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東方IC
天氣在悄然變化,隨著秋冬季節的來臨,冷空氣日漸活躍。
前不久,國家氣候中心發布消息,預計今冬將形成拉尼娜事件。具體來看,10月赤道中、東太平洋冷水持續發展,秋季維持拉尼娜狀態,冬季達到峰值,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強度的拉尼娜事件。
與此同時,“今冬將現60年來最寒冷冬天”“2008年以來最冷一年”等說法在網上持續發酵。國慶長假期間,我國多地降溫猛烈,讓傳言甚囂塵上。
那么,拉尼娜現象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拉尼娜現象指的是熱帶太平洋海表溫度異常下降的氣候現象,其名稱起源于西班牙語,意為“小女孩”。厄爾尼諾現象則是指與其相反的自然現象,意為“小男孩”。
“拉尼娜現象與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度變冷、信風的增強相關聯。”廣東省氣候中心首席專家伍紅雨表示,拉尼娜事件實際上是熱帶海洋和大氣共同作用的產物。
拉尼娜現象如何形成?伍紅雨介紹,海洋表層的海水運動主要受海表面風的牽制。信風的存在使得大量暖水被吹送到赤道西太平洋地區,赤道東太平洋地區的暖水被刮走后,海面以下的冷水進行補充,致使赤道東太平洋海溫明顯低于西太平洋。
當信風加強時,赤道東太平洋深層海水上翻現象加劇,導致海表溫度更加異常偏低,赤道太平洋東部的氣流因此下沉,而氣流在太平洋西部的上升運動更為強烈,這進一步加劇赤道東太平洋冷水發展,繼而引發拉尼娜現象。
拉尼娜現象是厄爾尼諾現象的反相,也稱為“反厄爾尼諾”或“冷事件”,一般出現在厄爾尼諾現象之后,兩者統稱為ENSO現象。
伍紅雨將這兩種現象比喻為“孿生兄妹”:特定海域溫度偏冷就是拉尼娜,偏暖就是厄爾尼諾。拉尼娜現象常與厄爾尼諾現象交替出現,但發生頻率要比厄爾尼諾現象低。
“如果關鍵海區的海表溫度持續3 個月以上低于-0.5℃,就可定義為拉尼娜事件。”伍紅雨指出,國際主流標準以NINO3.4區或者NINO3區海表溫度距平指數作為基本監測指標,例如美國以NINO3.4指數3個月滑動平均絕對值超過0.5℃、至少連續5個月即認定為厄爾尼諾/拉尼娜事件發生。
發生在熱帶太平洋地區的ENSO現象是熱帶海洋和大氣中的異常現象,是迄今為止人類所觀測到的全球大氣和海洋相互耦合的最強信號之一,也是年際氣候變化中的最強信號,它以2~7年的周期不斷循環,并在暖位相和冷位相分別表現為厄爾尼諾和拉尼娜事件。
ENS O 對氣候的改變還受到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在全球變暖的氣候背景下,影響我國冬季氣溫的因素更加復雜,北極海冰融化、歐亞積雪變化等因素都會影響東亞冬季風環流的變率,進而影響我國冬季的氣候異常。
“而強ENSO事件會導致世界范圍內極端氣候事件的發生,我國華南地區極端氣候出現的可能性也會增加。”伍紅雨說。
21世紀以來曾發生5次拉尼娜事件,尤其2007/2008年的拉尼娜事件,我國南方出現持續大范圍嚴重低溫雨雪冰凍災害。2010年12月至2011年2月華南冬季平均氣溫較常年顯著偏低1.3℃,為1986年以來歷史同期最低,在2011年1月中旬華南中北部地區出現大面積低溫霜凍,災害損失較重。
盡管在人們的印象中,拉尼娜現象似乎與寒冬息息相關,但實際上每次拉尼娜事件的影響不盡相同,與拉尼娜事件的強度、類型密切相關。在華南冬季氣溫的年變化上,華南冬季氣溫則與ENSO和西伯利亞高壓聯系更密切。
中等及以上強度的拉尼娜事件發生后,華南冬季氣溫顯著偏低的可能性大。而弱拉尼娜事件發生后,華南冬季氣溫并不一定偏低。
此外,厄爾尼諾和拉尼娜事件還會以遙相關的方式間接影響熱帶太平洋以外地區乃至全球的天氣氣候。拉尼娜事件的發生會直接或間接影響熱帶太平洋及其附近地區和全球其他地區天氣氣候,并引發低溫、干旱等災害性極端天氣氣候事件。
如今,學者們不僅分析拉尼娜的發生,還對它的類型進行進一步研究,例如,東部型、中部型等。不同類型的拉尼娜現象影響氣候的結果和機理不同,大氣環流的反應也不一樣,甚至是相反的。
在有些拉尼娜年,氣溫竟然偏高,說明氣候與拉尼娜事件的強弱、類型有關。研究表明,自2000年以來,如果赤道中東太平洋形成一次弱拉尼娜事件,冬季我國除東北和內蒙古東部地區氣溫可能偏低外,其余大部地區氣溫以偏高為主。
為什么網上會出現“今冬將現60年來最寒冷冬天”傳言?
“可能和很多網友直觀感受有關。”河北師范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教師張曼表示,10月初,一股強冷空氣席卷中東部地區,從內蒙古中西部經長江中游,一路貫穿我國南方地區。我國多地降溫猛烈,東北、華北等地最低溫跌破冰點,局地還出現飄雪,不少人紛紛感嘆今年似乎冷得有點早。
但張曼認為,突然降溫主要是由于本來秋天就該到了,是大尺度大氣環流異常引發的天氣降溫,屬于正常現象。拉尼娜是一種長時間持續的氣候現象,冷冬和暖冬還需等到冬季過后對平均氣溫進行統計才能確認。與拉尼娜現象沒有必然聯系。
那么,到底今年冬天是偏冷還是偏暖呢?“氣溫冷暖的判斷因素有很多,拉尼娜只是影響北半球冬季氣溫異常的眾多因素之一。”張曼介紹,我國處于北半球中緯度大陸地區,位于全球最大的大陸上,并與世界最大的海洋相鄰,海陸熱力性質差異非常顯著,加之在氣候變暖背景下,影響我國冬季氣候的因素會更加復雜,例如北極海冰融化、歐亞冰川積雪變化等很多因素都會影響東亞地區冬季風環流的變率,進而導致我國冬季的氣候異常。偏冷還是偏暖還需要在科學分析的基礎上進行綜合研判,現在下結論還為時過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