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 丁艷芳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較難跟上時代的發展,教師應對傳統教學模式進行不斷更新,使自身的教學水平與時代保持同頻,這才是保證數學教學質量的前提基礎。而趣味游戲的運用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復雜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生動形象。
在初中數學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利用趣味游戲進行導課,這種游戲引導式教學可以使學生在學習伊始就很快進入學習狀態,從而有利于教師下一個教學環節的有效展開。這種趣味游戲導課的教學方式也可以將煩瑣的數學內容進行有效簡化,提升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接收興趣以及接收能力,從而達到提升初中學生數學綜合素養的目的。
以《正數和負數》為例,在本節課的教學實踐中,教師為了引導學生對負數的概念進行正確認知,可以在導課部分加入趣味游戲環節,使學生對本節課的重難點知識進行有效梳理和掌握。比如,教師可以利用“明7 暗7”游戲對學生進行負數教學引導,這個游戲的最大好處還在于全班學生都可參與到游戲中來。學生說負數,比如:-1、-2、-3、-4,以此類推,遇到含有“7”或7 的倍數的數字,就要跳過,如:-7、-14、-17、-21、-27、-28、-35、-37 等。如果學生說了,就應受到懲罰,懲罰的內容是讓其做10 道負數加減法,這樣既可以提升數學學習的趣味性,同時也對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進行了鍛煉,而且在這種歡樂的氛圍中進行學習,也是一節課的良好開端。
初中學生正處在青春期,這一階段的學生心中充滿了好奇心,對新鮮有趣的事物都充滿了興趣,因此,初中一線數學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這一特點開展教學實踐活動,這樣往往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可以利用分組接龍游戲對學生進行教學引導,這樣不僅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更可以激發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并且提升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探究意識。
以《有理數的加減法》為例,在對有理數的加減法進行學習時,教師可以利用數字接龍游戲對學生進行教學引導。具體可將一行的學生作為一個游戲小組,假如班級有6 個小組,教師就給出6 組完全一樣的習題,按照順序將這部分習題依組別發放下去,每個小組的學生對習題進行解答,從小組的第一位同學一直到小組的最后一位學生。最后,教師應根據游戲時間以及對習題回答的正確率對學生進行分組排名,排名最后的一個小組應在班級內進行節目表演,表演主題應與數學學習相關,比如小組成員共同配合,講述一個數學哲理小故事。同時,在表演的過程中也可以加入肢體動作,從而使小故事的表演更具趣味性和觀賞性,學生也可以在這一過程中提升對數學故事哲理的理解。
受傳統教學模式影響,有一部分數學教師認為數學課堂就應該是嚴謹嚴肅的,認為在課堂中進行趣味游戲會影響課堂紀律。其實,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及教育理念的不斷更新,這種傳統的教學理念已經跟不上教育的發展腳步,教師應對傳統教學理念進行及時更新,以保證自身的教學理念與教育發展趨勢同頻。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可利用智力游戲對學生進行教學引導,這種游戲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對學生的智力提升也可以起到一定作用。
以《有理數的乘除法》為例,教師可以以智力游戲的形式對本節課的知識點進行傳授。具體題目如下:一只小螞蟻在一棵樹上爬行,每分鐘可以爬2 米,但在爬到3 米高的時候,小螞蟻又往下掉了0.5 米,爬到6 米高的時候又往下掉了1.5 米,以后小螞蟻就一直向上爬,沒有向下退過。假如這棵樹有30 米高,求小螞蟻需要用時多久才可以爬到樹干頂端?教師可以讓學生對這道智力游戲題進行回答,答案正確且回答速度最快的學生,教師應對其給予表揚,同時還應請這部分學生在班級內分享解題思路。另外,教師也可以讓學生扮演小螞蟻,利用游戲扮演的形式,讓學生對這一問題有更深刻的認知,以此促進班級整體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
由此看來,在初中數學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有計劃地將趣味游戲與數學理論知識進行有機融合,這種方式可以有效將抽象性較強的數學知識轉換為具有一定形象性的數學知識,而且也可以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抽象煩瑣的數學知識變得更“接地氣”,從而提升初中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