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蔭璧
(廣西鹿寨縣寨沙鎮水產畜牧獸醫站 545604)
當前針對附紅細胞體的研究還沒有得到其生活史,也沒有探索出其自然傳播方式。就目前研究結果表明,附紅細胞體病主要有4 種傳播方式:接觸性傳播、血緣傳播、媒介傳播、垂直傳播,在這些傳播方式中媒介傳播最為主要,包括蚊子、螯蠅等吸血類昆蟲。此外,垂直傳播也是高頻傳播方式之一,在對垂直傳播途徑進行調查中發現,豬的附紅體傳播可以由胎盤進行垂直傳播,且傳播概率超過98%。而以雞為代表的禽類不會出現垂直的附紅體傳播。
從臨床屬性來說,附紅細胞體不屬于高致病微生物,在絕大多數的動物種群中都沒有很高的發病率與死亡率,但對豬卻有較高的致死率。附紅細胞體病大多具有3~5d 的潛伏期,有些潛伏期甚至會超過10d。在動物出現病癥時,發熱、食欲不振、毛發無光、精神不佳等都是非常典型的臨床表現,有些還會出現貧血、消瘦、呼吸不暢等癥狀,嚴重影響動物的繁殖能力。豬患有附紅體細胞病后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出現“紅皮”,豬皮膚呈現紅色,臀部、鼻子表現尤為明顯。馬屬動物的臨床癥狀主要體現在眼部,患有附紅體細胞病常會出現眼結膜炎,并伴隨流淚,有些還會出現嚴重的視力減退甚至失明。牛表現出鼻鏡干燥,奶牛出現產奶量降低的現象?;疾∏蓊悤霈F羽毛蓬亂等現象,還會出現個別死亡現象,母雞的產蛋率會下降50%。
對患有附紅細胞體病的牲畜進行病理研究發現,患病牲畜大多出現皮下水腫,漿膜、黏膜等會有程度不一的黃染出現。此外,患病牲畜還會出現全身范圍的淋巴結腫大,肺臟等出現嚴重水腫,肝膽等出現囊腫,膽汁分泌量增加,腎臟出現出血點,并伴隨嚴重的腹水,還有些患病牲畜有血性腸炎發生。
對患病而死的牲畜進行解剖發現,其肝小葉呈現出壞死狀態,還會出現脂肪肝、心機變性等現象,在心臟上表現出心間質水腫、支氣管水腫等,腎小球的囊腔深處紅細胞及纖維素,還有些出現腎取小管變性[1]。
附紅體具有的特性導致區分難度大,除了患病豬,其他患畜沒有明顯的臨床癥狀,這就需要借助涂片方式進行檢驗,同時還需要融合流行病學進行確診,保證患病牲畜檢驗的準確性。當患病牲畜處于發病初期時,可以借助涂片方式找出本源蟲體。如果牲畜表現出明顯的貧血癥狀時,紅細胞會受到嚴重破壞,檢查蟲體難度較大,此時可以采用血液接種方式來確診,也就是將疑似病畜的血液接種到小動物體內,檢查其附紅體,進而實現疑似病畜的診斷。在科學技術不斷發展過程中,血清診斷方法也開始得到運用,可以用作定性檢驗,最主要的方法有:間接血凝試驗、對流免疫電泳、免疫熒光試驗等。
附紅細胞體病目前還沒有有效的預防疫苗,因此,在預防時只能采用綜合預防的手法。在實踐中要重視牲畜圈舍的清潔,還要保證飼養器具的潔凈,對場所及器具進行消毒。夏秋季屬于疾病高發季,要定期噴灑藥物實現殺蟲效果,控制蚊蟲叮咬現象的發生。除了環境因素的優化,還需要重視飼養管理工作的開展,預防其他疫病出現,強化牲畜自身抗力,對于仔豬、牛犢、馬駒等還需要階段性喂服四環素族抗生素。
對于患有附紅細胞體病的牲畜來說,可以采用四環素族、氯苯胍等藥物進行治療。根據相關文獻及臨床治療經驗可知,在治療附紅細胞體病過程中,磺胺類藥有顯著效果,效果最佳的是磺胺間甲氧嘧啶。在實踐中應用磺胺間甲氧嘧啶輔以咪唑苯尿、多西環素肌肉注射,每天注射1 次,連續注射5d,在用藥的同時還應當增加牲畜VB、VC及葡萄糖等的攝入,以實現最佳的治療效果,該方法對多種動物都有預防效果。對于早期患病豬可以使用卡那霉素進行治療,而患病兔可以使用阿維菌素、氯苯胍進行治療,患病較為嚴重的豬、??梢圆捎命S色素、貝尼爾治療,治療率超過85%。在治療中使用對應藥物并配以補鐵、糖等食物可以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