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繼國
(膠州市農業農村局 266300)
豬肺疫是由多種殺傷性巴氏桿菌所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又叫豬巴氏桿菌病,俗稱“鎖喉風”[1]。該病臨床上危害較大,病豬出現呼吸困難、體溫升高、不食等臨床癥狀。本菌為需氧及兼性厭氧菌,有許多血清型。據報道,根據菌株O 型抗原的凝集反應可分為12 個血清型,感染豬的主要是1、2、5型[2]。
該病通過臨床癥狀較難確定,所以一般借助于實驗室診斷對其確診。通過對豬肺疫病原菌進行藥敏試驗,對臨床上正確指導抗生素藥物的使用具有重大意義,為臨床治療豬呼吸道疾病提供科學依據。
高壓滅菌鍋、恒溫箱、超凈工作臺、光學顯微鏡、游標卡尺等。細菌生化發酵管(硫化氫、葡萄糖等)(北京天安聯合公司)藥敏紙片(青霉素、氨芐西林、氟苯尼考等)(30ug/片)。
某養豬場40kg 左右發病豬2 頭,無菌操作條件下采取病豬心臟、肝臟、脾臟、肺臟、腎臟淋巴結、胸、腹腔和心包腔滲出液,分離菌一株。
無菌取病變組織同時涂布于含5%小牛血清的TSA 平板和血平板,37℃培養18~24h,觀察菌落形態,取典型菌落進行革蘭氏染色,鏡檢,同時劃線接種血平板純化培養。
將分離純化后的菌株按照常規方法進行生化試驗,將純培養的菌落分別接種各種微量生化發酵管,37℃培養18~24h。
取分離的細菌菌落,均勻地涂布在營養血清平板,將不同的藥敏片貼于平板上,溫箱37℃培養24h,觀察記錄不同藥物敏感程度結果。
在TSA 培養基中發現淡淡的灰白色,表面比較光滑、濕潤,邊緣較整齊,露珠樣的小菌落,血平板生長的菌落周圍無溶血現象。三糖鐵瓊脂培養基顯示為灰白色,邊緣整齊的菌落。革蘭氏染色菌株呈紅色為兩端鈍圓的小桿菌,單獨存在或成對排列,其鏡檢結果與多殺性巴氏桿菌的鏡檢結果一致。
可以得出糖酵解試驗過程中,該菌能夠分解利用葡萄糖、蔗糖等,產酸不產氣;不能利用乳糖和麥芽糖。吲哚、硫化氫為陽性,枸櫞酸鹽為陰性,結果符合豬肺疫病原菌的特征,因此判斷該分離菌株為多殺性巴氏桿菌。
使用藥敏紙片法對分離菌進行藥敏試驗,經檢測氟苯尼考、頭孢噻呋、環丙沙星、慶大霉素表現為高度敏感;頭孢他啶、四環素、氨芐西林為中度敏感;青霉素、鏈霉素為低度敏感;磺胺嘧啶表現耐藥。
近年隨著生豬養殖規模不斷擴大,各種新老疫病頻繁發生,豬肺疫等發病率也呈現逐年上升[3]。豬肺疫防控措施關鍵點,首先改善飼養管理,采用全進全出飼養制度,降低豬群飼養密度,嚴格衛生防疫制度,改善通風條件,嚴格消毒,保持干燥、清潔、溫暖,減少各種應激因素的影響,保持呼吸系統屏障作用的完整性,其次把好引種關,再次結合豬場本身疫病的發生和流行情況,針對性地選擇合適的疫苗和合理的免疫程序,做好豬場疫苗免疫接種工作[4]。最后要做好藥物控制,豬場發病之后一定要進行必要的藥敏試驗,有針對性地進行藥物控制,防止因不恰當的使用抗生素而產生細菌的耐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