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 星 (北京京北職業技術學院,北京 101400)
2020年7月28日,住建部、發改委等13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推動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的指導意見》[1],提出發展目標與重點任務等?!兑庖姟分赋觯航ㄖI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為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但建筑業生產方式仍然比較粗放,與高質量發展要求相比還有很大差距。為推進建筑工業化、數字化、智能化升級,加快建造方式轉變,推動建筑業高質量發展。文件中提到了7項重點任務中,明確提出了BIM技術在建筑業的推廣,其中第1條加快建筑工業化升級,在建造全過程加大建筑信息模型(BIM)、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移動通信、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的集成與創新應用。第3條提升信息化水平,推進數字化設計體系建設,統籌建筑結構、機電設備、部品部件、裝配施工、裝飾裝修,推行一體化集成設計。積極應用自主可控的BIM技術,加快構建數字設計基礎平臺和集成系統,實現設計、工藝、制造協同,可見《意見》多次提到了加快BIM技術應用。
之前在貫徹落實《關于做好首批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的通知》等相關文件精神[2],各高校開展“1+X”建筑信息模型(BIM)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有關工作,推進“1+X”建筑信息模型職業技能等級認證有序開展,教學工作陸續開始設置了BIM相關課程,例如BIM概論、BIM建模基礎、Revit建模課程、Revit結構建?;A、Revit機電建?;A、Navisworks BIM 建模、SketchUP建筑與室內設計、PKPM軟件建模、BIM綜合應用等多門課程。
本課程在教學內容設計中,參考“1+X”建筑信息模型(BIM)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需求,對初級、中級、高級的資料,進行了搜集與題庫整理,結合中國圖學會的BIM考級分為一級、二級、三級進行教學內容設計。結合對“1+X”建筑信息模型(BIM)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考評大綱解讀;1+X能力與軟件技能的對應關系;借助案例實操,掌握基于業務的軟件功能點的應用;真題實戰及應試技巧。結合中國圖學會BIM考試內容包括:BIM基礎知識、Revit基本操作、項目設置、場地創建、標高軸網、建筑模型(墻體、柱梁板、樓板天花板屋頂、內建模型、洞口、幕墻、族、體量、房屋面積、渲染漫游、圖紙等)建模技巧,真題練習。
目前的Revit建模教學過程中一般均設置了不同模型的建立,一般包括教學樓、辦公樓、別墅、工業廠房等形式進行,以師帶徒的方式,進行業務知識及基本操作建模技巧的教學過程。根據學生學習情況可以進行實訓練習,一般而言,對于大專院校學生在第一學年,通過基礎技巧學習,以及真題模擬和練習,均可以達到“1+x”和中國圖學會的一級建模水平。
大專院校學生在第二學年,除了以上基本的Revit建模案例教學外,需要增加Revit機電綜合建模、建筑結構鋼筋建模,結合“1+X”和中國圖學會二級水平,對給排水系統、暖通系統、電氣系統、碰撞檢查、協同工作、管線綜合、施工圖出圖、樣板文件、四維施工模擬等進行學習。
大專院校學生在大三階段,進行BIM施工深化、施工三維動畫(lumion、Fuzor、3Dmax、Vray軟件)、動畫效果處理(PS圖像處理、AE特效合成、PR視頻剪輯)BIM正向設計、BIM施工深化、BIM協助平臺、BIM5D平臺、BIM過程管理、BIM造價、各種插件(建模大師、構件塢)等內容不同模型的建立和學習,課程最后進行個人作品展示。
建筑工程專業建設中人才培養方案與企業需求契合度的調研工作,一直是我們教育工作的基礎,迫切需要我們對問題進行正確、深入和全面的探討。
在睿格致公司2019年3月至2019年7月進行調研工作中[3],收到了868份調查問卷,其中調查對象來自于特級資質企業占比達到58.20%,一級資質企業37.43%,二級資質企業4.37%,調查對象的工作角色以BIM中心人員和管理層人員為主。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其中開展最多的三項BIM應用是基于BIM的碰撞檢查(占66.71%)、基于BIM 的專項施工方案模擬(占56.91%)和基于BIM的機電深化設計(占56.91%),基于BIM的預制加工(占22.47%)和基于BIM的結算(占11.29%)。
根據睿格致的調查顯示,項目的技術、商務、生產三方面業務內容的BIM應用,已經全部有所覆蓋,排在前面的依然是技術管理中較為成熟的業務,包括碰撞檢查、方案優化等,基于BIM的投標方案模擬等商務應用緊隨其后,這也符合BIM軟件和應用比較活躍的應用領域[3]。
根據“崗位主導式”人才培養模式,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培養為主線,瞄準職業崗位確定教學內容、圍繞崗位能力組織實施教學,實現專業教育與行業教育、崗位教育有機結合,學生與行業、崗位、社會“零距離”接觸[4]。根據企業調查結果,在教學中堅持以BIM應用崗位需求為出發點,圍繞BIM技術在技術、商務、生產崗位等方面組織實施教學和能力培養。學生經過軟件操作及綜合訓練的學習過程,可以利用BIM軟件分析解決工程實際問題。
2020年春季學期的BIM建模與應用,受疫情影響分為32教學課時基本軟件技巧學習和28課時的軟件訓練,并完成個性化模型及分享。建模和匯報主要用到了Revit建模、lumion漫游、PS排版軟件。班級共40名同學,選取有代表性作業進行期末作業展示。見圖1、圖2、圖 3、圖 4。
教學過程中遇到了一些問題,今年的疫情使得2020年春季學期的BIM建模課程只能夠在網絡上進行,特別是訓練部分,學生們之間無法進行溝通交流,缺乏互相學習環節,而且無法進行面對面一對一的教師指導,我們只能縮減教學內容,并增加了錄屏指導環節和分組教學來解決困難。
最后的課程效果能夠看出學生們在做場地布置、族的應用,室內環境、室外環境布設以及漫游視頻等,能夠達到線下課堂教學效果,保證電腦和網絡通暢的情況下,同學們都完成工作,同時及時錄制練習視頻和照片,讓學生們找到了成就感帶來的快樂。

圖1 杜旭同學狼堡模型及展示

圖2 卜蘭娟、郭佳美的鄉間小別墅

圖3 張紫薇、張紫葉的田園小鎮圖片

圖4 楊溪、趙曉叢的庭院建筑圖片
BIM建模課程,以REVIT軟件為主,以BIM一級職業標準為課程主要內容,以軟件建模及表現的工作過程為導向,突出多軟件建模能力,兼顧職業性和高等性,在培養目標、培養方法與評價、職業素質與思政建設、崗位技能實訓等逐步豐富了教學經驗。部分學生自己在網絡上報名了一級考證和考級,大部分同學還希望繼續學習BIM結構、BIM機電等相關課程的教學內容。塑造出一批能力強的學生進行能力拓展,從不同角度激勵學生發揮潛質,超越自我,提升學生的職業技能自信。授課教師不僅擔任了BIM系列課程的開發與教學工作,同時可以考取BIM登記證書,擔任BIM大賽評委,參與BIM教材開發,BIM多軟件能力培訓工作,BIM實訓室建設等工作,建筑類智慧化工地多崗位能力整體提升,促進教學互補、教學資源建設與共享,提高教師團隊質量,共同打造技能人才高地,實現社會人才培養、教師能力提升等資源有效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