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令翠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社會不斷發展,文藝創作事業不斷繁榮,涌現了一大批優秀的文學藝術作品,為新時代初中生提供了豐富的精神食糧,也對初中生的閱讀能力和語文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部分初中生閱讀的品類還比較少,閱讀能力相對有限,因此教師可以在此扮演引路人的角色,在語文課堂上盡可能扮演授業解惑的角色,尤其是在提升閱讀能力方面。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是一項艱巨的任務,這不僅對寫作大有裨益,同時對語文成績的提升也能起到明顯的幫助效果。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生;閱讀廣度與深度;獨立閱讀能力;語文核心素養
一個人的氣質里,藏著你看過的書、走過的路、遇見的人,其中看過的書在第一位。蘇軾有言“腹有詩書氣自華”,當閱讀的文章多了,無論是為人處世時的談吐,還是提筆賦文時的文采,亦或是對一件事情的看法,都會大有不同。初中階段正是提升閱讀能力的奠基時期,必須引起教師和學生的雙重重視,將閱讀能力提升上去,會對自身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正確形成提供積極幫助,也將是學生一輩子的財富。
一、立足教材,擴大閱讀面
有鑒于初中階段學生的理解能力,初中語文教材的編撰都是經過慎重篩選的,既不能超出初中生的理解水平,也不能過于淺顯易懂,因此教材收錄的課文可讀性非常之高,對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也有著很好的幫助。但僅僅是教材的課文顯然是不夠的,還需要立足教材,對閱讀內容進行適當延展,擴大閱讀的廣度加深閱讀的深度,從橫向和縱向兩個方面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在橫縱交錯中,體悟人生哲理,培養高雅意趣。
例如,在組織學生學習《說和做》這篇課文時,開篇是“人家說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說。”“人家說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說?!遍_宗明義點明了聞一多先生的性格和行事作風,我告誡學生一定要深刻理解這兩句話的含義,說和做是兩回事,跟“紙上得來終覺淺,要知此事須躬行?!笔且粋€道理,只有當實踐了之后才會獲得真知。文章結尾“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桿。”是對聞一多先生的至高評價,我教育學生要言行合一,既說也做。立足于這篇課文,我在多媒體課件上向學生展示了聞一多先生的相關作品,文章無不慷慨激昂、無不熱血澎湃,這也對學生愛國主義的培養、心系天下的情懷有一定啟迪。
二、培養獨立閱讀能力
獨立閱讀能力的培養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關鍵一環,因為不可能時時有人催促去閱讀,這應當成為一種習慣。教師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與閱讀水平,向學生推薦適讀書籍,可以是圖書、刊物、雜志、文章,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提升閱讀能力。學生也應當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有針對性的選擇書籍來閱讀,不僅陶冶情操,而且積淀內涵。獨立閱讀不是封閉閱讀,在有新思想新觀點時也能夠和其它學生分享,坦率的交流心得,在閱讀中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例如,在組織學生學習《黃河頌》這篇課文時,我讓學生帶有感情的閱讀這首現代詩歌,感受其中磅礴的氣勢。這種體裁的詩歌集體朗誦與個人朗誦有截然不同的感受,但都能從中體會到祖國大好河山帶給人的自豪感。我建議學生根據自己的閱讀興趣,選擇喜歡的書籍來進行閱讀,可以是豪放的,可以是婉轉的,可以是中國的也可以是國外的。因為當一個人沉浸在書本中時,會有種超然物外的感覺,世間仿佛只有自己和書中的人、事、物,這就是所謂的代入感,當獨立閱讀提升之后,境界也會得到升華。
三、開展特色活動,提高語文核心素養
想要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開展具有特色的閱讀活動就變得很有必要。當學生有一定獨立閱讀能力之后,也會有一定自己獨到的視角和觀點,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在一定時間內閱讀相關聯的文章,通過群體性學習,為學生營造一種集體閱讀的氣氛。要知道集體閱讀中也有獨立閱讀的成分,只有當學生相互交流觀點的時候才正式進入集體范疇,要辯證的看待集體閱讀和獨立閱讀的關系,正確把握二者之間的度,為提高學生獨立閱讀能力增添動力。
例如,在組織學生學習《紫藤蘿瀑布》這篇課文時,我采用了開展特色活動的方式,把時間教給學生在學習課文的基礎上自由支配,使學生掌握在集體活動下獨立閱讀的基本方法。新課標指出:“語文課程是實踐性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實踐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言簡意賅,一語道破學習語文的目的和方法。我首先讓學生通篇閱讀,然后思考、個別闡述,再進行討論,最后由我再來講解。通過這種群學活動,增進了學生之間的感情,也碰撞出了思想的火花,更提高了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
總而言之,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與文化發展的大繁榮是息息相關的,當有獨立閱讀的需求時,就有鍛煉獨立閱讀能力的必要。在這個過程中,應講究方式方法,正確的方法會使學生事半功倍感到樂趣,錯誤的方法會使學生事倍功半感到痛苦。在這個充滿可能的時代,初中生也可以通過提高獨立閱讀能力,養成熱愛閱讀的習慣,進而接觸更多的新事物、新思想,做新時代的有為少年。
參考文獻:
[1]施玉建.初中語文自主閱讀教學探析[J].中學語文,2014(24)
[2]尹桂媛.研究·指導·實效——初中語文讀寫結合的三要領[J].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