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琳
(河南省洛陽市第一人民醫院手術室 洛陽471000)
急診手術患者疾病類型多樣,病情急重、復雜,進展快,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患者易產生害怕、恐懼、急躁等多種情緒,并出現血壓升高、心率加快等應激反應,不利于手術的正常進行,因此給予有效的手術室護理對挽救患者生命具有重要作用。手術室綜合護理是一種綜合性、整體性、科學性的護理模式,從生理、心理多個方面對患者施護,以緩解患者負性情緒,減輕其應激反應。本研究以我院急診手術患者為研究對象,實施手術室綜合護理,觀察其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4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76例急診手術患者,入組患者均保持意識清醒,無精神異常,按照入院時間分為綜合組和常規組,各38例。綜合組男21例,女17例;年齡18~71歲,平均(44.76±11.75)歲;手術類型:婦科手術14例,心胸外科手術10例,泌尿外科手術6例,骨科手術8例。常規組男22例,女16例;年齡19~70 歲,平均(44.21±11.34)歲;手術類型:婦科手術15例,心胸外科手術11例,泌尿外科手術5例,骨科手術7例。兩組基線資料(性別、年齡、手術類型)均衡可比(P>0.05)。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護理方法
1.2.1 常規組 實施常規手術室護理,準備手術器械、物品、藥品等,協助患者完成術前檢查,協助醫生完成手術。
1.2.2 綜合組 在常規組基礎上實施手術室綜合護理,具體如下:(1)保溫護理。調節手術室溫度在23~24℃,濕度在50%~60%,加用棉被、保溫毯,術中沖洗腹腔、傷口時,將沖洗液加溫至37℃左右,防止患者術中體溫過低,產生應激反應。(2)心理護理。急診手術患者病情急重,多數患者對疾病不了解,擔心會存在生命危險,而產生恐懼、焦慮等心理。護理人員需注意與患者溝通,安慰患者,告知其通過手術很快便可以康復,且不會對術后生活造成較大影響,疏導患者負性情緒,使其保持平靜,避免過度緊張引起血壓升高,影響手術進程。(3)體位護理。護理人員協助醫生擺好患者手術體位,骨隆突部位墊棉墊,擺放患者體位時遵循既不影響手術又保持功能位置原則,側臥位注意保護患者心肺功能,防止男性外生殖器受壓、健側耳廓或眼睛等受壓;截石位注意用腿架托住膝部與小腿,肢體與支架間墊棉墊,術畢緩慢單獨放下雙下肢。(4)隱私保護。術中,除手術需要外,避免不必要部位暴露,及時遮蓋裸露的皮膚,保護患者隱私。(5)安全護理。手術期間,護理人員確保整個過程無菌操作,注意手衛生,所有物品均經無菌消毒或未拆封,手術銳利器械傳遞時采用托盤。(6)術后護理。妥善固定患者身上的各種導管,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變化,清潔皮膚,注意保暖,患者蘇醒后將其送往病房,做好交接工作。
1.3 觀察指標 (1) 采用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評價兩組護理前后焦慮情況,總分56 分,評分<7 分為無焦慮癥狀;14 分>評分≥7 分為可能有焦慮;21 分>評分≥14 分為肯定有焦慮;29分>評分≥21 分為肯定有明顯焦慮;評分≥29 分為可能有嚴重焦慮[1]。(2)對比兩組護理前后應激反應[收縮壓(SBP)、舒張壓(DBP)、心率(HR)]。(3)采用紐卡斯爾護理服務滿意度量表(NSNS)評估對比兩組護理工作滿意度,總分95 分,包括非常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非常不滿意,總滿意=非常滿意+滿意[2]。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HAMA 評分)以(±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總滿意度)用%表示,行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護理前后HAMA 評分對比 護理前,兩組HAMA 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HAMA 評分均較護理前降低,且綜合組低于常規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前后HAMA 評分對比(分,±s)

表1 兩組護理前后HAMA 評分對比(分,±s)
組別 n綜合組常規組383820.43716.417<0.001<0.001 tP護理前 護理后 t P 22.38±4.1621.96±4.050.4460.6577.86±1.3710.21±1.756.518<0.001
2.2 兩組護理前后應激反應對比 護理前,兩組SBP、DBP、HR 水平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SBP、DBP、HR 水平均較護理前降低,且綜合組低于常規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護理前后應激反應對比(±s)

表2 兩組護理前后應激反應對比(±s)
時間 組別 n SBP(mm Hg) DBP(mm Hg) HR(次/min)護理前 綜合組常規組3838 tP護理后 綜合組常規組3838 tP 132.48±21.62131.65±21.730.1670.868117.72±15.36126.66±16.282.4620.01690.31±14.1589.96±13.880.1090.91472.62±9.7579.21±11.362.7140.00884.61±12.7583.84±11.930.2720.78771.86±10.3577.91±10.672.5090.014
2.3 兩組護理滿意度對比 綜合組護理工作滿意度為92.11%,較常規組的73.68%高(P<0.05)。見表3。

表3 兩組護理滿意度對比[例(%)]
急診手術可為患者提供外科疾病治療、緊急治療,快速止血或緩解患者臨床癥狀,挽救患者生命。但手術也會產生醫源性創傷,是一種常見應激源,大部分急診患者對疾病、手術缺乏正確認知,可能會自我放大手術危險性,出現恐懼、焦慮情緒等負性情緒,產生應激反應,影響手術效果[3~4]。因此,手術室護士需對急診手術患者實施高質量護理。
急診手術中,護理人員應做好各方面護理工作,避免任何微小環節疏忽導致手術失敗,或對患者造成不良影響。手術室綜合護理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從保溫護理、心理護理、體位護理、隱私保護等多個方面對急診手術患者進行護理,以提高護理質量,減輕患者應激反應,緩解患者負性情緒,促進手術順利進行。有研究發現,體溫對開腹手術患者術中應激反應具有重要影響,體溫管理可降低術中低體溫發生率,減輕免疫應激反應[5]。本研究通過調節手術室溫度、使用棉被與保溫毯、加熱沖洗液等方法對患者體溫進行管理,保持其體溫在合理區間,避免低體溫引起應激反應。負性情緒也會對手術產生嚴重影響,局麻手術中患者可能擔心疼痛、手術效果、并發癥發生,而產生焦慮、害怕情緒,一定程度上引起血壓、心率變化。手術室護士通過安慰患者,增強患者信心,疏導其負性情緒,有利于保持患者情緒穩定,避免情緒劇烈波動,引起血壓、心率等變化[6]。手術室護士對手術患者實施心理護理干預,可改善患者心理狀態,提高其護理滿意度[7]。
本研究還對急診手術患者隱私進行保護,避免患者產生羞恥感。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后綜合組HAMA 評分、SBP、DBP、HR 均優于常規組(P<0.05),說明手術室綜合護理應用于急診手術患者,可疏導患者負性情緒,減輕應激反應。本研究還顯示,綜合組護理工作滿意度高于常規組(P<0.05),可見手術室綜合護理應用于急診手術患者,可提高其護理滿意度。綜上所述,手術室綜合護理應用于急診手術患者,可有效疏導患者負性情緒,減輕應激反應,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