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淑琴
(甘肅省定西市渭源縣鍬峪鎮畜牧獸醫站 748206)
在畜牧業不斷發展背景下,牲畜養殖業也得到一定發展,在為養殖戶創造更多經濟收益的同時,推進了畜牧業健康持續發展。但在實際養殖過程中,牲畜容易發生口蹄疫病,并且動物一旦發病會在短時間內大肆傳播,迫切需要養殖戶準確認識到該項疫病危害性,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強防治,確保牲畜健康養殖[1]。本文結合牲畜口蹄疫病流行特點及典型特征,提出幾點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以供參考。
口蹄疫病作為一種常見疫病,圈養家畜感染率比較高,在其他偶蹄動物中也能進行傳播,兼具發病急和傳播快特征,對家畜健康影響嚴重。以往口蹄疫病發生時,豬受感染程度最高,并傳染給其他動物,其中疫病傳染源主要潛藏在動物唾液和糞便中,并經過動物呼吸道和消化道傳播。在這過程中,受到氣溫、大風等因素影響,也會加劇口蹄疫病傳播速度。
在牲畜養殖過程中,感染口蹄疫病的主要癥狀有:(1)豬口蹄疫病,豬感染上口蹄疫病后,會表現出精神不振、食欲下降等典型癥狀,并且體溫也會明顯升高,豬的蹄部也會發生變形,并且不能長久的保持站立姿勢。與此同時,患病豬心肌炎癥狀也較為明顯,甚至有的豬皮膚表面還會出現水皰現象,當確定豬患有口蹄疫病后,死亡概率也會大大提高[2];(2)??谔阋卟?,牛感染口蹄疫病后,會存在一個潛伏期,時間介于2~4d,并逐漸表現出吞咽困難、體溫上升等主要癥狀,伴隨著病情不斷加重,在牛口腔中也會產生黃色液體水泡,待水泡發生破裂后,牛食欲不振、進食困難表現也會愈發突出,這一階段牛的體溫會出現下降現象,并且腫脹蹄部也開始慢慢脫落。盡管牛感染口蹄疫病的死亡率相對較低,并且在患病2 周后癥狀會慢慢緩解,但在整個患病過程中,牛的心肌功能會遭受損害,也會對牛的健康生長造成不良影響;(3)羊口蹄疫病,當羊感染上口蹄疫病后,會表現出全身發抖、皮膚表層出現水泡、食欲降低等癥狀,并且通過母牛乳汁會將口蹄疫病傳染給幼羊,再加上疫病傳染有潛伏期,以至于幼羊感染不易發覺,最終提高幼羊死亡率[2,3]。
為有效預防牲畜感染上口蹄疫病,采取有效措施加強疫病防范十分有必要,既能降低牲畜感染風險,又能促使其健康生長,這些措施主要有:(1)對牲畜養殖圈舍定期進行清潔和消毒,尤其是養殖過程中產生的牲畜糞便,需要及時清理,避免口蹄疫病通過糞便進行大范圍傳染;(2)做好牲畜養殖場通風管理,通過增強室內外空氣流通,使圈舍時刻保持空氣清新和地面干燥,針對氣溫較低的冬天,則可以采取相應保溫措施,使養殖場溫度控制在合理范圍內。
當牲畜出現口蹄疫病前期感染癥狀后,需要立即采取措施對牲畜進行全面管理,一方面要注意保持養殖環境干凈整潔,定時對圈舍開展消毒工作,針對已發現的感染牲畜也要及時隔離,不但可以防止口蹄疫病大肆傳播,還能將牲畜病情控制在一定范圍內,在這過程中需要對圈舍消毒引起重視,操作時應使用酸性或堿性溶液進行沖洗,感染嚴重的牲畜要及時采取措施進行妥善處理,避免造成更大的影響和損失;另一方面,對口蹄疫病癥狀輕微的牲畜,可以選擇黃芪多糖溶液混合青霉素進行注射,牲畜所出現的傷口也要及時清理,可以選擇碘甘油對傷口進行涂抹和包扎,既能有效控制病情,又能防止病菌傳染,針對未出現感染癥狀的牲畜,可以通過在飼料中添加增強免疫力藥物的方式進行預防。
本文對牲畜養殖中口蹄疫病防治措施進行探討,主要是從牲畜口蹄疫病流行特點及主要癥狀開展,在牲畜感染上口蹄疫病后,會出現食欲不振、體溫上升、蹄部變形等癥狀,在早期患病階段如不及時采取治療措施,將會加快疫病傳播速度,既影響牲畜健康養殖,又會造成較大經濟損失。為了對牲畜口蹄疫病進行有效防治,既要做好圈舍通風、消毒、疫苗注射等工作,又要聯合藥物注射、藥物涂抹等治療手段,降低牲畜口蹄疫病患病率,針對已發生的疫病也能進行很好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