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彥博(蘇州健雄職業技術學院)
對于物流經濟與城鎮化之間的關系,較多的學者對其進行深入的研究與探討。曾經有學者認為,新型城鎮化主要帶來的是工業與人口的聚集,最終構成一個完整的物流體系,城市物流體系在構建過程中,需要花費的財力、物力、人力,都會對城鎮化建設產生影響。除此之外,也有人認為,中國未來發展需要供應鏈管理和物流管理物流,這兩點也是支撐城市化進程的有效手段。
現代物流發展與城鎮化建設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兩者之間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促進以及相互影響,并且推動當前經濟與社會共同發展。城市化需要克服原有的城市發展中輕文化、重經濟;輕生活、重生產;輕管理、重建設的傾向,如果仍然不主動攻克難題,這就會導致城鎮基礎設施建設缺乏有力的支撐,導致城鎮功能存在單一性和不足之處,同時也面臨著功能專業程度較低、輻射力較弱等情況。現代物流作為經濟增長的推動器,能夠打破傳統物流業中倉儲、運輸、加工等相互獨立、相互單一的方式,將供應鏈作為基礎,通過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感知技術等,建立新型的物流倉儲體系和調配體系,對物流運作流程進行優化。城鎮化建設離不開現代物流業,現代物流業存在強有力的支撐,物流業發展也需也需要城鎮化起到牽引的作用,最終共同發展。首先城鎮化是社會體系當中重要的組成,是工業、企業、商貿人員集中的中心,同時也是物流網絡當中的關鍵節點。
在城鎮化建設過程中,需要城鎮在發展時,發揮自己的區位優勢和特色資源,考慮到市場空間環境容量,對于是城鎮規模結構進行優化,保證城鎮分工更加合理,使其朝著差異化、合理化方向發展下去。現代物流業的發展,能夠建立共享的物流服務和物流平臺,各城鎮利用自身的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實現共同發展,并且利用物流網絡,加強各城鎮之間的交流與往來頻次,使得不同城鎮可以協調發展。展對于一些與中大城市距離較近的城鎮,通過為其配備完善的物流倉儲中心和基礎設施中心,能夠吸引大中城市中一些計算機零配件生產、汽車生產等廠商在城鎮中生根發芽,不僅解決城鎮居民就業問題,同時也能大量節省勞動力成本,提高企業所具備的競爭力。對于以養殖業、水產、糧食為主的城鎮,可以利用城鄉集貿市場、生鮮超市等作為主體,建立完善的零售市場,保證農產品物流網分布更加全面,集中了運輸、加工、收集、銷售等多個環節,支持城鎮發展多樣化。
現代物流業能夠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支撐,同時也為各行各業發展提供相應的服務,利用現代化網絡平臺,通過建立完善的供應鏈,改變城市經濟生活的增長方式和運行模式,由此推動城鎮化經濟發展更加順利。物流業將加工、倉儲、運輸等多個功能集中起來,既可以利用城市配送、物流配送、物流倉儲中心等方式,緩解各個企業的庫存問題,實現企業之間的準時化生產與零庫存,為企業節省大量的資金,同時也能利用網絡快遞、電子商務等,為廣大的居民提供快捷的服務。從市場角度來看,物流業最主要的貢獻就是能夠降低社會交易成本,并且為他人帶來可觀的利潤。與此同時,現代物流業可以通過城鎮化物流所帶來的增值活動,包括運輸通流、加工、包裝、批發、配送等,提高其在行業中的總產值,同時也為社會提供服務,保證自身得以全面發展。
在城鎮化建設過程中,因為涉及到較多的因素,雖然人們開始意識到現代物流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但是在日常操作過程中,卻未能有針對性、可操作性、具體化的物流規劃與設計方案,政府對于城鎮物流缺乏一定的物資和政策支持,對于物流設備投入與建設,難以滿足當前物流發展各項需求。在城市化進程過程中,物流業都停留在自發行為、散兵游勇等情況,導致其整體效能受到影響。一些中小物流企業因為缺乏足夠的資金,且技術落后、組織低下、采用單一的信息獲取方式、服務水平低、缺乏較強的物流服務能力,導致自身發展十分緩慢,同時也難以推動其他行業共同發展。
