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遼寧建筑職業學院)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現和發展,在一定程度上阻隔了腳步,限制了人員流動,進而改變了人們以往的生產、生活、學習方式,甚至喚醒了“云經濟”。近年來,云計算技術在我國得到迅速推廣,“云經濟”悄然崛起。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使得“云經濟”,以加速度全面滲入了社會、經濟、生活、學習等各個領域,催生了一批新業態、新模式,包括為保證“停課不停學”而在全國范圍內推廣的線上教學。
線上教學同“云經濟”一樣,并不是階段性的現象。“云經濟”的本質是5G商用大背景下互聯網經濟的再一次升級,線上教學則是回歸教學本質的一次創新,本次疫情恰恰起到了催化作用,加速了“云經濟”產業的發展與經濟結構的重塑,也加快了線上教學全面鋪開及應用的教學進程。
高等職業人才培養目標歷經由“技術型”“實用型”“應用型”“高技能型”到“技術技能型”導向的轉變??梢哉f,經濟發展是高職教育目標變化的直接動因。經濟規模的擴大、經濟結構的調整對直接從事企業生產、服務的技術應用型、技能型人才產生了更大的需求與更高的要求。故“云經濟”的產生及發展,必然對高等職業教育實踐帶來變革性。
“技術技能型”人才指高職教育培養的滿足產業轉型升級和企業技術創新需要的發展型、復合型和創新型的人才,既掌握科學系統的理論知識和豐富的經驗技術,又擁有應用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知識遷移創造的能力。為滿足“云經濟”發展需求,適應經濟新業態、新模式,以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為目標導向的高職教育,勢必要依據行業產業需求和新工藝新技能對課程設置及安排、教學大綱及內容進行動態調整,進而完善高職課程體系,優化高職課程結構,充實高職教學內容,實現高職人才培養目標。線上教學正是通過重構課程結構,完善課程資源、將知識碎片化來體現課程的“可視化”“脈絡化”,更能適應“云經濟”背景下課程體系的動態調整。
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發,使得“云經濟”成為熱門,也加快了全國線上教學的全覆蓋。為保證“停課不停學”,應運得到壯大的線上教學,勢必成為高職教育的不二之選。但是,線上教學,同“云經濟”一樣,不是疫情期間的階段性產物,自然也不會隨后疫情時代的到來而消亡。高職線上教學給教學組織方式及教學方法帶來的變革,會加速課堂革命,促進現代信息技術和教育教學的充分融合。
線上教學屬于正常教學應用范疇,只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承擔了更多的教學責任,最終覆蓋到了全國大中小學。線上教學實踐并非通過簡單的課程直播、錄播加學生自學或線下教育的線上化來實現的,而是依賴于教師引導、師生互動,涵蓋教學目標、學習資源、課程實施和反思評價等完整課程要素,以多種模式、多元形式開展的流程化教學組織形式。
高職線上教學依靠在線開放課程平臺、聊天群、直播平臺等多種智慧教學工具聯合使用,打教學手段組合拳,保證線上教學各環節的無縫對接。由于線上線下教學媒介的差異,教師在開展線上教學之前,需重新進行并優化課程教學設計,使線上教學知識資源偏碎片化。“停課不停學”期間,全國各地高職院校通過遵循“一校多策”的原則開展線上教學實踐活動,凝練出一批線上教學典型案例,教師可結合課程特點、教學目標等教學實際創新地應用到“云經濟”背景下的日常線上教學中。
雖然線上教學在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學習方式靈活性,不受時間和地點限制,學習評價數據獲取等方面具有線下教學不可比擬的優勢,但是線上教學在實踐中也存在一些現實不可回避的問題。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全國一線教師的堅守體現在如期開展全覆蓋、成為熱門的線上教學。教育部及有關省市教育部門對開展線上教學進行部署后,全體教師頂著多重壓力、面臨多方挑戰、沖破多道關卡,才使得線上教學步入正軌,保證全國范圍內“停課不停學”。
