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旭鋒新華社新媒體中心融媒體部副主任
2019年7月1日,新華社推出H5報道《致奮斗在脫貧戰場上的你》,報道覆蓋1.7億網民,產品使用人數超過1200萬。這組報道以9張飽含真情實感的祝福卡片為傳播點,邀請網民向全國駐村干部、支教教師、致富帶頭人等奮斗在脫貧攻堅一線的“戰士”們送去祝福。H5發布48小時后,后續報道《這是一份繞地球5000圈的祝福!》立即跟進推出,利用數據可視化,深度剖析千萬份祝福卡背后的新聞故事,以頗具淚點的扶貧干部采訪視頻打動無數網友。
情感的深度挖掘,新技術的合理應用以及全鏈條、多波次的傳播模式讓《致奮斗在脫貧戰場上的你》在網上引發強烈反響,報道讓更多的網民關注扶貧工作,關注奮斗在一線的數百萬扶貧戰士,也刷新了新華社H5產品傳播的紀錄。
這款報道產品在設計上立足滿足兩端多方的情感需求。報道開篇以圖文的形式介紹了黃文秀、解良、樂文秋、管延萍四位典型人物感人事跡后,提供了9張頗為走心的祝福卡片,相關文案,如:“我理解,這世界上有人比我更需要你”“因為你在,那片土地每天都有新變化”“我不認識你,但我想謝謝你”“不忘初心,不負榮光”等等,非常細膩地站在一線扶貧人員家人、朋友及網民等多元角度撰寫,做到了共情、共鳴。而對于一線扶貧人員來說,看到網上傳來的這份祝福,也都頗為感動。

《致奮斗在脫貧戰場上的你》之所以被網友稱贊為“走心”之作,取得超過1200萬人參與H5的傳播紀錄,正在于把握住了與受眾的情感共鳴點。無論是產品開頭的4張扶貧工作者海報、可供選擇的9張極富親切感的祝福卡片,還是卡片上自動生成的位置信息,這些細節設計都起到了“情感觸發”的作用,將脫貧攻堅的宏大主題與普通人之間的情感交流結合起來,為網民提供了一個抒發情感、聯絡交流的平臺,迅速吸引網友參與和分享。此后,新華社還調動分社跟拍扶貧工作者收到祝福卡片后的感受,推出的3分鐘微視頻更是真切自然,“淚點”頻頻,展現了脫貧攻堅戰場上千千萬萬人奮力拼搏、無私奉獻的生動場景。
H5產品上線48小時,總瀏覽量突破1.7億次,H5單體參與超過1200萬人。如果把祝福發出者和收到者的距離稱作“祝福里程”的話,那么所有的祝福共跨越了2.1億公里,“祝福里程”可繞地球赤道5240圈,平均每分鐘有3668張祝福卡片被發出,發送最高峰出現在7月1日11時左右,15分鐘內發出祝福36萬份。后續報道中,1200多萬人參與形成的大量位置數據在可視化處理后成為亮點:“哪個省份接受的祝福最多?”“最遠的祝福跨越了多少公里?”“大家最喜歡的祝福卡片是哪張?”等細節很好地挖掘出了報道背后的故事,讓網民頗感興趣。


這些總結,全部來自互動技術上的嘗試。在《致奮斗在脫貧戰場上的你》這組報道中,新華社在數據、位置、傳播等多個維度應用新技術。例如,與高德地圖進行數據合作,深度剖析了所有網友發送祝福背后的大數據。在產品前端獲得用戶允許后,每張祝福卡片都被單獨標記,抓取到所有用戶發送卡片和接收卡片人的地理位置信息后,將發送端與接收端的路徑距離做出數據整理并進行GIF動圖可視化呈現。
數據挖掘分析結果展示了祝福跨越的總里程、發送和接收省份分布、發送高峰時段、傳遞的最遠祝福、被選擇最多次數的卡片等維度的統計信息,并進行了智能化排名。
數據技術的使用不僅使人們可以關注、參與到送祝福的情感互動中,更直觀生動地對背后的種種因素進行挖掘、分析、呈現與解讀。例如,對九張祝福卡片中被選擇最多的三張進行內容解讀,可以看出,人們對脫貧攻堅“戰士”的期待和贊許集中在“理解”“初心”“無私付出”等關鍵詞中。將發出祝福卡片最多的省份與收到卡片最多的省份進行比較,可以得出更多扶貧“戰士”的深度信息。這種模式產生了強大的傳播效果,受眾從不斷變化的數據中感受到產品真實的“流動”傳播力,激發強烈的認同感。這種通過對產品后臺數據的挖掘設置議題、尋找新聞線索的二次傳播方式,值得充分借鑒。
