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信息技術是小學教育重要的組成部分,隨著新課程改革全面實施,要求教師在創新教學理念和方式的同時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促使學生深入理解信息技術知識,并形成良好的操作技能和思維意識,為深入學習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關鍵詞:小學;信息技術;培養途徑
一、 引言
核心素養是當前教育領域研究的熱點話題之一,也是每個學科教師需完成的主要教學目標之一。小學信息技術在全新的教育形勢下應積極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幫助學生深入理解知識和高效掌握操作技能,切實提高信息技術的教學質量。
二、 深度挖掘教材,合理加工思維活動
信息技術教材是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不可缺少的教學工具,尤其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感知信息技術與現實生活之間的緊密聯系,進而快速獲取知識。信息技術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之前應結合教學目標選取合適的學習素材,再以適當的時間和教學順序呈現,實現層層遞進教學形式,促使學生深入理解所學知識內容。與此同時,信息技術教材收錄的知識點都是教材編著者根據教育理念、課程標準、學生學情編著而成,能較好地吸引學生學習和思考,并在學習中形成良好的思維能力和實踐探究能力,為深入學習做好鋪墊。
以“動畫制作初步”教學為例,分別運用ACDSee軟件和FLASHs感受動畫原理以及制作逐幀動畫,體驗動畫樂趣,增強動手操作能力。教師:“大家都喜歡拍照嗎?”,學生:“喜歡!”教師:“那大家有沒有想象過將你拍攝過的照片制作成小動畫,接下來就和老師一起體驗吧。”隨后運用ACDSee軟件打開圖片實施連續性瀏覽,讓學生觀察感悟和體驗動畫原理,并闡述看到哪些內容。教師:“這組照片為大廈瞬間倒塌模樣,從連續播放的圖片可看到,拍攝者將靜態瞬間轉化為動態圖形成連續性動畫?!痹谥v解逐幀動畫時,先為學生演示如何打開Flash,并講述界面窗口,目的在于讓學生初步認識flash軟件,隨即講到:“如果以串聯多張靜態圖,那么就需要運用flash制作平面動畫?!眆lash軟件窗口由標題欄、菜單欄、工具箱、時間軸等組成,在菜單欄窗口,菜單可隱藏或顯示面板。之后邀請學生上臺操作隱藏除屬性外的面板,學生可相互協助合作。教師再為學生演示如何將圖片逐幀導至舞臺中并直接播放預覽動畫,讓學生仔細觀察動畫有何問題?學生在練習操作時,可與合作伙伴相互探討交流。最后學生自主學習并根據教材提到的步驟在舞臺中繪制圓形,再將繪制后的圖畫保存至電腦當中。從上述教學可得知,學生掌握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技巧多依附于活動與體驗,當學生在學習中充分感悟和體驗知識形成的過程,才能實現真正意義層面深度學習,提高信息技術學習質量。
三、 開展合作學習,充分體現個體差異
隨著社會快速發展,對綜合性人才有著廣泛需求。教育領域在全新的背景下不單單要為學生傳授知識與技能,還要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合作能力與競爭有意識,由此一來,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趨勢。信息技術作為小學教育重要組成,引入合作學習能彌補傳統教學存在的不足,充分體現學生主體作用,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實現共同發展與進步。首先合理劃分合作小組。劃分小組是小組合作學習首要步驟,關系到小組合作效率和質量,更關系到學生是否能形成良好的團隊合作意識。教師在劃分小組時需圍繞新課程標準提出的發揮學生主體作用要求,因而需根據學生學習興趣、學習能力、基礎知識等方面劃分小組,促使每個成員均能在小組中找到自身定位。其次豐富教學活動。合作學習最為顯著的優勢之一即互動,教師只有給予足夠的互動時間,才能激發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知識的潛力,并借此感受到信息技術學科特有的樂趣與魅力。教師在小組合作學習中不能將自身置身于事外,而應積極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活動當中,達到師生高效互動效果。
以“動畫媒體”教學為例,該章節運用讓學生學會運用視頻解霸播放立體動畫,或運用FLASH Player播放器播放平面動畫,借此欣賞不同質感的動畫以及立體、平面動畫在視覺方面產生的不同體驗和感悟。教師在課堂導入課程:“大家都喜歡看動畫片嗎?相信大家都有看過動畫片的經歷,以前都是在電視上看,想必大家也運用過電腦看動畫片,因為可以隨時隨地享受動畫片帶來的樂趣,接下來請看教師帶來的小動畫。”在講授新知方面主要圍繞視頻解霸和FLASH Player播放器。其中在視頻解霸方面,帶領學生前往學校的機房,之后讓學生讓以小組合作形式演示教材中提到的金色童年動畫,之后每個小組選派一名學生講述動畫變化速度對動畫播放產生的影響,同時讓闡述打開網頁步驟,最后自主打開互聯網中某個動漫頻道,邀請全班同學欣賞精彩動畫,整個過程要求小組相互協作學習,每個學生都要在合作中明確自身定位以及負責的任務,形成良好的團結合作精神。在講解FLASH Player播放器時,播放動畫和視頻相同,均需要播放器,但動畫有多種格式,自然需要不同播放器。當前互聯網中常見的動畫格式為SWF,那么需要借助FLASH Player播放器播放SWF格式動畫。最后師生共同欣賞立體動畫作品,其中教師為學生演示立體動畫步驟,而每個小組負責打開某個動畫預告片,相互探討立體動畫與平面動畫在視覺層面的不同之處。最后重視合作評價?;谛〗M合作學習信息技術教學評價在于師生和生生對話,其中教師應改變以往的權威者心態,站在平等和民主的角度與學生對話,也是開展高效課堂對話的重要因素。師生在課堂教學中為獨立且平等的個體,正因如此,需要建立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在此過程中,可從以下方面著手:其一,教師應充分了解學生學情以及運用的學習方式、個性等,每位學生都希望得到教師的尊重,如果一味地否定、批判學生的觀點,較易打擊學生學習自信心,學生更不愿意參與到課堂學習。因而需要足夠尊重學生,即使學生的想法過于異想天開,也要耐心聽完并給予肯定,因為學生對問題的爭論或產生的奇特思想都極有可能成為教學資源。然而上述方式也不意味著教師全程夸贊學生發言,重點在于引導學生敢于思考和發言,也要巧妙地是指出學生存在的錯誤并引領其朝著正確方向發展。其二,教師應以一顆真誠、寬容的心態和學生溝通交流,因為對話的意義在于師生和平相處與相互理解。二者在小組合作學習評價中堅持的真理都不是絕對的,教師應降低姿態與學生對話,指導學生自由且大膽地表達觀點和想法,并借此挖掘學生內在潛力,幫助學生克服思維障礙和學習困難。
