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月虹 熊瑞萍 周瑞蘭


【摘要】目的 探析優質助產護理對高齡產婦產程及產后并發癥的影響。方法 以2017年8月~2019年8月在我院分娩的22例高齡產婦作為主要對象,用數字隨機表法分組,各11例。對照組行常規助產護理,觀察組行優質助產護理,對比兩組的產程時間和產后并發癥發生率。結果 相比于對照組,觀察組產婦的第一產程時間、第二產程時間和總產程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產后出血量少于對照組,兩組對比有顯著差異;觀察組的產后母嬰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相比有顯著差異,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高齡產婦實施優質助產護理更有利于縮短產婦的產程時間,減少產后出血量,同時降低母嬰的并發癥發生率,值得進一步推廣應用。
【關鍵詞】優質助產護理;高齡產婦;產程;產后并發癥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31..02
近年來,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和人們生育觀念的改變,高齡產婦的數量逐漸增多。高齡產婦是指年齡超過35周歲的產婦,受到年齡和身體各方面因素的影響,高齡產婦的分娩風險遠遠大于普通產婦,產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相對較高。因此,臨床上要加強對高齡產婦分娩期間的護理干預[1-3]。優質助產護理是根據產科特征和女性分娩特征制定的一套優質的、全面的、人性化的護理服務,囊括了生理護理和心理護理兩個層面,通過監測產婦的生理指標可了解其圍產期的生理情況,幫助產婦順利分娩;通過監測和調節產婦的心理指標可舒緩產婦的心理壓力,提高分娩成功率。現共選取22例高齡產婦為主要對象,對優質助產護理的臨床應用價值進行進一步研究和評價,現詳述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共選取2017年8月~2019年8月22例在我院分娩的高齡產婦作為主要對象。研究過程中分組,分組使用的方法為數字隨機表法,各11例。對照組中:年齡35~44歲,平均(39.52±1.13)歲;孕周為36~40周,平均(38.52±0.57)周;初產婦7例,經產婦4例。觀察組中:產婦年齡35~43歲,平均(39.47±1.18)歲;孕周37~40周,平均(38.74±0.62)周;初產婦6例,經產婦5例。經過對比,發現兩組高齡產婦的基本資料無明顯差異,可見兩組具備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對照組產婦接受常規護理:產婦入院后由護理人員向其講解關于分娩的相關知識,指導產婦要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和飲食行為,保持睡眠充足。分娩前,要輔助產婦做好各項產檢,并安排助產士照顧產婦,待產婦宮口全開為其接生。
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對觀察組產婦實施優質助產護理:(1)對產婦的分娩風險進行積極評估。由于產婦的年齡較大,加上產婦自身的身體因素影響,會增加分娩的風險性,因此護理人員需要先評估高齡產婦的分娩風險,并根據評估結果選擇相應等級的助產人員、制定相應的護理方案。(2)加強對高齡產婦的產前護理。產前是高齡產婦身體和心理均處于高度緊張的時期,助產士要與產婦進行積極的溝通和交流,在溝通的過程中體現出對產婦真誠的關注與關心,與產婦建立相互信任的關系。(3)加強產時護理。當產婦出現規律宮縮后,將產婦護送至待產室,對產婦的宮縮風險進行評估。在分娩過程中,由助產士在言語和行動上給予產婦鼓勵和支持,通過按摩、撫觸等形式幫助產婦分散注意力,以減輕產婦分娩過程中的疼痛感和焦躁情緒。(4)強化產后護理干預。待胎兒娩出后要及時告知產婦,指導產婦注意平復情緒。根據產婦產后身體的恢復情況,指導其早日下床行走,以盡早恢復,同時對產婦進行早期母乳喂養指導,向產婦介紹正確的喂養方法和母乳喂養的好處。
1.3 觀察指標
(1)對兩組產婦的各產程時間進行準確記錄,并對兩組產婦的第一產程時間、第二產程時間和總產程時間進行組間統計學處理。
(2)準確記錄兩組產婦的產后出血量,并將兩組的產后出血量進行組間對比。
(3)對兩組的母嬰并發癥發生情況進行準確記錄,計算兩組的母嬰并發癥發生率,計算方法為:產后出血發生率+新生兒窒息發生率+宮內窘迫發生率,并將兩組的并發癥發生率計算結果進行組間統計學處理。
1.4 統計學方法
用SPSS 16.0軟件對數據和指標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的檢驗方法為t,表示方式為均數±標準差;計數資料表示為例數/百分率,并用x2檢驗,有顯著差異表示為P<0.05。
2 結 果
2.1 對比兩組產婦的各產程時間
觀察組與對照組相比,產婦的第一產程時間、第二產程時間和總產程時間均相對較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對比兩組產婦的產后出血量
觀察組產婦的產后出血量為(105.63±5.28)mL,對照組產婦的產后出血量為(174.46±5.17)mL,t=30.89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0<0.05,存在顯著差異。
2.3 對比兩組的母嬰并發癥發生率
觀察組的母嬰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 論
高齡妊娠屬于妊娠高危因素之一,會影響妊娠結局,因此,對于高齡產婦,要加強對其進行護理干預,以保障分娩過程的順利進行。以往臨床上多實施常規助產護理,常規助產護理側重于對高齡產婦進行產前指導,雖然可以滿足大多數產婦的生理需求,但卻難以充分滿足產婦的心理需求。我院提出對高齡產婦實施優質助產護理,本研究對比了優質助產護理與常規護理,通過對比研究發現,實施優質助產護理的產婦第一產程時間、第二產程時間和總產程時間更短,產后出血量更少,母嬰并發癥發生率更低,這充分體現了優質助產護理的重要價值。優質助產護理側重于對高齡產婦進行生理和心理兩個方面的護理干預,通過評估分娩風險、制定產前護理對策、產程護理方法以及產后護理內容,體現了護理工作的完善性與連續性,同時也具備人性化特征,更符合高齡產婦的身心需求
綜上所述,將優質助產護理應用于高齡產婦的護理中可有效縮短產婦的產程時間,減少產后出血量,同時可降低母嬰并發癥的發生風險,更有利于母嬰健康,因此,更值得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 鐘 影.綜合性護理干預措施在高齡產婦剖宮產分娩中的應用[J].安徽醫藥,2019,23(11):2262-2265.
[2] 黃 蓋.高齡產婦實施助產護理對妊娠結局及滿意度的影響[J].系統醫學,2019,4(16):178-180.
[3] 熊 琴,張建萍.優質護理聯合胎心監護儀器對陰道分娩與剖宮產產婦的應用效果評估[J].中國醫學創新,2019,16(28):1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