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琳 張紅
1.湖北浩川水利水電工程有限公司 湖北武漢 430071
2.秭歸縣水行政執法大隊 湖北宜昌 443600
某招標文件對投標報價評審的設計方案新穎和嚴密,本文通過數學概率分析和招標法律法規解讀,淺析其優缺點和試用范圍。
該項目商務標85分,其中工程量清單報價80分,工程量清單報價表5分。評標基數計算方法為:評標基數=招標控制價×(100-固定下浮系數-浮動下浮系數)÷100。投標報價的偏差率計算公式:偏差率=100%×(投標人報價-評標基數)÷100。固定系數設定為8;浮動系數由建設單位代表隨機抽取兩個系數與投標人代表隨機抽取的一個系數共計三個系數之和除以3的平均值(浮動系數的計算結果四舍五入,保留小數點后兩位),抽取系數設定為 0、0.5、1.0、1.5、2.0、2.5、3.0、3.5、4.0、4.5、5共十一個等級,三個系數之和的最大值為15,最小值為0。通過了形式評審、資格評審和響應性評審的投標人,其投標報價在招標控制價下浮8%與評標基數之間的投標報價為有效投標報價,其余投標報價為無效投標報價。無效投標報價的商務標報價得分以零分計取。當所有的投標均為無效報價時,則以招標控制價下浮13%作為評標基數,即確定浮動系數之和為13,在招標控制價下浮8%與評標基數(招標控制價下浮13%)之間的投標報價為有效報價,其余投標報價為無效投標報價,無效投標報價的商務標報價得分以零分計取[1]。
以上述方法確定的評標基數為基準,有效投標報價每高于1%,則在80分基礎上扣10分,評分結果保留小數點后兩位。
本報價得分計算方案中影響得分的因素有:固定下浮系數、浮動下浮系數。其中固定下浮系數的作用主要是明確了招標人最大資金投入度,也是影響施工企業是否參與投標的核心因素(假設浮動下浮系數恰好為0時,招標限價還不能保證企業利潤,施工企業不參加投標活動的可能性最大)。但是自投標文件開始發售之日起,該系數已經確定,對于已經決定投標的施工企業沒有思考價值。
浮動下浮系數由從三組11個數字組成的序列中隨機抽取三個數字組成,共計有1331種組合,相加之和中有一定的重復數字,不重復數字共有31個,因此評標基數也有31種,但出現概率有些不同,投標人猜中評標基數的最大可能性為6.837%,最小可性為0.075%,投標單位保證自己投標報價趨近某個評標基數的概率從理論上大大降低。
浮動下浮系數在開標時產生,開標前,各投標人只能從理論上計算出2.5這個系數出現的概率最大(6.837%),則以在招標限價下降10.5%為投標控制價進行報價,商務標不計為0分的可能性最低。而按照前述得分計算方法,投標報價無限下降趨近10.5%而不超過,得分最高,于是在基于理想投標人(講究公平守信、守法經營、充分了解市場,獨立自主的投標人,非理想投標人與之相對)理論基礎上,各投標人都計算出招標限價下降10.5%概率最大,并按這個計算概率進行投標報價,那么各投標報價很接近,商務標得高分的機會均等,產生的結果為投標競爭由報價競爭為主要競爭轉化為人員組織、施工方法、工期、質量安全保證、業績、資質等方面的競爭了[2]。此時,招標人招到綜合實力最高強的投標人的可能性大大提高。
當浮動下浮系數為0時,所有投標均為無效報價,此時商務標得分計算規則重新回低價(接近招標控制價下浮13%的評標基數)中標原則上來了,可能對后續施工帶來管理風險。當浮動下浮系數為5時其對招投標活動的影響同浮動下浮系數為0時。當浮動下浮系數極小時,有效報價的投標人可能很少,存在不確定風險。
設定某項目招標控制價4000萬,固定下浮系數為8,A公司組織B、C、D、E、F、G、H等8家單位約定高、中、低價格串通投標(A公司為組織者,希望中標秩序為A>B>C>D>E>F>G>H)。假設抽中浮動下浮系數為2,報價及得分如下表:
序號 投標人 報價 報價偏差 報價得分1 A 36095000 0.26% 77.36 2 36180000 0.50% 75.00 3 C 36270000 0.75% 72.50 B 4 36290000 0.81% 71.94 5 E 36300000 0.83% 71.67 D 6 36400000 1.11% 68.89 7 G 36500000 1.39% 66.11 F 8 H 36600000 1.67% 63.33
投標方案一:通過計算發現:按以前報價得分計算方案,各投標人的報價會影響評標報價基數,而本方案中各投標人的報價不會影響評標報價基數,希望通過多投標人來影響評標報價基數走向,進而確定最有利報價的作法沒有必要性,只要猜對浮動下浮系數就足夠確定最有利報價了,其它工作可以少作甚至不作。方案一沒有實施價值。
投標方案二:將單一猜中浮動下浮系數為2,擴大到:1.83、2.00、2.17、2.33、2.50、2.67、2.83、3.00 八個系數,8 個單位都可以得到很高的報價得分,8家單位中有一家理論上中標率超過50%,可以試一下了,但產了兩個問題,一是中標單位不一定是按組織者希望的秩序出現,二是如果另一個家不受控單位的報價無限接近投標基數,雙方的機會是均等的,其它7家單位不能形成助力,中標者就可能改變,而投標成本為1比8。
進行有組織參加投標活動,可能會有面臨三個問題:誰能做到只有8家單位投標?怎樣保證概率等于事實?最被希望中標的單位處于哪個系數附近合適呢?這三個問題都無法回答。
與抽取J(一般為5個修正值)值法相比較,評標基數的規律增加了26種,大大增加了評標基數的產生空間,減少了投標人猜中的概率,從投標成本上減少串標的動力[3]。另外,因投標報價不參與評標基數的計算,減少了投標人對評標基數控制力。這種設計方案從制度上減少串標的可能性,是招標規則的進步。
招投標工作是希望通一系列規范化的活動,選取合適的中標人。合適包括:中標價格、技術能力、人員保證、質量安全保證能力、協調能力、履約能力等。對于技術要求高的項目如電站、泵站等復雜建筑物選擇這種方法應該慎重,而對于技術要求一般的如土地平整、堤防回填,渠道工程等個人認為是比較適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