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進入21世紀以后,我國的信息技術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多媒體技術開始逐漸出現在人們的生活當中,而依附于多媒體基礎上所衍生和發展出來的網絡新聞媒體慢慢占據了人們生活的重心。因此,本文針對網絡新聞傳播對傳統新聞編輯理念的突破展開了深入的探討,闡述網絡媒體的概念,并進一步就網絡新聞傳播與傳統新聞傳播之間的區別進行了分析,從而就多個角度展開網絡新聞傳播對傳統新聞編輯理念的突破。
【關鍵詞】網絡新聞;傳統新聞;新聞傳播;編輯理念
網絡媒體的出現和使用逐漸在人們的生活中占據了重要位置,這種全新的媒體形式有效地縮短了媒體與受眾群體之間的距離。基于傳統新聞基礎上的網絡新聞一直在不斷地進行完善與優化,從而形成一個相對科學的傳播形式,以此來調動受眾群體的參與積極性,推動網絡新聞的傳播。但是在傳播過程中需要提起重視的是:網絡新聞的傳播會在一定程度上對傳統新聞的編輯理念帶來較大的影響。網絡新聞與傳統新聞相比較而言,無論在文字編輯方面還是文本編輯或者版面上其優勢較為顯著。
一、網絡新聞傳播與傳統新聞傳播的異同點
(一)網絡新聞傳播與傳統新聞傳播的共同點
其實無論是網絡新聞傳播還是傳統新聞傳播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實現引導輿論的作用。基于傳統新聞的角度上而言能夠對新聞事件發表自己的看法,以此來引導社會輿論的發展方向;而網絡新聞在傳播期間對于熱點事件的看法也會有效地引導網民們新聞意識的產生。并且網絡新聞與傳統新聞都能夠通過輿論的方式對社會展開有效的監督,通過給當事人施加壓力的方式來迫使相關部門介入調查,并對事件的當事人進行合法制裁。另外,就傳播方式而言,兩者也存在一定的共同點,就是能夠及時、真實地報道社會突發事件,并對此事展開持續的跟蹤報道。
(二)網絡新聞傳播與傳統新聞傳播的不同點
就網絡新聞傳播的角度而言,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網絡媒體傳播時效非常顯著。例如:1999年5月8日凌晨5點有三枚導彈落在了我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附近,一瞬間造成了20余人受傷,3人當場死亡,在該事件發生42分鐘之后,該事件就已經出現在了網路媒體當中并得到了快速的傳播,大部分網民都在第一時間從網絡上知道了此事。但是就傳統媒體方面來說,次日報紙版面上才出現該事件相關情況與報道,與網絡傳播相比落后了整整一天。
但是傳統新聞傳播的專業性遠高于網絡新聞傳播。因為在網絡信息傳播的過程中,網民所占據的比例較大,并且其所具備的專業知識與素質相對有限。一些較為真正的網民在網絡中傳播一些正能量的事件,善于揭發社會上一些丑陋事件;但是素質較低的網民則偏愛于傳播一些虛假信息來誤導社會大眾。但是傳統新聞的傳播者均為經過專業培訓具有專業知識的新聞記者,所以專業性與專業素質是值得肯定的。由此可知,傳統新聞傳播與網絡新聞傳播之間的差異較大。
二、網絡新聞傳播對傳統新聞編輯理念的突破
(一)網絡傳播對傳統新聞編輯區域界限的突破
新聞在傳播期間所逐漸將新聞的事實引導出來這才是其創造的主要價值,現如今網絡傳播儼然已經成為了人們獲取新聞的首選途徑,其原因就是網絡新聞具備一定的實時性與互動性,而傳統新聞會因網絡的不斷的沖擊而凸顯出地域差異,從而對新聞的傳播價值造成直接影響。就全國范圍而言,具有地域性的傳統新聞會在很大程度上因事件發展程度和地理因素等原因導致受眾群體對新聞價值產生懷疑,但是基于事件發生的區域內的受眾群體而言該新聞的價值是不會受到任何質疑的。這樣的情況則表明了傳統新聞的內容價值是具備地域性特點的。而互聯網的使用和普及則會改變新聞的傳播方式,打破空間方面的限制,讓任何地區的新聞都能夠在第一時間實現全世界范圍的傳播,實現個人與世界媒體的融合,也實現了新聞價值的最大化,對于新聞傳播而言有著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網絡傳播對傳統新聞編輯方式界限的突破
由于新聞的受眾群體不同,所以其興趣、需求以及看待問題的方式都存在的極大的差異,作為媒體應該為受眾群體提供更多的、全方位的、立體的新聞信息,以此來更好地滿足受眾群體的需求。另外,媒體應該是一個極具包容度的存在,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為群眾提供多元化的信息內容與觀點。這些傳播要求傳統媒體基本上都能夠做到,但是傳播的方式較為單一。例如:報紙、廣播、電視等。報紙傳播只能夠呈現出文字和圖片;廣播只能夠提供聲音:電視則是以影像和聲音的方式傳播新聞,但缺少文字,觀眾也不是很好地能理解,并且電視傳播是以直播方式為主,想要深入了解新聞內容就必須片刻不離地守在電視旁。但是網絡媒體的出現妥善地解決了傳統媒體傳播期間所存在的不足,其能夠將文字、聲音和圖像融為一體,以直觀的方式呈現給受眾,并且在網絡中瀏覽新聞可以隨意暫停、重復觀看等,其傳播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并且可以根據新聞的內容或者具體報道方向來選擇圖片、文字、聲音或者圖形的結合方式進行合理排列,將重點內容進行突出,對于一些純文字類型的新聞則應該選擇色彩濃烈或者滾動、閃動的形式呈現給受眾。這樣的表現形式與傳統媒體的黑色文字相比更加生動吸引人。