作為一個情感分享式的H5產品,《致奮斗在脫貧戰場上的你》在“兩微一端”發布,通過社交網絡的轉發分享形成圈層間的擴散傳播。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學習強國客戶端及各個省份地區、市縣媒體紛紛轉發助力,形成關鍵傳播節點。其他媒體的配合報道建立起豐富的話題生態圈,進一步擴大傳播范圍和影響力。截至2019年7月3日下午17時,這一產品覆蓋了1.7億網民,超過1200萬用戶使用H5發送祝福,微博話題“致奮斗在脫貧戰場上的你”閱讀量達5160.5萬。此外,新華社與社交媒體抖音短視頻合作,發起話題“家鄉的變化”,讓網友參與到訴說家鄉變化、致敬脫貧一線奮斗者的互動中。這種“跨平臺”“跨介質”的傳播渠道布局為內容傳播和媒介本身形象的構建與傳遞帶來機遇。
此外,這次報道形成了一次精準的“圈層傳播”,精準地定位了傳播人群,滿足了傳播者、接受者、第三方的情感需求。此外,產品通過話語引導,還讓網民了解到扶貧一線并不只有駐村干部,支教教師、致富帶頭人、公益人士等群體都在為脫貧攻堅貢獻力量,這為更多人使用這一產品提供了充分的理由,更擴大了產品的使用范圍。同時,每張祝福卡片都有獨立編號,網民在擁有獨一無二的卡片的同時,也可以看到有多少人在跟自己做一樣的事情。產品同時可以分享海報至朋友圈,可以點對點傳送,滿足了網民“曬炫秀”的心理。
對外合作是推動新聞產品獲得良好傳播效果的一個重要策略。借助擁有廣泛活躍用戶群體與廣大影響力的媒介平臺,可以實現引流,擴大內容的輻射范圍。不同平臺也意味著不同的受眾群體。產品與抖音短視頻、微博平臺合作刷話題形成全民參與熱潮,借助這一年輕化的短視頻社交平臺傳遞正能量,在年輕群體當中塑造媒介形象,增強影響力;同時,報道也借助不同的傳播平臺為脫貧攻堅系列新聞產品實現了引流。可以說,這款脫貧攻堅主題H5系列產品實現了全網熱議、輿論共振的傳播效果。
在《致奮斗在脫貧戰場上的你》制作過程中,新華社組建了“跨部門”“多工種”的項目組,由新華社總編室統籌、新媒體中心具體落實。主創團隊前期多次進行“頭腦風暴”,確定產品主題、呈現形式、產品邏輯;具體生產制作環節則在團隊內部分工協作,在一周時間內完成創意策劃、資料收集、開發調試、數據分析、視頻制作、文字編輯、制定宣傳推廣方案等工作。在數據新聞《這是一份繞地球5000多圈的祝福!》這一延伸報道中,扶貧工作者的相關視頻拍攝則由新華社國內分社配合完成。
這次報道也集納多工種形成合力。包括了文字、平面設計、動圖、視頻剪輯、數據分析、代碼開發等多個工種共同投入,使得產品形態非常豐富。特別是在視覺表現上,其美術設計頗為考究,在配色、字體等視覺呈現上下了不少功夫,營造起一個溫情的體驗氛圍。在第二次報道中,數據可視化的動圖又被認為是一大亮點,讓眾多網民留言點贊。部門融合、內容融合、人才融合……新華社內部迅速集結起跨部門、多工種的項目組,為報道優質、高效執行提供了可靠保障。
此次報道之所以取得很好的成效,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在于有關領導機構的有力指揮和統籌,全國各級媒體的大力協作。央視、光明日報等多家媒體均制作了優質的獨立配合報道內容,建立了豐富的話題生態圈,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式的傳播矩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