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小生 堯燕環 溫文
(1,江西省信豐縣大阿動物防疫檢疫站 341600;2,江西省信豐縣畜牧獸醫局 341600;3,江西省信豐縣小江動物防疫檢疫站 341600)
進入冬季以來,全國氣溫普遍下降,光照不足,氣候寒冷,空氣潮濕,部分養豬場由于豬舍條件不佳,防寒保暖措施準備不當,豬舍內寒冷、潮濕、衛生不良等,豬很容易爆發腹瀉,不僅降低了豬肉的安全系數,更給豬場造成比較嚴重的經濟損失。
當然,不僅局限于冬季,在豬場日常生產管理中,豬腹瀉是很常見的疾病,而在冬季,由于氣候條件惡劣,豬場爆發豬腹瀉的概率更高。而且,豬腹瀉不是一種疾病,而是一種臨床癥狀,發病原因非常復雜,有可能是由冷應激、病毒、細菌、寄生蟲等多種因素引起的疾病,而且患病的豬表現出一樣的下痢、食欲不振、被毛粗亂、精神萎靡、體溫升高等多種癥狀,很容易造成誤診。本文就豬腹瀉發病原因及防治要點進行簡要分析。
如果豬被常見的豬流行性腹瀉病毒、傳染性胃腸炎病毒、豬瘟病毒及豬輪狀病毒等感染,會出現嚴重的腹瀉癥狀,且有大面積傳染擴散的風險。如果沒有準確診斷,只采取對癥治療,并不能緩解患病豬的癥狀。
病原性大腸桿菌、沙門氏菌、魏氏梭菌、彎桿菌、密螺旋體等都是引起豬腹瀉的主要細菌,這些細菌產生的毒素嚴重損傷豬的腸上皮組織,導致仔豬出現紅痢、白痢、副傷寒、豬丹毒等疾病。
15 日齡以內的仔豬若發生腹瀉,應考慮仔豬可能感染豬蘭氏類圓線蟲、豬蛔蟲、豬球蟲等寄生蟲,病豬排黃色黏糞或水樣稀糞,天氣越冷,病情更嚴重,仔豬脫水,失重甚至死亡。
當豬食用了已經腐爛變質、含有霉菌毒素的劣質飼料,或者是生豬誤食了農藥、老鼠藥等藥品,或者接觸了含有四氯化碳、砷、鉛、汞等化學試劑,也會引發豬臨床腹瀉癥狀。
如果豬場沒有做好日常管理,飼料配比不合理,飼喂不當,讓豬受風吹日曬雨淋,或者飲用水不衛生等,會導致生豬胃腸機能紊亂引發炎癥從導致腹瀉情況發生。常見疾病有豬消化不良、生豬急慢性腸炎等。
在冬季天氣候條件惡劣,室內外溫差較大時,豬場一定要做好豬場防寒保暖措施。保持豬舍干凈整潔,及時清理豬舍內外污物,保持豬場干燥。及時更換飼料槽內殘余飼料,防止豬食用過期變質的飼料。豬舍墻壁要用柴草、稻草垛、塑料薄膜等密封,必要時可開啟暖風機,或者采用地暖、火爐等供暖,防止寒風侵襲豬舍,做好豬舍保溫防寒,提高豬群免疫力。
及時隔離患病豬,妥善處理患病豬的排泄物,及時清理糞便和被污染的墊草。將患病豬用過的豬欄、飼料槽、排泄場地及時消毒,對被污染的環境和工具也要徹底消毒,及時消滅環境中的有害病原,防止疫情大面積傳播,可以使用一定濃度的乙醚溶液或其他一般的消毒劑噴灑消毒,加強消毒滅源等基礎防疫,有效控制豬腹瀉。
預防大于治療。一旦豬發生流行性腹瀉,控制起來就很困難,所以在入冬前的10~11 月份,最好提前給豬群接種能引起豬腹瀉的弱毒疫苗,使各個豬群擁有免疫力,如給仔豬注射大腸桿菌多價疫苗、豬傳染性胃腸炎及流行性腹瀉二聯苗、豬水腫苗等疫苗。
同時,也可以在豬飼料中添加能增強豬抵抗力、無毒副作用的保健藥物。給不同豬群定時定量的飼喂一些能增強抵抗力的保健藥物,大大減少豬群腹瀉的發病率,降低發病風險。
在豬飼料中添加微生態制劑,如甘露寡聚糖、寡果糖等,使豬腸道內的雙歧桿菌、乳酸桿菌等有益微生物大量增殖,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長,進而改善腸道微生態環境[1],提高飼料轉化率,提高豬的抗病能力,起到預防豬腹瀉的作用。而且微生態制劑無毒、無殘留、無副作用,特別適合在養豬生產中廣泛使用。
對于已發生腹瀉的患病豬,首先要立即進行隔離,同時保護好易被感染的豬群。立即排查豬腹瀉的患病原因,找準原因對癥治療,總的原則是盡快幫助豬緩解腹瀉癥狀。
首先要觀察病豬的病程情況、腹瀉次數等,分析是由哪種情況引起的腹瀉。由病毒及細菌感染引發的豬腹瀉表現為先便秘后腹瀉,病程長。由寄生蟲感染導致的腹瀉病程更長,患畜排便次數多,便秘和腹瀉交替出現,在治療時要對癥治療[2]。
如腹瀉仔豬可口服補液鹽 (ORS),每25g 加水1000~1500ml 飲用或灌服,連用4d,迅速補水和調節電解質平衡[3]。對于其他月齡的豬,可以用抗生素或中藥進行治療,如恩諾沙星、痢菌凈、桿菌肽、止痢靈等藥物,根據不同體重的豬,按照藥品說明書配制合適濃度的飲用水,連續3~5d 給豬飲用或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