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錫存 李長彬 鄧立獻
(1,云南省峨山縣岔河鄉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 653203;2,云南省峨山縣塔甸鎮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 653207;3,云南省峨山縣富良棚鄉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 653206)
養殖業在我國農業經濟中占有較大的比重,有效的防疫工作是維持養殖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關鍵。養豬是中國農村家庭的一種經濟來源,隨著農村經濟條件的改善和思想觀念的轉變,農村養豬的規模逐漸擴大,有條件的農戶借助農田條件和環境的優勢開展豬散養工作。雖然在一定程度促進了農村生豬養殖業的發展和農村經濟的增收,但由于農村生豬養殖缺乏專業的養殖防疫意識,大部分散戶養殖戶不僅不重視生豬防疫,甚至還不配合基層防疫部門防疫工作。國家將防疫工作列為養殖業的重點工作,而在農戶普遍認為防疫是針對專業化養殖場的,同時缺乏專業的防疫知識,在日常飼養中不重視養殖消毒管理,增加了防疫隱患。給地區性生豬養殖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帶來嚴重的影響。研究農村生豬防疫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策略對改善農村防疫力度不足和提高防疫效果有重要意義。
農村養殖戶普遍存在防疫意識薄弱的問題。大部分散戶生豬養殖戶在生豬飼養上不重視消毒殺菌的管理作用,同時豬日糧飼養不規范,飼料中長期缺乏微量元素及維生素,導致生豬營養獲取不均衡,免疫功能低下,抵抗力差。由于長期缺乏疾病預防意識及防疫意識薄弱,導致防疫效果一般。
農村防疫是一項繁瑣的工作,需要大量的防疫設備、藥物等物力資源及基層防疫人員的投入,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事實上,農村基層防疫部門獲得的資金遠遠不足防疫工作的需要,導致防疫設備更新緩慢,藥物及其他防疫物品儲量不足。導致基層防疫工作中易產生交叉感染,導致防疫效果變差[1]。
當前,中國的基層防疫隊伍一部分成員年齡較大,一部分防疫人員技術水平有限,基層防疫隊伍存在綜合素質不高的問題。嚴重限制了基層防疫工作的開展情況。
目前,農村基層防疫機構普遍存在防疫設備配備不完善和設備老舊現象,部分防疫技術存在明顯的滯后現象。特別是對于像非洲豬瘟這類新型疫病的防治,缺乏規范有效的病毒檢測技術和檢測設備,導致新型疫病檢測結果滯后及發生誤診、錯診的問題。
現階段,針對農村養殖戶生豬養殖防疫意識薄弱的問題,首先應加強基層防疫的宣傳,由基層防疫技術人員下鄉指導養殖戶開展防疫工作。在防疫宣傳時,一定要強調防疫法律知識及疫病的危害,讓養殖人員能主動參與生豬養殖防疫工作,并積極配合參與基層防疫,建設農村生豬養殖防疫網。
政府應加大基層防疫部門的資金投入,加大基層防疫部門的基礎設施建設及設備、儀器的引進工作。在管理上,要鼓勵基層防疫部門技術人員進行防疫研究,結合地區性生豬疫病流行特點及生豬養殖情況創新防疫流程及防疫方法。
基層防疫人員是農村防疫工作開展的基本單元,防疫人員的綜合素質對防疫質量、防疫效果有重要影響。為此,應加大對基層防疫部門技術人員及服務人員的技術、素質培訓,分批次的組織技術人員學習先進的防疫技術及防疫理念。此外,要為基層防疫人員提供更多的福利,通過獎懲制度從管理上強化基層防疫隊伍綜合素質,全面提高基層防疫工作的效果[2]。
現階段,基層防疫部門應積極引進先進的防疫設備,更新防疫技術,為防疫工作創造一個良好的基礎條件。此外,要完善基層防疫部門人力資源管理制度,通過良好的待遇來吸引高學歷、高素質的年輕人到基層防疫部門工作,提升防疫部門的整體防疫水平。
動物疫情預防在疫情防控中占首要位置。動物疫情預防工作是維持養殖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現階段,農村作為生豬防疫的主戰場,應加強基層防疫管理和養殖監督管理,加強農村生豬養殖的衛生檢疫工作。對于基層防疫站和基層獸醫站防疫設備及人員技術不足的問題,應針對性的加大基層防疫部門和基層獸醫站的投資,引進先進的防疫設施設備,通過優招政策引進高水平高素質的防疫技術人才,加大基層防疫宣傳,確保農村基層防疫工作有效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