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南寧市第三中學 黃小妹
在數學教學中,缺乏興趣的強制性學習必然會扼殺學生對真理追求的欲望。興趣在學生學習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要加強學生學習興趣培養,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作為高中數學教師,應當重視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學習和探究活動,激發學生對新知識的探索欲望。在具體活動中,教師需要改變傳統單一的教學方式,結合學生興趣愛好,優化課堂內容和教學方式設計,加深數學知識學習和理解程度的同時,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
高中數學知識內容較為抽象,隨著學習的深入,知識內容更加全面,理論性非常強。在實際的課堂活動中,學生感到知識內容較為枯燥,缺乏學習興趣,逐漸產生抵觸和畏懼心理。作為高中數學教師,需要結合枯燥無味的數學內容,引入相應的趣味性情景,結合學生學習特點,優化課堂教學設計。借助有效的課堂教學設計,加強師生互動與交流,引導學生主動地參與課堂活動,自主解決數學問題,構建高效數學課堂。
例如,人教A 版高中數學必修一“集合與函數概念”的教學中,在課堂導入環節,教師引入有關“悖論”的數學故事:在一個村子里,只有一名理發師,他定了這樣的規矩“只為那些不給自己刮胡子的人刮胡子”,那么理發師是否給自己刮胡子呢?通過這樣有趣的故事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和探究,如果理發師給自己刮胡子,那么他成為“給自己刮胡子的人”,按照他的規矩,他不能刮。如果理發師不給自己刮胡子,那么他成為“不給自己刮胡子的人”,按照規矩,他應該給自己刮胡子。這個問題是由19 世紀的數學家希爾伯特提出的,是著名的“理發師悖論”,這樣的悖論使得集合論的理論進一步發展,激發了學生對集合知識的學習興趣,引導其開展主動探索活動。
傳統的高中數學課堂中,教師大多采取板書的方式向學生灌輸知識內容,雖然在短時間內可以取得不錯的效果,但是不利于學生長期發展,教學方式非常單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面對抽象、立體的數學知識,如果缺少有效的方式,學生只能自己想象,難以獲得真實的體驗,阻礙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借助多媒體課件可以形象、具體地展示,構建相應的數學模型,發揮其動靜結合的優勢,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例如,人教A 版高中數學必修二“空間幾何體的三視圖和直觀圖”的教學中,本節課程的主要內容是三視圖和直觀圖,加強學生幾何空間觀念的培養。但是有不少概念和內容,學生缺少直觀的認識和理解,如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雖然是生活中常見的現象,但是學生可能并沒有在意。因此,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向學生展示這些現象,讓學生更加直觀地理解數學概念。在三視圖和直觀圖的理解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展示吊燈在房間的位置,通過動態化展示,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內容。借助多媒體構建良好的教學情境,營造積極的課堂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知識源于生活,同時應用于生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數學知識和生活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利用其中的聯系優化教學設計,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作為高中數學教師,需要深入分析數學知識內容,引入生活中的現象和問題,給予學生耳目一新的感覺,激發學生學習和探究興趣,鍛煉學生思維能力。同時,數學知識在生活問題中的應用,讓學生體會生活中處處包含數學知識,拉近學生和數學知識的關系,消除學生的畏懼心理,激發學習興趣。
例如,人教A 版高中數學必修三“隨機抽樣”的教學中,在引入課堂教學內容之后,教師結合學生近視的問題,開展課堂教學設計,設計相應的問題和活動。如:在我們的班級內,不少學生因為近視戴著眼鏡,你們能告訴我班級的近視率是多少嗎?通過這樣的教學設計,幫助學生掌握普查、總體、個體等概念,讓學生體會統計知識在生活中的作用。為了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可以引導學生開展實踐活動,如:想要了解本校高一學生的近視率,應該怎樣去做呢?讓學生以小組形式開展討論活動,明確調查方式,組織相應的調查活動,結合調查結果完善調查方案,讓每個小組匯報自己的調查方案,結合具體的實踐活動,幫助學生理解抽樣調查和樣本等知識,激發學生數學知識學習興趣。
相對于初中數學知識來說,高中數學知識內容更加系統、抽象,學習難度比較大,教師需要重視學習興趣的激發,保證課堂活動有效開展。因此,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結合學生學習情況,采取有效的教學方式,豐富學生學習和實踐體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