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代
(甘肅省合作市卡加道鄉畜牧獸醫站 747000)
口蹄疫在我國流行歷史由來已久,給畜牧業生產帶來很大的損失,國家和有關部委先后出臺了一系列防制口蹄疫的方針、政策和措施,并成立了各級防制口蹄疫指揮部。經過畜牧防疫部門和社會各界十幾年來的不懈努力,口蹄疫防制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績,疫區范圍和發病數量大幅度縮減,宏觀控制和消滅口蹄疫已指日可待。但近幾年來,在市場經濟的新形勢下出現了諸多阻礙口蹄疫防制的新問題,基層防疫人員窮于應付卻自身難保,年年撥點滅源、天天跟著疫情跑,口蹄疫不但不能如期被消滅,部分地區反而出現疫情反復。口蹄疫在能否被消滅,防制工作的出路在哪里?各級“防制口蹄疫”指揮部的指揮棒究竟指向何方?這一連串現實問題不能不引起畜牧獸醫專家、學者及決策人的深思。
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改革開放,百業待興,消滅口蹄疫有決心卻基礎弱,有信心卻不能持久,有措施卻落實不完善,有奮斗卻常陷入困境,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年一度的防口蹄疫工作,春季拔點,夏季滅源,年年如此,戰線過長,防口蹄疫工作曾一度達標的地區,有的則易放松管錫,有的防制不力,有的則出現辦公經費及藥物不到位,且疫情爆發,將束手無策。
國家、集體、個人等多元化生產和經營成分決定了經濟成分的復雜性、隱蔽性和游離性,同時也加大了畜牧行政管理的難度,改革開放諸多優意政策必然帶來貿易的發展,但活畜及其產品的流通加快與運輸檢疫的后滑(技術裝備差、漏檢數量大) 狀態,勢必造成染度病畜及其產品進入流通環節,造成病源擴散面大引發疫情,在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若不能正確處理各部門之間的關系,要順利完成口蹄疫防制這樣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困難重重。
一些科研院校、疫病測監機構,屠宰場等對有害病料、廢棄物、污水、污物處理不當,部分冷庫設備被污染不能有效根除,另外有的地方財力不濟、腰桿不硬,病畜撲殺不徹底等,這些都將成為疫病復發的疫源地,一旦有易感畜群接觸及其他條件適宜就會引發疫情。
撲滅疫情如同救火,必須有一支素質高、裝備精良的快速反應防疫隊伍,才能“早、快、嚴、小”地及時撲滅疫情,目前基層畜牧防檢機構隊伍不穩,經費緊缺,交通、通訊和疫病監測手段落后,造成防疫隊伍快速反應能力差,撲滅病畜、消毒污染場地這些問題不能很好地解決。
各級防口疫指揮部的指揮長大多為地方政府官員兼任,為保政績,有時隱疫情,遲遲不上報,有的因經濟困難而不愿上報,讓疫情自生自滅,有的作象征性的防制,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結果造成部分地區反復發生疫情,人為設置口蹄疫“天然”毒庫,后患無窮。
它雖然多型、易變異、易傳染、破壞力強。嚴格控制疫情傳人,形成戰略包圍圈,從局部角度分析應對每個疫區實行圍堵、擴大連片清凈區,按范圍逐步推進。此環節主要是加強運疫管制和有效打擊個體戶、豬販到疫區偷調活畜及其產品,控制染疫活畜及其產品長距離傳播疫情,徹底解決這個問題,宏觀控制、局部圍殲,疫情復發將會得到有效防控。
按照過去的慣例,一個鄉有1~2 個村發生疫情,一個縣1~2 個鄉發生疫情,該縣就被列為疫情縣,該鄉即為疫情鄉,以此類推,疫情省也是如此,作者認為,此區劃分不妥,在交通、通信、科學如此發達的今天,再利用這種以點帶面的模行政區域來劃分疫區不便于集中優勢力量“早、快、嚴、小”地撥點滅源,也不便于畜產品的合理有序流動。疫區應具體到疫情的實際范圍,這樣政府和防制部門可派足夠的人力、物力、財力對疫區實行徹底封鎖。這樣撲殺病畜、消毒場地、按除疫點的措施才能真正落到實處。
根據我國國情,較大范圍內實行口蹄疫免疫接種是控制疫區、壓縮疫點,降低發病率的有效辦法之一,目前大量使用的疫苗為滅活苗,因對疫苗保管、使用不當,造成免疫效價達不到要求。
口蹄疫是《家畜家禽防疫條例》中一類傳染病,但由于口蹄疫傳播迅猛、危害大、損失嚴重、國際影響強烈,我國才將其列入重點防制對象。為了做好該病的防治工作,縣級以上均相應成立以地方政府官員一、二把手為指揮長,并以其所屬的商業、財貿、工商、衛生、公安、農教等職能部門領導為指揮部成員的防口蹄指揮部,統一負責防口蹄疫工作,上下齊心協力,取得這場戰役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