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三友

【摘要】目的 觀察肺結核合并肺癌患者的臨床表征、病理類型及影像學特征。方法 選取2017年3月~2019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肺結核合并肺癌患者64例,觀察肺結核合并肺癌患者的臨床表征、病理類型及影像學特征。結果 入選患者均伴隨不同程度的發熱、咳痰、胸痛、盜汗、體質量下降、聲嘶、咳血等癥狀,病理類型包括鱗癌、腺癌、腺鱗癌、小細胞癌等。結論 臨床醫生需準確了解并掌握肺結核合并肺癌患者的臨床特征,對于疑似病例需結合各項檢查結果進行綜合評估,以制定科學、有效的治療策略,從而提升臨床治療效率,改善患者預后。
【關鍵詞】肺結核合并肺癌;臨床表征;病理類型;影像學特征
【中圖分類號】R5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31..02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受環境、氣候以及身體素質等因素的影響,導致患有肺結核疾病的患者人數逐漸增加,該疾病不僅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更對公眾健康造成嚴重威脅。肺結核屬于臨床上較為常見的傳染性病癥,該病癥的誘病因素包含結核分歧桿菌侵染肺部或肺部存在結核分歧桿菌感染情形等,鑒于該疾病的傳染性較高,需要對其做到早發現、早診斷和早治療,有助于幫助患者遠離疾病的困擾[1]。肺癌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及致死率,對人們的生命安全及生存質量具有嚴重的威脅。在肺結核合并肺癌患者的臨床治療過程中,由于兩種疾病的發病機制、臨床表征、影像學特征均具備高度的相似性,因此,極易發生漏診、誤診等情形。本次研究將著重觀察肺結核合并肺癌患者的臨床表征、病理類型及影像學特征,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選取2017年3月~2019年7月我院接受治療的肺結核合并肺癌患者64例研究對象。
64例患者中男40例,患者年齡42~89歲,平均(61.63±3.82)歲;女24例;患者年齡40~89歲,平均(61.48±3.48)歲;既往病史:既往有吸煙史患者49例,肺結核病史51例,有16例患者受過不同程度的二手煙影響;結核病史1~12年,平均(8.61±1.31)年。比較分析所有患者的年齡、性別、既往病史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1)所有患者經過相關診斷標準確診為肺結核合并肺癌;(2)神志清醒,能夠進行簡單交流的患者;(3)所有患者病史資料完整;(4)此次研究得到了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的許可,且64例患者及家屬簽字同意。
排除標準:(1)合并心肝腎等臟器功能嚴重受損的患者;(2)精神意識不清晰,無法正常交流的患者;(3)病史資料不全者;(4)中途退出研究者。
1.2 方法
收集患者的臨床診治資料并對相關資料展開回顧性的整合分析,觀察肺結核合并肺癌患者的臨床表征、病理類型及影像學特征。
1.3 統計學方法
統計分析軟件選用SPSS 20.0,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結果數據的表現形式為x±s;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結果數據的表現形式為率。P<0.05認定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臨床表征分析
入選患者均伴隨不同程度的發熱、咳痰、胸痛、盜汗、體質量下降、聲嘶、咳血等癥狀。如表1所示。
2.2 病理類型分析