四、 營造良好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毫無疑問,良好的環境氛圍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當學生處于物態環境氛圍中,其心理會產生積極向上的心理暗示,并以較好地思想狀態投入到學習當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結合學生學情設置科學合理的物態環境,促使學生能在特定的物態環境中充分感悟和體驗信息技術知識帶給自身的身心體驗,全方面感知信息技術知識內涵,并在此基礎上激發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知識的興趣。教師應基于信息技術教學目標合理選取教材、教學風格和情境,布置有利于學生學習的物態環境,從積極意義層面上影響學生身心并使其樹立正確情緒,在之后的課堂教學中就可帶著積極情緒更好地學習、感知和體驗信息技術知識,提高學習能力。當前小學信息技術教材中存有大量和多媒體有關的內容,而這些內容都是學生普遍喜歡了解的知識,因為在日常生活中會接觸很多多媒體和網絡技術,所以需要教師運用科學的語言導入新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必要時還可為學生播放和信息技術有關的操作,提升學生學習信息技術水平的興趣。隨著新課程改革全面實施,信息素養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和重視,學校在原有信息技術的基礎上要求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無疑對培養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和能力打下堅實基礎。但無論設置哪些教學內容,都需要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生動、和諧、愉悅的氛圍中接受到信息技術以及該學科素養熏陶,充分領略和感悟信息技術學科特有的魅力與樂趣。
以“聲音媒體”教學為例,該章節教學內容為運用電腦播放音樂并欣賞多種音頻格式的音樂,同時在互聯網欣賞音樂,了解不同音樂在文件大小和聽覺效果方面存在的不同,產生愉悅、輕松的情緒以及聲音媒體特有的功能。教師在導入中先引領學生復習之前所學的多媒體相關的基本知識,同時為學生講解媒體聲音的主要功能和作用是為大眾傳遞信息和交流情感。隨即運用電腦為學生播放音樂,如果要在電腦中播放音視頻,那么就需要電腦安裝相應的媒體播放軟件,詢問學生:“有哪位同學可以說一下自己知道的媒體播放軟件?”學生紛紛說出QQ音樂播放器、暴風影音播放器、迅雷播放器等。教師聽后夸贊學生多元的了解,之后邀請學生上臺操作QQ音樂播放軟件,并播放一段音樂,在學生操作后,教師提出問題:“音樂播放軟件界面下方有一排按鈕,大家知道有什么作用呢?”學生:“暫停、播放、停止、控制音量”,隨后教師一一為學生演示,讓學生充分感知和體驗音樂播放軟件功能。在講解不同音樂文件格式知識時,教師提到聲音在電腦中會被轉化為對應的數字信息,以MP3、WAV、MIDI、WMA等音頻格式存儲,之后為學生播放不同格式的音樂,待學生欣賞完畢后,引入聲音涵蓋的音色、音調、響度等信息,其中音色即當響度和音調均相同時,不同物體振動會發出不同的聲音。響度即人耳切實體驗和感受到音量,音調即聲音高低,當學生了解上述知識后,為其播放音樂《莫斯科沒有眼淚》,指導學生從音頻信息角度進行聆聽,一定程度還能提升學生鑒賞能力。為了深化學生對該章節知識的理解,信息技術教師還可為學生播放互聯網音樂,必要時可邀請學生上臺演示操作如何登錄百度網搜索音樂并播放欣賞。整個教學過程十分生動有趣,充分體現學生主體作用,有效提高學生信息素養和操作技能。
五、 結語
總之,隨著新課程改革全面實施,各個學科教師在全新的教育背景下需指導學生深入學習,高效理解和記憶所學知識,增強核心素養。尤其對于小學信息技術教學而言,該學科對學生思維能力和操作技能有著較高要求,傳統教學方式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和思考,需要教師積極創新教學方式,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意識,并將其運用于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中,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劉銳,李婭娟.小學信息技術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落地與實施探索[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8(20):32-35.
[2]梁富升,楊夢君.淺談培養中小學信息技術學科核心素養的問題與方法[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2018(37):264,262.
作者簡介:林小玲,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第二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