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勇
摘? 要:美術不僅能提高學生的繪畫能力,還能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但美術教學更深一層的作用是通過讓學生認識美、感知美的過程中提升自身的價值觀和道德觀,從而情操也得到進一步的升華。美術作品中的積極向上的思想對學生思想品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兩個學科相互融合,能帶來更好的教學效果,本文通過挖掘分析美術課堂教學內容中的帶有思想品德導向的主題,來對學生進行綜合教育,不僅能提高學生的美育發展,還能促進學生的德育的提升,為新時代培養具有正確價值導向的人才提供知識理論基礎。
關鍵詞:美術教學;思想品德;呈現與實施
【中圖分類號】G62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0)30-0042-02
Based on the present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ideology and morality in Art Teaching
FANG Yong? (the First Affiliated Primary School of Nantong normal school in Jiang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Art can not only improve students' painting ability,but also improve their aesthetic ability. But the deeper role of art teaching is to enhance students' values and moral values in the process of understanding and perceiving beauty,so that sentiment can be further sublimated. The positive thinking in art works can promot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The integration of the two disciplines can bring better teaching effe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heme with ideological and moral guidance in the teaching content of art class to carry out comprehensive education for students,which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Aesthetic Education,but also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moral education,It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of knowledge for training talents with correct value orientation in the new era.
【Keywords】Art teaching;Ideological and moral character;Present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美術教學的育人功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多樣性,一些中華傳統美德從古代傳頌至今,它的表現形式大多是詩歌和繪畫,這些內容在基礎教育階段的美術課程中都有所體現,我們的美術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發現書本中的相關主題,不僅對學生進行基本的美術功底教育,還要更深一層次的把一些畫作所要傳達的一些優良美德和作風傳遞給學生,讓學生通過美術課來提升自身的思想品德修養。學生思想品德修養的提升途徑有很多,比如,專門的思想品德課程,還有其他的類似語文等學科都能從側面對學生進行相關的教育教學。單獨的思想品德課程如果與美術、語文等學科相結合,會使其枯燥抽象的教學內容變得更加直觀和生動,學生也更加樂于去學習,能提高教學的效果,所以我們不但要在美術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把具有對學生思想品德提高的題材充分呈現出來,教學機構也要大膽嘗試和創新,把兩門課程相互融合,更好的來進行育人工程。
1.美術教育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功能
