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云 孫興朝
(1,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務德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 655419;2,云南省宣威市格宜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 655404)
僵豬又叫作“小老豬”,是在生長發育的某一階段,由于受到某些不利因素的影響導致的一種疾病,導致仔豬永遠長不大,給養殖場帶來經濟損失。
在生豬養殖期間,導致僵豬出現的原因多種多樣,其主要有以下幾種。
仔豬出生后,飼養人員沒有及時給仔豬吸食母乳或補充飼料,導致仔豬抵抗力或免疫力下降,如仔豬體內的鐵、銅、硒等微量元素補充不足。此外,仔豬的飼喂方法不對,如在給料時,飼料量過多或過少、冷熱不穩定、質量不穩定、次數不穩定等,都可能對仔豬生理功能造成不良影響,導致仔豬消化功能紊亂,對仔豬的生長發育造成極為不利的影響,最終形成僵豬。
生豬養殖期間,養豬環境出現改變,如仔豬突然斷奶或離群,它們對新的飼養環境、飼料等不適應,可能會因此鳴叫、不安、進食量下降,長期處在一種半饑餓狀態下。造成仔豬營養缺乏,采食及消化吸收功能紊亂,致使仔豬生長發育速度緩慢。
如果仔豬患有白痢、仔豬副傷寒、傳染胃腸炎及肺炎等疾病,在生豬康復后可能會受到持續性影響,導致僵豬出現[1]。
部分養殖場的衛生條件比較差,消毒管理不夠嚴格,導致某些抵抗力和免疫力不強的仔豬感染寄生蟲病,常見的如蛔蟲病、棘頭蟲病等,這些疾病會對生豬消化吸收功能帶來一定程度的破壞,影響生豬食欲,使生豬的生長發育停滯不前。
如季節變換、氣候突然間發生變化,悶熱、寒冷等都有可能對仔豬健康發育造成不良影響。
避免僵豬產生主要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
初生仔豬必須要及時吃到初乳,這樣能有效提高仔豬免疫力,因為母乳中通常含有免疫抗體。同時,母豬臨產前還需做好圈舍消毒殺菌工作,并且注意要做好接產衛生及產后消毒處理工作。圈舍需要長時間保持清潔衛生、干燥、光纖充足、通風良好,這樣能有效避免病菌出現。此外,在夏季要注意做好降溫消暑工作,冬季需注意保暖。仔豬還需要有自己的活動場地,并且要做到對場地、飼養用具的消毒處理工作,飼養員在對仔豬進行飼喂時,如果沒有消毒不能隨意進入圈舍,在仔豬出生后,要結合接種要求及時為仔豬接種各類預防性疫苗[2]。
在準備給仔豬斷奶時,必須要有一個緩沖期,否則突然間的斷奶和離群可能會導致仔豬出現比較嚴重的應激反應,進而對仔豬食欲造成不良影響。因此,在給仔豬斷奶時需要選擇合適的時機,斷奶前還需要結合仔豬生長情況,準備好有助于仔豬消化和吸收的飼料,這樣可能有效的預防僵豬。一般來說,在仔豬出生的30~40d 斷奶最合適,準備斷奶前可以逐漸減少仔豬哺乳次數,減少仔豬與母豬的接觸時間,促使仔豬更好地適應環境變化,防止仔豬因斷奶、離群后出現比較嚴重的應激反應,斷奶最好是在3~5d 完成。斷奶時對仔豬及早補飼就是為了更好的刺激仔豬胃腸分泌消化液,提升其消化功能,此外,在補飼時要注意加強礦物質及各類微量元素的補給。
飼養方法不當也可能對生豬健康生長造成不良影響,進而導致出現僵豬。在飼養管理期間,首先要做到分槽飼養,防止不同類型豬群混養,以免比較強壯的生豬奪取瘦弱生豬的食物,導致瘦弱生豬長期處于饑餓狀態,影響其生長發育。同時,對于新購進的仔豬必須要單獨飼養一段時間,在仔豬適應新的生活環境后,才能將其與其他仔豬混養,飼喂要做到定時、定量和定質,同時在選擇飼料時,要盡可能選擇多種類型的飼料,避免長時間單獨喂食一種飼料,導致營養不均衡,出現僵豬[3]。
寄生蟲病會對生豬的消化系統帶來不同程度的侵蝕,導致生豬無法吸收飼料中的營養,導致長時間無法發育成長。因此,做好寄生蟲病防治工作也是極為必要的,在預防期間應針對各種常見的寄生蟲病做好準備工作,定期給生豬喂食驅蟲藥,做好圈舍衛生清潔工作,防止寄生蟲出現,保證生豬健康成長。
總之,僵豬出現的原因多種多樣,與飲食、飼養環境及衛生條件等都存在有一定的關聯,在飼養期間必須要采取針對性的措施才能有效避免,以提高養殖者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