊張等負面情緒[8]。但單獨用藥效果較差,有國內文獻報道單用阿普唑侖的治療總有效率不足70.0%[9]。為增強臨床療效,聯合用藥成為臨床中治療神經衰弱的另一途徑。近年來,中醫學被越來越多地用于治療各類疾病,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神經衰弱屬于中醫學中“不寐、郁證”等范疇。本研究選擇天麻素注射液聯合治療,該藥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為天麻甙,天麻具有通血脈以及寧神開竅等功效。現代藥理發現,天麻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優點:(1)可以有效降低腦血管阻力,提高腦部供血量,改善椎與基底動脈供血量,緩解機體后下動脈供血情況[10];(2)可以有效抑制大腦皮層興奮程度,有利于改善平衡紊亂問題;(3)可以有效抑制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如鎮靜以及安眠等;(4)不良反應少,用藥安全性高。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HAMD 評分、HAMA 評分及PSQI 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提示聯合用藥可顯著緩解臨床癥狀,延長睡眠時間,確保身體健康。綜上所述,阿普唑侖聯合天麻素可有效治療神經衰弱,緩解患者的焦慮及抑郁情緒,改善睡眠時間,安全性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