當前的美術課程教學體系都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對學生進行教學,它的教育目的是具有雙重功效的,在當前的社會主流價值取向的前提之下,美術教學也要進行一定的改革和創新,在其教學內容體系中應該適當加入涉及到學生的品德個性發展的相關內容。我們經過一些對比研究不難發現,美術是傳承中華文化美德的最好方式,不僅一些良好的社會風氣可以通過美術作品的形式來展現,一些優良的文化傳統也可以通過藝術的手段來進行傳承,美術教學的目的不僅是要讓學生認識一些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作品,還要讓學生能夠通過賞析該作品發掘更深層次的寓意從而來陶冶自身的情操,提升學生的道德觀和價值取向。在具體的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首先就要具備良好的洞悉能力,通過引導式的教學來對學生做啟發式教學,一些美術的教學當中都含有一定的中心思想,有些中心思想對學生的思想品德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教學工作者要善于引導學生學會發現這些寓意,從而能夠達到讓學會自我體驗。自我提升的自主學習的能力。比如,中國的書法作品賞析與臨摹,書法雖然介于美術和語文之間,但確實是一門非常好的中華文化傳承的課程,美術課中的書法知識,不僅是要讓學生能夠感受到書法的美,也要讓學生通過練習書法來對這一優良的中華文化傳統來進行傳承,教學效果一舉兩得。
2.美術教學中的思想品德內容呈現特點
思想品德課程的教材大多數都是運用的美術作品來展現,大部分的內容貼近于學生的生活,主題思想歡快活潑,學生學習興趣高。反之,美術課程中的思想品德呈現就顯得不那么明顯,大都需要進行更近一層次的研讀,并且它的呈現特點大致也分為以下兩點:第一點是美術作品中本身所蘊含的思想品德教育主題,第二點是學生能夠傳承我們優良文化、傳統美德的方式方法,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技能傳承。
首先,美術畫作中的思想品德寓意。在教學內容中,一些畫作所蘊含著豐富的寓意,需要通過教師的引導來讓學生自己去體會到這層含義。比如,我們中國山水畫當中的花,不同的花有不同的寓意,牡丹象征這富貴,菊花象征這優雅,百合象征著喜慶,月季花象征著和平等等,這些豐富又健康的寓意會對學生良好的情操和道德都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教師要善于利用這類明顯具有思想道德教育的素材,而不是把思想道德的相關主題強加到美術作品當中,讓學生產生一種牽強附會的感覺。
其次,思想品德教育當中的中華優良文化的傳承和發揚。美術的表現手法很多都帶有一定的歷史傳承性,比如,我們的中國畫、書法等等,這些優良的文化都面臨著失傳的風險,尤其是數字化時代的飛速發展,無紙化等環保生活方式的提出,類似與書法這些傳統文化在當下都得不到重視,甚至面臨著擯棄的尷尬局面,所以美術課堂就要教會學生這些基本的技能,讓這些優良文化得以繼續傳承下去。
其他的思想品德呈現方式還有通過讓學生了解作品創作的背景,畫家的生平等等,把一些具有典型教育意義的畫家事跡也通過教學呈現給學生,讓學生思想和精神上都受到一定程度的鼓舞。
3.美術教學中的思想品德內容呈現要求
美術教學中的思想品德內容的呈現要求也是多方面的,第一,教師本身的思想品德素質要求,通過美術課來進行學生思品導向教育,教師最起碼需要自身具備良好的思想品德涵養,并且知曉思想品德教育的整體框架,只有自身具備這樣的技能,才能通過教學的方式來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如果教師本身對思想品德的認知欠缺,就不能把思品教育的精髓正確的展現給我們的學生。第二,思想品德教育多是對學生進行心理和精神層面的教育,所以需要進行一定的情感交流,如果光是通過美術作品賞析或者書法等技能的實踐練習起不到很好的品德教育,我們的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情感交流和體驗,充分尊重學生的想法和感受,課堂中要留足時間與學生進行思想交流,這樣才能更加生動的把這些寓意傳遞給學生,也能掌握學生的接受程度。第三,要結合小學生心理發展的特點結合教材來發掘思想品德教育的內容,小學生的心理發展呈現出多樣性原則,各個年級差異較大并具有不同的特性,教師在發掘教學內容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來進行循序漸進的教學,否則容易讓低年級同學認為課文的寓意難以接受和理解,高年級同學認為這是最基本的道德原則,無需多此一舉通過教學來獲得。
4.美術教學中的思想品德內容呈現和實施的不足因素
美術教學中的思想品德內容呈現雖然豐富多樣,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還存在著一定的缺陷。思想品德教育包含的內容非常多,有些知識體系未有在思想品德教材中有所體現,但通常會在美術的相關教學內容中體現,基于此類認為是超綱的內容要不要刻意去引導學生去發現目前還存在爭執。同樣,思想品德在美術教學內容中的展現也存在一定的片面性,美術教學內容的選取制定首先要保證的是美術課程的有序開展,通常情況下會導致教材中涉及到的思想品德教學內容不全面。美術教學的主要目的還是對學生進行美育培養,在此基礎上進行相應的德育教學,如果美術教學一味的強調德育目的而忽略了美育的教學任務也是欠妥當的,如何把兩者有機結合還是一個值得急需探討的話題。最后,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思想品德的認識也在變化,美術作為歷史文化繼承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所反映的一些深層次的含義僅僅局限于作品創作年代的主流思想,有些寓意雖有一定的教育意義,但在現在所處的年代多數學生都無法更深層次的去體會,給教學帶來一定的滯后性,像一些戰地題材的畫作,舊時代艱苦條件下設備匱乏的環境下創作出杰出作品的精神,雖然有一定的說教意義,但學生理解上帶有一定的困難。
綜上所述,美術課程中要合理利用教材去主動發掘一些具有思想品德教育意義的內容,在學生接受美育的同時,德育也得到進一步的提高。教育主管部門要鼓勵學科有機結合,大膽創新,為培養新時代復合型人才提供政策支持。
參考文獻
[1]張欣.中華傳統美德與民族精神培育[D].東北林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2006.6
[2]易璇.初中思想品德課傳統美德課程資源的開發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