經病理學檢查發現,入選的64例患者中有19例鱗癌患者,比例為29.69%,有腺癌患者32例,比例為50.00%,有腺鱗癌患者5例,比例為7.81%,小細胞癌患者5例,比例為7.81%,其他類型3例,比例為4.69%。
2.3 影像學特征分析
經影像學檢查發現,入選的64例患者中有45例患者的肺結核、肺癌病灶位于同側同肺葉,比例為70.31%,有11例患者的肺結核、肺癌病灶位于同側不同肺葉,比例為17.19%,有8例患者的肺結核、肺癌病灶位于不同側,比例為12.50%。
3 討 論
我國現處于人口老齡化階段,老年群體患有肺結核的幾率較大,其隨著年齡的增長,抵抗力同健康人員相比較存在巨大差異,且老年群體合并存病較多,故而肺結核癥狀常被掩蓋,容易發生漏診現象。肺結核屬于臨床上較為常見的傳染性病癥,該病癥的誘病因素包含結核分歧桿菌侵染肺部或肺部存在結核分歧桿菌感染情形等。肺結核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及致死率,對患者的生命安全及生存質量具有嚴重的威脅,故而針對該疾病要加強預防和診治。肺癌是一種臨床上較為常見的肺部惡性腫瘤,發病率與致死率均相對較高,好發于66~70歲的人群,給人們的生命安全以及社會效益均造成了較為嚴重的影響[2]。肺癌患者在發病早期并無明顯的臨床表征,但隨著癌細胞的不斷擴散,患者會逐漸表現出氣急、胸痛、咳嗽、血痰等癥狀,隨著癌細胞的不斷轉移及腫瘤組織的發展,患者會逐漸出現食欲不振、發熱、貧血、消瘦、惡病質等全身癥狀。在肺結核患者中,并發肺癌疾病的可能性為2.0%,而在肺癌患者中,伴隨肺結核疾病的可能性高達10%。肺結核與肺癌之間的因果關系:(1)肺結核患者的肺部區域極易產生進行性病變情形,并不斷纖維化、瘢痕化,支氣管膜也呈現明顯的增殖趨勢,進而誘發癌變。(2)肺癌與肺結核兩種疾病在臨床表征、影像學表現等方面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因此,在臨床診斷過程中,極易發生誤診、漏診等情形,延誤患者治療的黃金時間,對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嚴重的威脅。(3)肺結核與肺癌均為消耗性疾病,二者均會讓患者的機體免疫功能逐漸降低,進而為另一疾病創造條件。眾所周知,老年患者是肺癌的好發年齡,但其同樣也是肺結核的發病年齡段,故而兩病并存的幾率較高,且患者的病情資料也表明,長期吸煙、環境污染加劇等與肺癌和肺結核發生具有相關性。
本次研究發現,入選患者均伴隨不同程度的發熱、咳痰、胸痛、盜汗、體質量下降、聲嘶、咳血等癥狀,病理類型包括鱗癌、腺癌、腺鱗癌、小細胞癌等,老年肺癌患者多以鱗癌為主,臨床分期多以I-IIIa為主,這與老年患者的生活習慣以及臟器老化存在密切聯系。經影像學檢查發現,大部分患者的肺結核、肺癌病灶均位于同側同肺葉,少數患者的肺結核、肺癌病灶位于同側不同肺葉或不同側。目前針對該疾病的治療,主要以手術切除為主,當然這適用于早期患者,對于伴有活動期肺結核患者,應當是在充分的抗結核治療支持下,且除有嚴重臟器疾病外,還是應當進行手術治療。對于術式的選擇目前仍是以肺葉切除為主,但由于老年患者合并疾病較多,且影響手術的因素較多,故而對于術式的選擇,還是應當結合患者的整體治療情況來進行選擇。
綜上所述,臨床醫生需準確了解并掌握肺結核合并肺癌患者的臨床特征,對于疑似病例需結合各項檢查結果進行綜合評估,積極完善相關檢查,提高疾病診斷的準確性,在綜合患者身體狀態情況下,制定科學、有效的治療策略,來提升臨床治療效率,減少術后并發癥的出現,延長患者的生存期,改善患者的預后。
參考文獻
[1] 徐寶靜,李云峰,劉貴林,等.肺結核與肺結核合并肺癌患者CT診斷情況及影像學特征比較[J].中國臨床醫生雜志,2020,48(2):184-186.
[2] 李云峰,劉貴林,徐寶靜,等.CT影像學檢查聯合腫瘤標志物檢測在肺結核合并肺癌中的診斷效能分析[J].中國臨床醫生雜志,2019,47(7):789-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