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小紅 何亞濤
(泰興市黃橋小學教育集團新城校區,江蘇泰州 225400)
小學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難點。從教學實踐來看,小學作文教學現狀并不理想,特別是小學起步作文教學。不少學生從低年級起就對習作產生抵觸、害怕的情緒;小學生的作文內容千篇一律,言之無物;語言格式化,言語表達形式單調乏味。小學起步作文教學沒有考慮到學生的興趣愛好及生活實際,作文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繪本采用圖文并茂的形式講述生動有趣的故事,故事內容大多來自兒童的生活,容易引起學生共鳴。繪本教學是起步作文教學階段學生閱讀和寫作的良好載體。
小學生對寫作文提不起興趣,甚至談“文”色變,往往是因為教師的起步作文教學與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脫離,無視學生的認知規律,壓抑了學生樂于想象的天性。久而久之,學生就逐漸對寫作失去了興趣,也沒有了自信心。
繪本視覺效果好,為學生的寫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能夠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繪本故事情節夸張,趣味性十足,豐富的繪畫形式和可愛的動物形象能直觀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可以在色彩斑斕的圖畫中尋找到屬于自己的天地。一年級學生描寫一個小動物時,教師準備繪本《我不知道我是誰》,引導學生從主人公達利B 的煩惱中,進一步認識這只執著而又迷糊的小兔子。從小兔子的一個又一個疑問里,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更加了解兔子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性等。讀完繪本故事,讓學生描寫其他小動物,學生筆下的小動物也會無比生動有趣。再如《頭頂十個蘋果》《穿襪子的狐貍》《綠雞蛋和火腿》等繪本,都是激發學生寫作興趣的好素材。
運用繪本為學生創設寫作情境,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寫作的興趣。如《相親相愛的青蛙三兄弟》是一本很有意義的繪本。學生閱讀繪本內容,了解到青蛙三兄弟遭遇不幸,兩次尋找新家失敗的情節之后,教師引導學生進入繪本角色,充分發揮想象力,把自己想到的辦法用“畫一畫”或“寫一寫”的形式表達出來。教師不斷地激發學生的情感,為教學營造了相應的情境,調動學生表達的欲望,讓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創造性地畫出或寫出了很多“金點子”。
“新課標”對學生寫作提出了“留心周圍事物,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的要求,同時,“新課標”對起步習作提出了“觀察周圍世界,注意把自己覺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寫清楚”的要求。由此可見,在起步習作階段,學生的習作素材一般來源于周圍的事物和自己的感受。然而學生對周圍的事物往往視而不見,教師要有意識地將學生的注意力引向五彩繽紛的生活,指導他們觀察、了解、體驗大千世界。通過巧妙設計,繪本教學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習慣,鍛煉學生捕捉素材的能力。
教師運用繪本引導學生觀察,積累生活素材。學生周圍的一草一木、鳥獸蟲魚、一人一事皆是素材,怎樣引導學生關注這些素材呢?以繪本《吵鬧的鄰居》為例,故事講述了蝸牛想睡覺,但鄰居們一個個又吵又鬧,它先是換地方,結果越來越煩躁,繼續睡不著,它換了個辦法,把其他小動物叫起來組織了一場盛大的晚會,結果大家都累得倒床就睡。故事讀完了,教師引導學生思考:現實生活中,你的鄰居是怎樣的呢?布置課外作業,讓學生回家注意觀察,也來寫寫“我的鄰居”。這樣做既引導學生觀察生活,積累寫作素材,又能讓學生寫出自己的真實感受。
另外,教師借助繪本引導學生閱讀,積累文本素材。教師根據學生的興趣,將繪本按照主題進行歸類。教師選擇適合學生看的繪本,進行閱讀指導;然后循序漸進,采用精彩片段預告、讀精彩繪本、讀成套繪本、故事交流等方式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積累文本素材。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適當地挖掘潛藏其中的“寫”的因子,引導學生將積累的文本素材巧妙地運用到習作中。
學生習作中的語言形式過于單調乏味,而“新課標”中要求很明確:“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象。”而教師在習作教學過程中,是不是也過于單調乏味了?學生在一成不變的指導形式中難免感到厭煩,寫出的內容也就不盡如人意。
繪本的呈現形式豐富多彩,教師的習作指導形式也可以多種多樣。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依托繪本,大膽創作,寫真人真事,所思所想,源于繪本,但是不拘泥于形式,讓他們能夠自由地表達感受。例如,一年級學生可以根據繪本《當我睡不著的時候》,采用一句話寫日記的形式記下自己睡不著覺的時候在干什么;二年級學生讀《兩只歡蹦亂跳的小熊》后,仿照故事,寫一寫“奇怪的東西”;三年級學生閱讀一定數量的繪本后,積累繪本故事素材,摘抄經典句子或段落,或者試著點評故事中的人物或事件。讀繪本,畫圖畫,抒真情,每一個學生都可以體驗到寫作的快樂,都可以創造性、不拘一格地進行言語表達。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依托繪本開展互動式教學,生生互動、生本互動、師生互動,多種指導形式的運用能夠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習作教學之中。
習作評價可以說是教師對學生習作的指導。傳統的習作評價,教師是唯一的“審判官”,運用的“審判”形式也很單調,教師在好詞好句下面加圈,在習作的最后寫上一兩句點評,打上相應等級評分。時間一久,學生就失去了新奇感,關注度明顯降低。常變常新才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激勵他們不懈努力。
繪本能讓習作評價充滿童真童趣。教師在評價習作時,不要用成人的眼光審視小學生的生活,不要用成人的語言評價他們的情感,否則學生容易失去對習作的興趣。例如,學生根據繪本《當我睡不著的時候》中的一句話寫日記,教師可以這樣寫評價語:“當我睡不著的時候,我想看你寫的日記,哈哈,有趣!”這樣的評價既可以聯系繪本內容,又給予學生充分的肯定和鼓勵,提高學生習作的自信心。習作評價方式要注重啟發學生。教師應該用贊美的語言來評價學生。在一些好詞好句上用紅筆做適當的記號,或者畫上繪本故事中的某一角色來鼓勵學生,這是對學生習作中某一方面成功的肯定,以后他們會在寫作中揚長避短。教師通過習作評價,啟發學生在寫作過程中要端正學習態度,同時要發揮想象力,創意寫作,提高自身的寫作水平。
起步作文教學應該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為學生的習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教師可以依托繪本,積極進行起步作文教學,把著眼點放在激發習作興趣、積累寫作素材、多種形式指導習作和創新評價與激勵上,夯實學生的習作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