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超(陜西廣播電視大學)
4C營銷理論是美國學者羅伯特·勞特朋在1990年提出的營銷理論。它轉變了以往以生產者為中心的理念,注重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4C分別是指 Customer(消費者)、Cost(成本)、Convenience(便 利)和 Communication(溝 通)。其 中Communication(溝通)是指企業與顧客之間的溝通,雙向交流,實現共贏,它也是營銷策略成敗的關鍵。而省級電大的網絡教學效果一直不理想,就是因為存在以下問題:第一,溝通具有單項性,教師主動,學生被動;第二,溝通體系不完整,只注重教師對學生的管理溝通,忽略了其他輔助溝通方式,未形成體系;第三,溝通過程不順暢,學習平臺利用率低,學生知識接受效率較低。本文提出以營銷溝通理論為基礎的“四支點,一體系”的網絡教學改革方法,旨在解決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溝通問題,從而改變整個網絡教學環境,提升整體學習效果。
學生與教師的關系就像顧客與企業的關系,說到底教育也屬于服務行業的一種,學生與教師的溝通直接影響到教學的最終效果。“營銷溝通”理念是將傳統的“以產品為導向”變為“以顧客的需求為中心”,企業通過與顧客溝通,了解顧客的想法,在滿足顧客需求的同時,獲得自己想要的信息,從而實現雙贏的局面。而網絡教學改革是將傳統的“要我學”變成“我要學”,強調學生主動學習的重要性,這與“營銷溝通”理念如出一轍。但想要達到這樣的一種效果,單憑教師對學生的管理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溝通體系或者說是一座有效的溝通橋梁,使得學生自愿主動學習相關知識內容。因此,如何能夠將營銷溝通理論運用到教學改革的過程中就成為了本文的一個研究重點。
為了增強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改善網絡教學環境,建立一座合適的“營銷溝通”橋梁,助力陜西廣播電視大學轉型為陜西開放大學,筆者提出了“四支點,一體系”網絡教學改革理論,主要從資源、平臺、管理、考核四個支點入手對網絡教學體系進行構建,建立如圖1-1所示的師生溝通體系,達到改善教學效果,踐行“營銷溝通”理論的目的。
四支點的構建過程如下:
省開課的網絡教學資源都由各門課程的責任教師負責管理,由于種種原因陜西廣播電視大學的網絡教學資源存在更新不及時,利用率低等問題,導致學生網上學習積極性較差。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學校增設了直播課程作為補充,利用布卡直播軟件,教師完成直播課程后,可以將直播內容錄制上傳,學生可以隨時重復觀看,更重要的是學生可以在移動端安裝布卡客戶端,借助移動學習充分用好課程資源。為了轉型開放大學,考慮能夠將省開課程全部做成在線開放課程,整合課程資源,增強課程厚度,統一建設要求,將省級電大自己擁有的資源做強做專,為轉型做好準備。
目前陜西廣播電視大學的網絡教學主要還是依托國家開放大學的網絡教學平臺,主要還是在電腦端進行相關操作,由于任課教師的教學情況有所差異,省開課程的網絡教學建設標準不一,利用率低。面對現代的移動學習和泛在學習,以及開放大學的終身學習要求,必須改善現有平臺。針對陜西廣播電視大學的現有情況,提出兩種改善方法,如果資金緊張的情況下,可以考慮引入第三方平臺,比如使用微信公眾號作為推廣平臺,因為微信的客戶粘性比較大,只要定期更新,平臺的使用率將會大大提升。如果資金充足的情況下,還是要開發自己的手機App,這對于未來的泛在學習和開放大學的終身學習是非常有必要的,平臺要有延續性,隨時隨地終身學習的夢想才能成真,這樣才能在轉型開放大學的過程中占得先機。
陜西廣播電視大學的網絡教學管理比較松散,核心問題還是缺乏有效的課程教學團隊,現有平臺也有教師團隊,但很難落到實處,主要都是依靠主講教師。學校現在已經開始嘗試建立部分基礎課程的專業教學團隊,不過進展較慢。可以考慮將相關課程的相關教師進行重新組合和調整,在人手不足的情況下,可以交叉管理,但一定要遵循相近相關原則,還可以考慮發動地方電大的相關教師建立教學團隊,將教學管理工作落到實處。加大網絡討論活動的力度,增強教師和學生的互動,改善學習效果。
省開課程的考核方式已經有所改變,目前考核方式主要以網絡形考測試題為主,不過從部分課程作為試點到全部省開課都做要求以來,標準并不統一,效果也不盡相同。題型設置和分值布局沒有完全統一標準,很難形成體系。這不但會對考核效果產生影響,還會對考核管理工作帶來困難。因此,設計完備的考核體系就顯得尤為重要。形考測試這種考核方式帶來了一定的便利性,但單一的平臺會對其產生限制,考慮將考核與多平臺結合也是一個重要的問題。
在改善陜西廣播電視大學網絡教學環境的同時,本文還在努力尋求助力陜西廣播電視大學轉型為陜西開放大學的正確途徑,陜西廣播電視大學在做好“四支點”的相關工作以后,需要將“四支點”進行有機的融合,才能構建最后的“一體系”,形成一座師生之間的溝通橋梁。開放大學不是簡單的空間開放,不是追求單純的便利化,其實它更注重知識的傳遞和交流的過程。營銷溝通要達到讓消費者滿意并主動購買商品的目的,同時建立長期穩定的購買關系;而開放大學則是要讓學生學到知識并主動愛上學習,同時建立終身學習的教學模式。開放大學是建立在便利化的基礎上,讓學習者享受終身教育,完成社會化屬性蛻變的多元化大學。
對于陜西廣播電視大學而言,第一,需要夯實教學資源,升級網絡平臺。資源和平臺是密不可分的,可以將所有的省開課程都建設為在線開放課程,由專業的教學團隊管理,同時借助第三方平臺進行推廣,有條件的情況下,開發校級網絡學習平臺App,實現移動學習的目標。第二,考核方式與資源和平臺完美對接。根據資源使用情況設置動態考核體系,采用無紙化考核方式,以移動平臺作為考核主陣地。第三,構建多元化的管理體系。建立專業的資源、平臺和考核管理團隊,三個專業的管理團隊分工協作,向開放大學的多元化管理模式看齊。當四個支點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時,師生的溝通之橋就構建完成了,距離陜西開放大學也就越來越近了。
本文主要以“營銷溝通”理論為基礎,構建“四支點,一體系”網絡教學改革理論體系,為改善陜西廣播電視大學的網絡教學環境,助力其轉型為開放大學提供一些思路。通過“溝通”這個視角將教學工作具體化,提出教學溝通體系的理念,用資源、平臺、管理、考核四個支點搭建起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溝通橋梁。將知識傳遞過程與營銷溝通過程相類比,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