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如東縣栟茶鎮滸澪小學 張 華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生年齡層次比較低,認知能力有限,是培養和鍛煉思維能力的關鍵時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認識到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重要性,不放過這個絕佳的培養時機,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建立邏輯思維方式,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解決學習中出現的問題。
在當前的教育理念和要求下,小學數學教學依舊存在著很多的弊端,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課堂教學方面,二是教師自身的教學能力以及專業素養方面。首先,在課堂教學方面,許多教師對教材內容的熟悉程度不高,備課態度不嚴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總認為小學數學的難度很低,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這也就造成了教師很難真正地走進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一旦學生提出較為復雜或者多變的問題,教師沒有良好的教育機智來應對,也就無法達到預設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地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積極努力地應對教學備課,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開展日常課堂教學。其次,教師隊伍的能力參差不齊,很多教師的專業素養以及教學能力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是學生的引路人,這就要求教師能夠積極主動地進行自我提高,為學生做好學習的榜樣。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進行照本宣科式的教學,同樣也要注重教學與實際相結合,幫助學生能夠通過對比實際生活進行知識的有機結合,從而幫助學生建立知識脈絡,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如何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是每個教師都應當考慮的問題,在實際的教學中有很多措施可以應用,例如,積極培養學生區別與聯系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思維分析能力以及學生的表達能力等。在教學過程中,往往會涉及很多的比較性問題,這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進行這類問題的自主研究,然后給予針對性指導。
例如,在“正數和負數”的教學過程中,要對學生進行引導式教學,保證學生能夠理解正數和負數之間的關系,從而能夠更好地解決問題。另外,在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時,教師要理清小學階段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培養的重點,真正幫助學生提升思維能力。學習數學的基礎是學習數學概念,對于數學概念的理解就需要學生不斷地對數學現象進行計算和分析,這也就要求學生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分析能力,從而真正幫助自己在學習中不斷進步,提高學習質量,促進教學目標的快速達成。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會面臨許多的事情需要我們的大腦做出相應的判斷,例如,自己最喜歡的食物是什么?最喜歡的顏色是什么?這次考試能不能及格?這也是自我思維不斷發展的一種過程與形式。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通常也會面臨各種各樣的數學法則或數學規律,因此需要通過自我判斷與推理,幫助學生設置適合學情的數學問題。例如,是否所有的三角形都全等?在一個三角形中,兩個角的和是90 度,這個三角形有什么特點?這需要學生調動自身的探索欲望,開動腦筋,積極尋找答案,在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也就加深了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與理解程度。同時,當學生在課堂上遇到需要判斷的數學問題時,教師可以將這一形式靈活運用到課堂活動當中,通過鼓勵與引導,幫助學生做出正確的判斷與推理。通過反復的判斷練習,學生就能夠提高自身解決數學問題的效率與能力。另外,在解決相關數學問題時,教師也要啟發學生靈活地將已學過的數學知識與不同的知識點靈活結合,通過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積極探究與解決數學問題,從而將數學知識靈活運用到學習與生活中,以此不斷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學生要想學好數學,教師就要注重對學生從小就進行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這樣才能為學生將來的學習與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礎。當學生擁有了較高的邏輯思維能力后,不僅能夠激發出自身對數學學習的熱情,更積極地參與到數學學習當中,還能夠提升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更加高效率、高質量地將數學教材中的知識內化為自身的知識體系。小學階段作為學生學習的基礎與關鍵時期,教師在教學時必須要樹立科學的教學方法與新型的教育理念,在日常的教學實踐中不斷摸索與積累經驗,為學生創設多元化的教學手段,不斷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為學生將來的學習與生活夯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