在城鎮化建設過程中,因為資源投入有限,很多城鎮物流基礎設施在建設后,出現落后的情況,交通運輸網絡通信和場所條件難以滿足物流發展提出的各項需求。因為城鎮之間缺乏便利的交通,導致農村當中的農產品被大量的積壓,無法通向外界。除此之外,不同運輸系統運輸方式之間銜接樞紐與服務設施較為的落后,物流產業在發展過程中,對其產生重要影響就是基地建設物流中心以及綜合性貨運樞紐不完善,導致城鎮發展十分緩慢。
因為物流企業網點布局缺乏合理性,導致物流企業難以發揮其真正的作用。在城鎮化建設過程中,物流企業會從自身的業務需要出發,搶點布局,并且快速搶占市場,對于資源型、港口型貨物有著較強需求的城鎮,會受到利益的影響,而選擇進駐不同的物流企業。這就會導致各個物流企業出現惡性競爭、重復建設、資源浪費等情況,使得企業發展受到影響。而在一些資源匱乏偏遠的城鎮,因為對物流服務有著較少的需求,鮮少有物流企業愿意到該地進駐,這就導致客戶物流需求難以得到滿足,也使得城鎮化發展受到影響。
因為受到城鎮自身局限、物流企業業務范圍、企業資源等影響,城鎮物流企業有著較小的規模,缺乏完善的功能,物流的專業化、規模化、社會化程度均較低,物流缺乏較高的綜合效益。目前物流企業之間缺乏溝通,長期出現各自為政的情況,這就導致城鎮物流難以實現物盡其流的效果,也無法對各種資源進行優化配置。因為城鎮化物流企業資金匱乏、規模小、缺乏專業的設備且信息化程度較低,很難實現自動堆垛、自動分揀、自動裝運等相關工作。
物流產業作為城鎮化進程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需要從城鎮化進程出發,對物流發展做好整體規劃,對城鎮物流發展的目標工作、原則、基本思路進行明確。從城鎮化出發,確定好物流發展的重點,明確物流項目重點任務,對于物流需求結構與需求量做好預測工作,并且規劃好物流空間、等級、節點、體系,最終能夠為其提供支撐。明確各級政府在物流發展中所起到的作用,制定完善的法律體系,避免出現監管缺位或者多頭領導的情況,構建完善的評價體系,對其做好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保證物流在城鎮化建設過程中發揮其真正的作用。
通過加快基礎設施建設,不僅能夠滿足城鎮化發展所提出的各項需求,同時也能加快鄉村與城市之間的承接情況。在城鎮化建設過程中,因為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有著明顯的聚集效應,產業結構發生較大的變化,所以對于物流基礎設施提出更加嚴格的要求。在這時我們需要加強鐵路、高速路、航道等交通運輸線路,并且為其配備機場、港口、碼頭等,將物流園區作為樞紐,將貨物配送作為重點,改建倉儲網點,加強物流的建設工作。與此同時,城鎮作為鄉村和城市連接的重要地點,主要承接的是農產品中轉任務,政府需要列出專項資金用于農產品物流建設當中來,其中包括農產品批發、市場配送、中心倉儲等。
需要從產業結構出發,對其進行良好的調整,并且分析居民消費特征與物流具體發展形勢,對于物流網點做好合理的配置,在網點設計過程中,需要考慮到城市規劃和城鎮經濟發展規劃,與國家服務區域物流系統進行配套,保證基礎設施更加全面,不出現擾民、堵塞交通等情況,網點的規模與數量需要從當前需出發,對于潛在客戶和現有需求進行確定。在城鎮化建設過程中,因為土地資源十分稀缺,所以需要從市場需求出發,做好相應的選擇工作,避免出現無效開發情況。
應當由政府出面,引導一些具備較強實力的物流企業深入到城鎮布局當中來,比如開設運營網點,設立分公司,根據城鎮化區域與資源特點,引導一些大型物流企業主動吸收資源互補的小型企業,加強業務的整合工作,打造全新的物流體系。鼓勵一些中小型物流企業采用合作、聯盟等方式,保證資源互補,使其在日后發展中規模更加壯大。
綜上所述,在本文中筆者針對物流經濟與城鎮化關系進行分析,并且提出在現代物流建設過程中,對于城鎮化發展所帶來的影響。物流在城鎮中合理布局,能夠加強經濟發展,保障居民安居樂業,提高就業率,對城鎮化建設均衡性發展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