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姚蘭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20 年10 月,汽車產銷同比呈兩位數增長,乘用車與商用車同比齊增,新能源汽車高速增長,汽車出口突破10 萬輛。1-10 月,汽車累計產銷降幅收窄至5.0%以內,乘用車跌幅收窄,商用車增長幅度超兩成,新能源汽車同比降幅大幅收窄,汽車出口下滑12.7%。



數據來源:中國汽車工業協會
10 月,擴大內需戰略以及各項促進消費政策持續發力,國內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成效明顯。市場需求繼續恢復,產業循環持續改善,企業利潤穩步回升,就業形勢總體穩定,消費市場持續穩步復蘇,疊加國慶和中秋雙節效應,汽車市場需求不減,產銷形勢總體向好,環、同比繼續保持增長勢頭。從產銷量同比來看,當月汽車產銷繼續呈現兩位數增長,累計產銷降幅已收窄至5%以內。其中,乘用車繼續保持上行,對整體車市的增長貢獻度高于商用車,且好于上月。
據中汽協統計數據顯示,10 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55.2 萬輛和257.3 萬輛,環比分別增長0.9%和0.1%,同比分別增長11.0%和12.5%。截至10 月,汽車產銷已連續7 個月呈現同比增長,其中銷量增速已連續六個月保持在10.0%以上。1-10 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951.9 萬輛和1969.9 萬輛,同比分別下降4.6%和4.7%,降幅較1-9 月分別繼續收窄2.1 和2.2 個百分點。其中,商用車累計增速已實現連續5 個月同比正增長,且增幅持續擴大。(見圖表1、2)
從單月銷量數據可見,單月銷量已連續7 個月突破200.0 萬輛,并且其同比增速也迎來“七連漲”局面。其中,10 月銷量又一次刷新了今年以來的最高記錄,同時也創下近年同期最好水平,當月銷量同比繼續保持兩位數增長。(見圖表3)
全國乘用車市場增速保持強勁態勢。這首先得益于宏觀經濟復蘇、各地促消費政策成效顯現以及出口市場超預期的回暖,尤其是歐美疫情背景下的中國出口表現較強,穩定了市場消費信心;其次,因去年7 月部分地區國六實施等因素導致車市低基數的特殊情況;再者,新能源汽車回暖態勢顯著,推動車市逐步走強。
據中汽協統計數據顯示,10 月,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208.4 萬輛和211.0萬輛,環比分別增長1.6%和0.8%,同比分別增長7.3%和9.3%。1-10 月,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1531.6 萬輛和1549.5 萬輛,同比分別下降10.1%和9.9%,降幅較1-9 月繼續收窄2.3 和2.5 個百分點。
具體車型方面,10月在乘用車主要品種中,與上月相比,MPV產銷均呈增長,轎車產量略增,銷量微降,SUV 和交叉型乘用車產量略降,銷量微增;與上年同期相比,MPV 產銷有所下降,其它乘用車產銷繼續保持增長。1-10 月,在乘用車主要品種中,與上年同期相比,SUV 和交叉型乘用車產銷呈小幅下降,其它乘用車產銷降幅均超過10.0%,MPV 降幅更為明顯,但總體降幅也比1-9月繼續收窄。(見圖表4、5)
從單月銷量數據可見,疫情后乘用車市場基本呈現穩步回升態勢。其中,10 月銷量繼續保持在200.0 萬輛以上規模,并再次刷新了今年以來的最高記錄,且當月銷量同比增速創今年新高,同時實現了連續6 個月正增長的局面。(見圖表6)
由于擴大內需戰略以及各項促進消費政策的持續發力,市場需求漸漸恢復,產業循環持續改善,10 月商用車在貨車、客車的帶動下,依然呈現大幅增長態勢,銷量第7 次刷新當月的歷史記錄,其中重型、輕型、微型貨車表現遠超預期,銷量也均創下當月的歷史新高。
據中汽協統計數據顯示,10 月,商用車產銷分別完成46.8 萬輛和46.4 萬輛,環比分別下降2.2%和2.8%;同比分別增長30.9%和30.1%。1-10 月,商用車產銷分別完成420.3 萬輛和420.4 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2.5%和20.9%,增幅較1-9 月繼續擴大1.0 和1.1 個百分點。
分車型產銷情況看,10 月在商用車主要品種中,與上月相比,客車產量略有增長,銷量微降,貨車產銷均呈小幅下降;與上年同期相比,貨車和客車產銷繼續保持兩位數快速增長勢頭。其中,在貨車細分品種中,與上月相比,微型貨車產銷均呈增長,其他三大類貨車品種有所下降;與上年同期相比,四大類貨車品種產銷呈不同程度增長,重型貨車和中型貨車增速更為明顯。在客車細分品種中,與上月相比,中型客車產銷繼續保持增長,大型客車產量有所下降,銷量略有增長,輕型客車產量略增,銷量微降;與上年同期相比,三大類客車品種產銷均呈兩位數較快增長,大、中型客車增速更為顯著。