線上教學得到加速應用和全面鋪開后,留給高職教師的是反思高職教學的有效性。高職線上教學給教學組織方式及教學方法帶來的變革,會加速課堂革命,這就對高職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求教師具備應用線上教學平臺的技術水平,還要有重構課程體系、優化教學設計的能力素質。
線上教學組織形式,使得師生實現了物理隔離,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承擔了主要教學責任。值得注意的是,線上教學對學生個人的學習自主性、自覺性、自律性要求很高。經調查,有些學生對線上教學模式適應性較差,甚至存在消極應對情緒。而且,由于線上教學媒介和教學組織形式的特殊原因,在線上教學中,高職教師無法做到像線下教學那樣實時監管課堂,這也就會導致部分學生線上教學參與度不高,甚至出現刷課、掛機等學習失效現象。
師生間交互式學習交流,是高職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線上教學的媒介特性,尤其是搭配錄播形式,使得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不如線下授課頻繁和直接,很難立即獲取到真實準確的學生對授課內容的掌握情況和理解程度,這會對高職教師實時調整教學內容、授課節奏、教學手段帶來難度,影響線上教學質量。
實踐類課程的教學毋庸置疑是高等職業院校線上教學的難點和堵點,也是新冠疫情期間開課量最少、甚至延期到復學復課后通過線下形式進行的課程類型。由于實踐類課程的有效開展要受到教學場所、操作設備等教學硬件的限制或操作系統、實踐平臺等教學軟件的制約,所以,無論采用錄播、直播任一種線上教學模式,都有可能導致理論與實踐知識方面的脫節,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學生的實際學習效果。
線上教學是高職教育改革不可或缺的一次變革性實踐。但是,線上教學常態化的開展和應用,無疑會增加高職教師線上教學的難度。為緩解高職教師由于錄課、錄播、課件制作、資源上傳等環節帶來的“磨”課中的壓力,高職教師可嘗試擇優選取國家在線開放課程等優質開放課程資源,有選擇性地將其應用到自身線上教學中,實現與課程名師的線上交流。而且,要有計劃性地聘請專家定期對教師進行針對性培訓,提高應用線上教學平臺的技術水平和重構課程體系、優化教學設計的能力素質。
教學有效性不能完全依靠學生的自覺和主動,高職線上課堂教學應做到以學生為中心,還學生課堂主體地位,這就要求高職教師應根據實際教學內容,選取合適教學方法,注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而且,通過課程的再設計,進一步提煉出學生的應知應會,從源頭上,提高參與課堂的主動性,改變并端正學生學習態度,突出線上教學的有效性和實效性。
為避免線上教學模式中出現的師生互動、交流少、無法準確掌握學習理解進度等現象發生,高職教師應在完善課程體系,細化課程內容的基礎上,注重線上教學活動的設計,以及相關教學流程的調整,以起到活躍課堂氣氛、增加課堂參與、融入重點難點、實現教與學雙提升的開展目的。而且,除課中互動交流外,還要搭配課前、課后的線上答疑及輔導,實現線上教學的優勢。
線下實踐類課程教學,雖然更易給人以直觀感、體驗感、記憶點,但是也存在著對操作理論認識不足、理解不清等問題,通過引入線上教學,學生可實現實踐類課程理論知識按需索取。針對實踐類課程有效開展受限于教學軟硬件的實情,各高職院??杉哟笸度耄涌焯摂M仿真教學資源建設和應用,使實踐類課程線上教學內容可視化、實景化,最大程度滿足課程實踐要求。并且,各高職院校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立足實踐類課程特點,加強對其線上教學實踐的科學管理及適時指導,“做實”高職實踐類課程的線上教學。
“云”勢不可擋。不管是當下還是未來,“云經濟”都是發展熱門。線上教學在“云經濟”的“沃土”中,繼續深耕細作,進而實現高職課堂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