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剛剛
大連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遼寧大連 116021
為保證房屋承重結構的正常工作,一般利用柱間支撐將地震作用、風荷載、吊車水平荷載、溫度作用等傳至基礎上,以保證結構的剛度和穩定。本次利用MIDASGEN有限元軟件對一個單榀框架建立四種模型,對比分析柱間支撐對結構內力和變形的影響。
在荷載和構件截面相同的情況下,建立四種模型如圖1 所示:
圖1
模型1:梁柱鉸接+柱底固接+柱間支撐;模型2:梁柱鉸接+柱底鉸接+柱間支撐;模型3:梁柱剛接+柱底鉸接;模型4:梁柱剛接+柱底固接。
在水平荷載作用下支座反力和梁柱內力彎矩圖分別如圖2所示:
圖2 支座反力彎矩圖(kN.m)
圖3 梁柱彎矩圖(kN.m)
通過對比圖2和圖3中各模型計算結果可知:結構設置柱間支撐后,水平荷載作用下的柱底彎矩可忽略不計,即使柱底剛接(模型1),水平荷載作用下的柱底彎矩也很小,只達到模型4柱底彎矩的0.7%。同時柱間支撐可極大地減小水平荷載作用下的桿件彎矩,使其受力形式主要為二力桿[1]。
水平荷載作用下各模型的變形如圖4所示:
圖4 水平位移(mm)
對比圖4中各模型計算結果,并以模型3中柱頂水平位移為基數,則模型1、2、3的柱頂水平位移只達到0.19%、0.19%、24.92%。由此可知,柱底鉸接時變形最大,柱底固接時可較大幅度的減小水平變形,但與加了柱間支撐的模型對比,變形仍較大,實際設計時需注意其變形驗算[2]。
利用MIDASGEN軟件對相同水平荷載作用下不同模型的計算結果進行對比分析,可出以下結論:
結構設計時可利用柱間支撐極大的減小水平位移和桿件內力,以達到經濟目的;柱腳設計時柱間支撐平面內的柱底彎矩可忽略不計,該平面的柱腳螺栓主要起固定作用;結構方案選型時可利用合適的位置設置柱間支撐,以達到較好的經濟效益和安全性[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