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玉梅
(河北省張北縣動物衛生監督所 076450)
雛雞出生后的一個月內是影響其成活率的關鍵時期,肉雞養殖戶應加強對此階段的飼養管理與疫病防控,從了解肉雛雞生長特點入手,為雛雞提供優質的生長環境,并采用科學化的方式進行飼養管理,加強雛雞疫病預防與控制,進而降低雛雞疫病的發生,實現雛雞成活率的有效提升。
育雛開始前,首先要對雞舍密封性及防雨情況進行全面檢查,確保門窗閉合性良好且墻角無鼠洞。要為雛雞提供溫濕度適宜、環境干燥、通風良好且光照適宜的育雛環境。同時,要對雞舍灰塵進行全面的清掃與沖洗,并采用熏蒸、火堿水溶液噴灑或火焰消毒等方式徹底清除雞舍病菌及寄生蟲,并在良好通風處理后再引入雛雞[1]。
控制好育雛的飼養密度是預防雞類疾病的首要措施,如果飼養密度過大,不但會對雛雞的生長發育產生影響,而且還會引發各類傳染性疾病。同時,合理設置飼養密度,還可提高育雛室的利用率,增強雛雞體質,減少啄癖情況的發生。
1.3.1 飲水管理
雛雞引入后第一時間喂食飲水,特別在夏季或遠距離引入雛雞時應確保雛雞可及時飲水。飲用水以干凈的涼開水為宜,也可在水中加入開食補鹽,持續喂食3d 左右可減少雛雞脫水現象,并可降低其出現應激反應的概率。
1.3.2 開食管理
通常飲水后3h 后可對雛雞進行飼喂。3 周內的雛雞飼喂前期料,超過3 周的可使用中期料。飼喂過程中要確保飼喂量適宜,避免肉雛雞出現腹水癥或引發其他疾病。
1.3.3 體重管理
雛雞體重、頸長及羽毛的光滑度是評定雛雞健康生長狀況的主要依據。應對雛雞生長的前5 周進行強化管理,確保其快速增重,否則將會對其后續的生產性能產生影響,5 周后雛雞體重較高。
1.4.1 溫度管理
溫度控制關系著雛雞運動及體溫調控情況,也對其飲水及進食情況有直接影響。因此,應選擇保溫條件較好的房間作為育雛舍,并在室內安裝回風爐以保持室內環境溫度適宜。在雛雞出生1 周內,育雛舍的溫度應保持在33~35℃。在雛雞日齡不斷增加后要適當降低溫度,每周降低2℃左右即可,確保出生一個半月內的雛雞生活環境的溫度保持在20℃以上。同時,還要以雞群變化及氣候條件的改變作為育雛室溫度的調控依據。如雞群離熱源較遠,且存在喘粗氣或飲水量明顯提升的情況表明室內溫度過高;如離熱源較近或雞群聚集則表明室內溫度較低,此時要進行適當調整,直至雞群自然散開、飲水恢復正常即可[2]。
1.4.2 濕度管理
育雛舍內濕度過高過低都會對雛雞生產性能產生影響,因此,在雛雞10 日齡內,如舍內溫度過高可能會導致濕度情況不佳,此時應在熱源附近放置水源,也可定期噴水以保持育雛舍的濕度適宜。在雛雞10 日齡至一個月齡內,其進食量逐步提升,糞便排泄量也會有所增加,舍內容易出現潮濕環境,此時要加強育雛舍的通風,及時更換墊草,并降低飼養密度,以確保舍內濕度保持在適宜的范圍。
育雛過程中要定期進行育雛室的通風,確保空氣清新、氧氣充足,進而有效增強雛雞的新陳代謝,使雛雞得到良好的生長發育。同時,室內環境會存在大量的有害氣體或灰塵,定期進行通風可將這些氣體排出舍外,進而降低病菌的存活率。飼養人員應定期檢查育雛舍內是否存在刺激性氣味的氣體,通過自身感覺判斷空氣質量,如存在悶氣或流淚等現象則說明室內空氣質量不佳,需要及時采取有效的通風措施。特別是對15日齡以內的雛雞,應保持溫度適宜的同時進行適當的通風,確保空氣流通狀況良好,并及時將氨氣等有害氣體排出育雛舍。此外,還要在夏季或秋季溫度變化較大的季節做好室內環境通風與除濕工作。
對肉雛雞進行及時斷喙可減少啄癖現象,一般在雛雞出生6d 后即可進行斷喙。斷喙的原則是上喙切除50%,下喙切除30%,要確保上喙比下喙長。同時,要在斷喙與鼻孔間預留適宜的距離。斷喙前后1~2d,可在飲水中添加VK,也可飼喂抗生素,以免由于斷喙而出現應激反應,并使傷口快速愈合。
應對育雛舍進行光照管理,合理的光照條件可以增強雛雞進食量。育雛初期可使用較大的燈泡增強光照,使雛雞盡快適宜環境,及時完成開食,并使延長采食時間,促進其生長發育。此時應注意合理控制光照強度,如光照過強則會增強雛雞患有啄癖的概率。
由于肉雞在育雛期間的體質較差,極易患有各類疾病而引發雛雞死亡,因此,養雞場應加強疾病的預防工作。育雛期多發的疾病有雞白痢病、雞新城疫病及球蟲病等多種疾病。
應將濃度為0.1%的土霉素摻于飼料中喂食給日齡超過3 日齡的雛雞,也可在飲水中加入適量的青霉素進行此病的預防。
半月以上的雛雞都要進行球蟲病的預防工作,預防藥物主要選用氯苯胍,并持續用藥直至育雛期結束。
防疫接種時應根據雛雞日齡不同而注射不同的疫苗,1 日齡時應接種馬立克氏病疫苗,雛雞7 日齡時應接種雞新城疫II系疫苗及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疫苗,采用滴鼻接種即可。20 日齡時接種禽流感疫苗,于21 日齡時進行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疫苗的二次接種,在24 日齡時還要接種傳染性法氏囊病,并在25~30 日齡時進行雞新城疫II 系疫苗的二次免疫,還要接種霍亂疫苗。育雛期結束后要對雛雞進行雞新城疫I 系疫苗及霍亂疫苗的加強免疫接種工作[3]。
在肉雞育雛期飼養過程中,加強飼養管理是重要的工作內容,同時疫病預防與控制也不容忽視,二者都是雛雞得以順利生長的重要保障。育雛期的飼養管理應從育雛舍環境的優化、清潔與消毒入手,在引入雛雞后及時進行飲水與開食管理。同時還要采用正確的飼養方法,強化育雛舍溫濕度以及通風管理,控制好飼養密度,加強光照管理等。此外,還應針對雛雞易患的疾病進行預防與免疫接種工作,根據雛雞日齡合理選擇疫苗,減少雛雞患病概率,進而保證雛雞健康、成長,保障養殖戶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