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佳斌

【摘要】在糖尿病臨床藥學實際發展中,胰高血糖樣肽-1在得以廣泛應用,但是其應用可能導致各種不良反應的發生,使得其受到臨床的廣泛關注,在對不良反應發生因素進行探究的過程中,得出其可能與患者的急性胰腺炎相關,會導致患者出現慢性胰腺癌的組織性病變,甚至導致胰腺癌的發生。因此,本研究基于此,對臨床中的研究資料進行分析,展開如下綜述。
【關鍵詞】胰高血糖素樣肽-1類藥物;應用安全性;不良反應
【中圖分類號】R58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31..02
導致糖尿病形成的因素是相對較大的,但是臨床仍未尋找到有效的根治方法。盡管市場上進行銷售和治療的方法不斷增多,但是在將降糖類藥物進行使用的過程中,依然會不可避免的出現毒副作用,同時不能對并發癥的發生進行延緩。人體自身分泌的胰高血糖素樣肽-1為一種小分子多肽,長度通常30個氨基酸,是一種葡萄糖濃度依賴型藥物,可實現將血糖濃度降低的同時,避免不良反應的發生,加上GLP-1的多重功效,使其成為了臨床的研究熱點。
1 (GLP)-1類藥物的生物學作用和胰腺安全性
就GLP-1來說,其在人體中的作用是較多的,就不同器官來說,其作用不同,具體可表現為以下內容,見表1。
隨著近些年的發展,GLP-1類藥物和相應制劑等被批準上市,在臨床中的應用范圍較廣。就這類藥物來說,其不僅可實現對患者血糖的控制,而且可實現患者心血管的保護。與此同時,其存在一定的潛在保護作用,可促進胰島β細胞的生長和繁殖,主要表現在嚙齒類動物中,但是根據相關研究數據顯示,在長期使用相關藥物的情況下,患者還會表現出一定的不良反應,主要表現為增加急性胰腺炎和胰腺癌等問題的發生。
在臨床發展中,第一個被使用的受體激動劑為艾塞那肽,對應的最早使用地美國,根據相關數據報道,這種艾塞那肽的使用會導致患者出現不良反應,增加胰腺癌的發病率,受到了世界上的廣泛關注,大多學者展開了積極探究,但是探究結果不一。
2 臨床流行病學和隨機對照研究證據
2.1 胰腺炎和胰腺癌風險增加
2011年,一份關于不良反應的報道出現,研究主要展開斷面研究,結果為,胰腺癌的發生率與西格列汀或是塞納肽等相關,發生率高于其他藥物治療的6到7倍,而胰腺癌的發生率則高達2.7倍。馬雪對急性胰腺癌的發生率進行分析,其中發生因素中包括接受艾塞那肽治療的患者和為接受治療的患者,其研究結果顯示,在將艾塞那肽進行應用的治療組胰腺炎發生率較低,而就埃塞那肽患者的使用情況來說,對其進行傾向性矯正,可將風險進行減低,降低到2.8,但是在實際研究,胰腺炎在發生時患者通常已經不再使用安塞納肽[1]。最近美國對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病例對照研究,結果顯示,在當前治療或是近期治療中將GLP-1的治療藥物進行使用,其埃急性胰腺炎方面的風險發生率會則增加2倍。雖然近些年的發展中已經對年齡,性別等因素進行了研究,得出結果顯示此藥物在不同體重方面的應用效果存在差異性,就肥胖患者來說,其通常會受到膽石癥和高甘油三酯血癥等因素的影響,并不能單純判斷其與藥物相關,因此,GLP-1類藥物治療組患者更容易出現胰腺炎。
2.2 胰腺炎和胰腺癌風險不增加
根據研究顯示一個藥物的安全監測系統研究中共選取27996例患者作為研究組,將艾塞那肽進行使用,同時選取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將西格列汀進行應用,并選取給予二甲雙胍治療的患者,為對照組,對三組患者的用藥效果進行比較,比較后發現效果差異較小,表明GLP-1類藥物不存在增加胰腺癌發病率的情況。隨后發展中,李聞,田浤,高向東進行了相似研究,主要是比較艾塞那肽河西格列汀使用患者的急性胰腺癌發病率,結果依然無顯著差異[2]。
在展開薈萃分析時,其多項結果顯示GLP-1類藥物不會導致胰腺癌發生率的增加。朱延華,翁建平等研究數據結果顯示,在2013年3月展開134項治療12周以上,對DPP-4抑制劑和安慰劑等降糖藥物的使用研究,結果顯示DPP-4抑制劑不會導致胰腺癌炎等發病率的增加[3]。這與其他多項結果顯示相同。
3 結 語
以GLP-1為基礎的藥物治療,其不僅上市時間短,而且不良反應難以被人充分認識,還需要對其進行更為深入的研究,以為GLP-1的臨床安全使用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 馬 雪.重組人胰高血糖素樣肽-1前藥(Pro-rhGLP-1)的表達、純化及藥效學研究[D].第四軍醫大學,2010.
[2] 李 聞,田 浤,高向東.基于胰高血糖素樣肽-1的Ⅱ型糖尿病治療研究進展[J].藥物生物技術,2013,20(01):68-71.
[3] 朱延華,翁建平.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類藥物的臨床應用[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14,34(10):942-946.
[4] 盧 沖,李新宇,孫 宇,劉麗魏,亞 芬.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改善阿爾茨海默病大鼠模型的認知功能及其機制研究[J].卒中與神經疾病.2019(2):193-197.
[5] 費穎穎,陳心雨,韓 京.新型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受體激動劑的固相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J].海峽藥學.2017(12):51-55.
[6] 蔣搖靜,李俊峰,任麗偉,王慶華.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對心血管疾病治療的研究進展.[J].復旦學報(醫學版).2018(06):877-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