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毅平


【摘要】目的 探討阿托伐他汀鈣片聯合阿司匹林腸溶片治療腦梗死的臨床療效及對總膽固醇水平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7年1月~2019年5月腦梗死患者110例,分組方式為隨機數字表法,對照組(n=55)采用阿司匹林腸溶片治療,觀察組(n=55)采用阿托伐他汀鈣片聯合阿司匹林腸溶片治療,分析血脂水平以及不良反應發生率。結果 觀察組HDL-C相對于對照組較高,TC、TG、LDL-C以及不良反應發生率相對于對照組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腦梗死采用阿托伐他汀鈣片聯合阿司匹林腸溶片治療效果較好,不良反應較少,可有效改善血脂水平。
【關鍵詞】阿托伐他汀鈣片;阿司匹林腸溶片;腦梗死;臨床療效;總膽固醇水平
【中圖分類號】R969.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27..02
腦梗死是神經內科常見的疾病類型,即缺血性腦卒中,主要是多種原因導致的局部腦組織血液供應障礙,進而導致腦組織出現缺氧或者缺血性壞死,出現神經功能障礙。腦梗死起病較急且病情較為嚴重,病程進展較快,且具有較高的死亡率與致殘率,患者會出現昏迷、意識障礙、肢體麻木以及感覺障礙,若治療不及時會導致其出現腦水腫以及腦疝等并發癥,對患者生命健康有嚴重危害,需要及時采取有效方式進行治療[1]。本次研究對腦梗死采用阿托伐他汀鈣片聯合阿司匹林腸溶片治療,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7年1月~2019年5月收治的腦梗死患者110例進行分組,觀察組55例患者中男32例,女23例;年齡50~71歲,平均(60.5±3.5)歲;病程9~18 h,平均(13.5±2.5)h。對照組55例患者中男31例,女24例;年齡51~72歲,平均(61.5±3.5)歲;病程8~17 h,平均(12.5±2.5)h。兩組患者各項資料均在研究標準內,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采用阿司匹林腸溶片治療
患者口服阿司匹林腸溶片(拜阿司匹靈)(國藥準字 J20171021;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規格100 mg),100 mg/次,1次/d。
1.2.2 觀察組采用阿托伐他汀鈣片聯合阿司匹林腸溶片治療
在對照組的基礎上服用阿托伐他汀鈣片(國藥準字H20051408;輝瑞制藥有限公司;規格20 mg),20 mg/次,1次/d。
1.3 療效觀察指標
分析血脂水平以及不良反應發生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分析數據,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檢驗,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血脂水平
觀察組HDL-C相對于對照組較高,TC、TG、LDL-C相對于對照組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 不良反應發生率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相對于對照組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3 討 論
腦梗死是常見的腦血管疾病,發病率較高,其發病原因主要與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及動脈粥樣硬化等危險因素有關,極易反復發作,難以提高患者生活質量,需要及時采取藥物治療來改善患者預后,降低死亡率,提高生活質量。臨床治療腦梗死主要目的在于通過對血小板聚集進行抑制來改善血流動力與血脂水平,進而有效緩解動脈硬化,達到解除痙攣的效果[2]。
阿司匹林腸溶片是治療腦梗死的常用藥物,具有顯著的抗血小板聚集效果,用藥后對患者其他功能的影響較小,可有效改善血流動力學,但單獨用藥會出現較多不良反應。阿托伐他汀鈣片屬于羥甲戊二酰輔酶A還原酶抑制劑,是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有效藥物,有助于降低發病率,且抗炎效果較好,可對血栓的形成以及纖溶酶原激活物合成進行抑制,使得血小板膜中膽固醇含量不斷降低,與阿司匹林腸溶片聯合使用可達到協同效果[3]。研究中治療后患者血脂水平明顯改善,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表明聯合用藥可對血脂水平進行控制,血液中炎性因子的釋放也會不斷降低,這與相關研究[4]結果相一致。
綜上所述,腦梗死采用阿托伐他汀鈣片聯合阿司匹林腸溶片治療效果較好,不良反應較少,可有效改善血脂水平。
參考文獻
[1] 馮艷苓.阿托伐他汀鈣聯合拜阿司匹林治療腦梗死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36):156-157.
[2] 張西亭,楊琳琳,王祥森.大劑量阿司匹林聯合阿托伐他汀鈣對急性腦梗死患者臨床療效觀察及對血栓彈力圖和C反應蛋白的影響[J].中國卒中雜志,2017,12(10):916-920.
[3] 孫煥穎.阿托伐他汀鈣聯合拜阿司匹林治療76例腦梗死臨床觀察[J].中國社區醫師,2015,31(05):71-73.
[4] 王建華.阿司匹林與氯吡格雷聯合阿托伐他汀鈣治療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臨床效果分析[J].內蒙古醫學雜志,2018,50(02):18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