(三)網絡傳播對傳統新聞編輯時間界限的突破
新聞的價值主要體現在傳播時效性方面,所謂時效性實際上就是在新聞事件發生的第一時間將真實的新聞內容進行傳播,對于新聞機構而言其報道的速度越快,所具有的時效性則越強,新聞所具備的價值也就越高。傳統新聞在傳播期間會因事件的持續發展、刊期的編寫以及印刷等方面的原因降低了新聞的時效性。導致新聞失去了其傳播的價值。網絡新聞的優勢在于可以隨時隨地進行新聞編輯和發表,并且可以跟隨事件的持續發展情況隨時進行更新。其無論在內容結構設計上、還是在時間方面都具備極強的靈活性,在發表期間還可以自主設置后續的更新時間,按照事件的發展情況、大小以及類型等合理設置更新周期,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新聞編輯的時間與空間限制。
(四)網絡傳播對傳統新聞編輯技能界限的突破
現如今,大家坐在家中就能夠盡知天下事,充分表明了網絡傳播方式的優勢,這也是網絡新聞傳播被廣泛應用的關鍵所在。現如今,信息技術逐漸普及,網絡逐漸滲透至社會的各個行業領域當中,并在很大程度上為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極為重要的技術基礎。通過近幾年的不斷改革與優化,信息技術的使用效率也變得越來越廣泛。網絡對話和網絡閱讀的發展已經接近于完善,所以網絡新聞的發展是基于互聯網基礎上實現的,通過網絡技術的連接,網絡新聞可以根據群體的需求、喜好等創造話題,吸引更多的群體參與到新聞當中,提高其興趣與熱情。并且網絡新聞并不是只針對一些大的新聞事件進行報道,即使是生活中的一點小事,只要群眾感興趣都會展開相應的報道。由此可以看出,網絡新聞媒體與傳統新聞媒體之間是具備一定的差異性的,而網絡新聞傳播的優勢也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同時讀者也能夠在網絡中發表自己的見解,大家相互進行討論,甚至可以對新聞的內容進行編輯,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傳統新聞編輯技能界限。
(五)突破了受眾和傳播者之間的界限
在傳統的新聞傳播過程中,傳播者與受眾群體所扮演的角色各不相同。就網絡新聞傳播的角度而言,基本上已經突破了受眾與傳播者之間存在的界限,基于網絡環境之下,每個人都有權利在網絡中輸入或者輸出信息,并且每一個受眾都能夠作為新聞的傳播者,兩者之間的突破是具備一定的時代意義的。并且實現傳播者與受眾身份的平等化,可以有效地拓寬網絡新聞的傳播范圍,新聞題材與內容的選擇也更加符合受眾群體的實際需求。而傳統媒體想要完成新聞內容的編輯就必須要先經過采訪環節,加上偶爾會受到時間或者版面的約束,題材內容的選擇上有著較為強硬的標準和要求,這也是阻礙傳統新聞媒體傳播與發展的一大因素。所以突破受眾與傳播者之間的界限是非常重要的。
結語
通過對網絡新聞傳播對傳統新聞編輯理念突破的研究可知,網絡新聞傳播就編輯區域界限、編輯方式界限、編輯時間界限、編輯技能界限以及傳播者與受眾之間的界限等方面進行突破,從而更加清楚的認識和了解網絡媒體傳播所具備的時效性以及社會影響力。現如今,隨著網絡媒體的不斷發展,已經成為了人們獲取信息的主要途徑,其所具備的開放性和自由性滿足了受眾對新聞的真實需求。同時網絡傳播所具備的合理文本結構,也在很大程度上實現了信息交互,有效地彌補了傳統媒體傳播期間所存在的不足與缺陷,在未來的發展中具有非常可觀的發展前景。
參考文獻:
[1]賈靜.網絡傳播對縣級電視臺傳統新聞編輯的影響[J].西部廣播電視,2019(20).
[2]劉冬梅.網絡傳播對縣級電視臺傳統新聞編輯的影響[J].傳播力研究,2018(30):245-245.
[3]宋曉媚,郝雪,網絡傳播時代對新聞編輯的影響[J].采寫編,2019,000(002):34-36.
[4]王晶.基于網絡新聞編輯和報紙新聞編輯的互補發展分析[J].傳播力研究,2019(13).
[5]王沁芳,網絡新聞編輯與報紙新聞編輯比較分析[J].中國傳媒科技,2018,000(002):90-91.
【作者簡介】李潔,吉首大學張家界學院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