數據來源:中國汽車工業協會
此外,1-10 月,在商用車主要品種中,與上年同期相比,客車產銷降幅繼續收窄,貨車依舊保持較快增長。其中貨車方面,與上年同期相比,四類貨車產銷保持增長,重型貨車增速超過40.0%,依然增長最快;客車方面,與上年同期相比,輕型客車產銷呈小幅增長,大、中型客車產銷仍然呈較快下降。(見圖表7、8)
從單月銷量情況可見,自4 月起商用車銷量同比已連續7 個月保持正增長,盡管10 月銷量環比有所回落,但當月銷量及其同比增速均創近年同期最高水平。(見圖表9)
受四類細分車型持續增長的拉動,10 月貨車銷量今年第7 次刷新當月歷史記錄,同時當月重型、輕型、微型貨車也均刷新歷史同期銷量記錄,其中,重型貨車單月銷量同比增速超五成。(見圖表10)
隨著客車細分市場的不斷恢復,10 月客車銷量增幅兩成多,而輕型客車對該領域的增長貢獻度明顯。(見圖表11)

數據來源:中國汽車工業協會

數據來源:中國汽車工業協會


新能源汽車市場表現突出,10 月銷量呈現大幅增長,并實現今年第4次刷新當月歷史記錄,累計銷量降幅明顯收窄。中汽協認為,隨著補貼大幅退坡,無論高端化方向的車企,還是低端化方向的車企都逐步尋找到合適自己的市場發展方向,因而促進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能夠得以快速回升。此外,國家和地方一系列利好政策進一步刺激了新能源汽車消費,以及新能源汽車下鄉等活動的拉動,也促使新能源車市近幾個月一直處于攀升狀態。
據中汽協統計數據顯示,10 月,新能源汽車產銷雙雙超過16.0 萬輛,分別達到16.7 萬輛和16.0 萬輛,環比分別增長19.6%和13.9%,同比分別增長69.7%和104.5%,其單月產銷連續第四次刷新了當月歷史記錄。1-10 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91.4 萬輛和90.1 萬輛,同比分別下降9.2%和7.1%,降幅較1-9 月大幅收窄9.5 和10.6 個百分點。
從動力特征來看,10 月,在新能源汽車主要品種中,與上月相比,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量有所下降,銷量呈小幅增長,純電動汽車產銷均呈較快增長;與上年同期相比,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保持高速增長勢頭,純電動汽車增速更為顯著。具體而言,10 月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4.1 萬輛和13.3 萬輛,同比分別增長72.4%和115.4%;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6 萬輛和2.7 萬輛,同比分別增長56.7%和63.7%;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分別完成77 輛和79 輛,同比分別增長1.3%和4.0%。1-10 月,與上年同期相比,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量結束下降,呈小幅增長,銷量有所下降;純電動汽車產銷降幅比1-9 月明顯收窄。具體來看,1-10 月純電動汽車產銷均完成71.9 萬輛,同比分別下降12.2%和6.9%;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9.5 萬輛和18.1 萬輛,產量同比增長4.6%,銷量同比下降7.4%;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分別完成647 輛和658 輛,同比分別下降53.5%和50.4%。
從車型特征來看,乘用車是絕對主力,9 月占比超過八成。當月新能源乘用車產銷同比分別增長79.7%和113.3%;新能源商用車產量小幅下降2.9%,銷量增長36.4%。1-10 月,新能源乘用車產銷同比分別下降9.0%和7.2%;新能源商用車產銷同比分別下降10.7%和6.4%。(見圖表12、13)
從新能源汽車單月銷量走勢可見,10 月銷量及其同比增速均刷新了今年以來的最高紀錄,同時還創下近年同期最好水平,其中當月銷量同比實現今年以來連續第4 次單月正向增長。(見圖表14)
從新能源乘用車單月銷量可見,10 月是今年以來銷量第3 次突破10 萬輛的月份,不僅刷新了今年以來的最高記錄,還創下近年同期最好水平。此外,10 月銷量同比增速翻倍,并實現今年“四連漲”。(見圖表15)
從新能源商用車單月銷量可見,盡管其基數偏低,但月度波動幅度仍較明顯。盡管10 月新能源商用車銷量較上月有所回落,但其同比增速仍處于近年同期的高位水平。(見圖表16)
隨著疫情在全球范圍內逐漸可控,出口市場也開始緩慢恢復。繼9 月汽車出口增速由負轉正后,10 月繼續保持增長。據中汽協統計數據顯示,10 月,汽車企業出口10.9 萬輛,環比增長10.1%,同比增長25.7%。1-10 月,汽車企業出口72.8 萬輛,同比下降12.7%,降幅比1-9 月收窄4.5 個百分點。
從車型特征來看,10 月,乘用車本月出口8.5 萬輛,環比增長13.1%,同比增長30.1%;商用車出口2.4 萬輛,環比增長0.6%,同比增長12.4%。1-10 月,乘用車出口54.8 萬輛,同比下降6.5%;商用車出口18.1 萬輛,同比下降27.4%。(見圖表17)
從單月出口情況可見,10 月出口量突破10.0 萬輛大關,并創下近8 年最高記錄,其同比增速刷新今年以來和歷史同期新高。(見圖表18)
目前國內疫情平穩,經濟持續回暖,居民消費信心和購買力持續提升,再加上雙11、廣州車展新車發布以及新能源下鄉等活動的拉動,以及多地促消費政策持續發力,市場需求仍將保持穩中向好的態勢。但當前國際環境仍然復雜嚴峻,不穩定性不確定性較多;國內疫情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壓力依然不小,這些也將對進一步鞏固市場需求帶來一定的風險。不過中汽協認為,在諸多綜合利好因素的支撐下,今年全年汽車產銷降幅將在5%以內。

數據來源:中國汽車工業協會

數據來源:中國汽車工業協會

數據來源:中國汽車工業協會


數據來源:中國汽車工業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