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 何雨

【摘要】目的 探究冠狀動脈慢性完全閉塞病變患者實施PCI手術后預防造影劑腎病的護理措施及應用效果。方法 納入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60例冠狀動脈慢性完全閉塞病變患者,所有的納入患者均進行冠狀動脈介入術。將我院自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60例冠狀動脈慢性完全閉塞患者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0例。對照組行冠脈造影術后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基礎護理上加用靜脈輸注生理鹽水,對比效果。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造影劑腎病發生率及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冠狀動脈慢性完全閉塞病變患者實施冠狀動脈介入術后在常規基礎治療上采用靜脈滴注生理鹽水的方式治療,能夠有效的預防造影劑腎病的發生,且能夠降低其他并發癥的發生率。
【關鍵詞】冠狀動脈慢性完全閉塞病變;PCI;造影劑腎病;護理措施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31..02
Nursing measures and effects of prevention
of contrast agent nephropathy after PCI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total occlusion of coronary artery
LI ?Li, HE ?Yu
(Shanghai First People's Hospital,Shanghai 20008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nursing measures and application effects of preventing contrast nephropathy after PCI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total occlusiv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Methods Sixty patients with chronic total occlusiv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who were admitted between November 2018 and November 2019 were included.All patients underwent coronary intervention.Sixty patients with chronic coronary occlusion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November 2018 to November 2019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3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after coronary angiography,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added intravenous saline infusion to basic care,and compared the effects.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contrast agent nephropathy 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P <0.05.CONCLUSIONS Patients with chronic complete occlusion of the coronary arteries who are treated with intravenous saline after conventional coronary intervention after coronary intervention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contrast nephropathy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other complications.
【Key words】Chronic coronary occlusive disease;PCI;Contrast nephropathy;Nursing measures
冠狀動脈慢性完全閉塞病變指的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管腔出現狹窄導致前向的血流阻斷,病程>3個月[1]。因為冠狀動脈介入術時間較長且操作技術較高,手術過程中使用的造影劑過多,容易造成造影劑腎病的發生,并發癥發生幾率升高。因此此研究針對冠狀動脈慢性完全閉塞病變患者實施PCI手術后預防造影劑腎病的護理措施及應用效果進行探究,選取60例患者為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納入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60例冠狀動脈慢性完全閉塞病變患者,按照收治時間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對照組中男16例,女14例;年齡46~52歲,平均(48.98±2.01)歲。觀察組患者中男20例,女10例;年齡48~50歲,平均(49.01±1.99)歲。對比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3 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護理,具體如下:(1)術前:①評估:在術前充分評估患者的情況,評估造影劑腎病的存在風險,并制定針對性的預防措施。醫護人員應該配合患者完成檢查;并在術前常規檢查患者的血常規、血糖、腎功能、心功能等指標。②心理護理:醫護人員應該主動去與患者進行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患者若存在負面情緒護理人員應該做好針對性的疏導。熱情耐心的回答患者的疑問,進而緩解患者的負擔及情緒;向患者介紹手術的相關知識,例如:手術過程、注意事項等;幫助患者建立戰勝疾病的信心。(2)術后:①飲食護理:術后應該根據患者的病情制定相對應的飲食計劃,根據血糖及腎功能情況適當的進行調整。例如:糖尿病患者應該限制糖攝入量;腎功能不全者飲食應該以低蛋白食物為主;術后24h內禁止使用高蛋白食物,避免阻礙造影劑排泄;術后飲食以半流質食物為主(高維生素、高熱量)。②完善檢查:術后第二天抽取患者的血標本進行檢查,檢查指標有:血清肌酐、尿素氮等;留取尿液標本,檢測尿液中的蛋白肌酐比值,能夠對造影劑腎病早期診斷。術后72h內加強患者的觀察,密切觀察患者是否出現腎衰竭的表現。
觀察組:在基礎護理上加用靜脈輸注生理鹽水,具體步驟如下:(1)術前:術前給予患者常規護理方式,包括對患者講解手術意義以及術后出現并發癥以及對病患家屬囑咐術后注意事項等。另外向患者解釋靜脈輸液的目的,即主要補充水分和電解質,補充營養,促進組織的恢復,控制感染等。幫助病人擺好穿刺部位,選擇合適的導管與血管,準確測量靜脈的長度。術前靜脈輸液,注意速度維持在13~14滴/min。(2)術后:對于采取留置針的患者,護理人員密切觀察留置針,注意封管液的用量,即2~5 mL,再次輸液時應先推注5~10 mL生理鹽水進行沖管,密切觀察輸液前后的變化。控制輸液的速度,根據患者的年齡、病情、藥物的性質等對輸液的速度進行適當的調節,一般成人33~34滴/min,對于心肺功能良好的患者可以適當加快輸液的速度。在輸液的過程中,護理人員加強巡視,密切觀察患者的精神面貌,若出現異常,及時通知醫生。
1.4 觀察指標
(1)造影劑腎病發生率;
(2)其他并發癥的發生率(心臟壓塞、冠狀動脈內血栓、冠狀動脈血管破裂)。
1.5 統計學方法
采取SPSS 22.0,數據均用(n,%)表示,x2檢驗。對比兩組差異P<0.05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觀察組患者的造影劑腎病發生率及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 論
造影劑腎病屬于冠狀動脈介入手術后的并發癥之一,發病的原理暫不明確,可能與人體腎臟血流動力學、腎小管損傷等因素相關。曾有研究指出:生理鹽水干預能夠使患者腎臟內的血管擴張,增加尿液的量,避免造影劑在人體的腎小管內發生結晶,進一步降低了造影劑腎病的發生幾率[2-3]。所以靜脈輸注生理鹽水用于冠狀動脈慢性完全閉塞病變患者中,效果明顯。觀察組患者的造影劑腎病發生率及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冠狀動脈慢性完全閉塞病變患者實施冠狀動脈介入術后在常規基礎治療上采用靜脈滴注生理鹽水的方式治療,能夠有效的預防造影劑腎病的發生,且能夠降低其他并發癥的發生率。
參考文獻
[1] 楊 友,譚 寧,何誼婷,等.冠狀動脈慢性完全性閉塞病變患者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后造影劑腎病危險因素分析[J].嶺南心血管病志,2015,21(3):306-308,320.
[2] 劉浙波,夏 豪,李 晶,等.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后發生對比劑腎病的影響因素研究[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5,(8):11-14.
[3] 王 昊,慕朝偉,豐 雷,尹 棟,朱成剛,劉 帥,趙志勇,竇克非.冠狀動脈慢性完全閉塞病變介入治療成功與否對患者預后影響的研究[J].中國循環雜志,2019,34(12):1158-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