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如皋市白蒲鎮蒲西小學 姜小兵
自主學習能力是學生自由探索理解知識并掌握學習主動性的素質,對其思維品質的提升以及學科興趣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數學是一門知識較抽象,對學生邏輯思維與推理能力有一定要求的學科,在新的教學理念下,教師需要優化教學設計與方法,讓學生真正自主學習,提升學習能力。
分析并解決問題是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探索發現知識的有效來源。要想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首先應引導學生養成主動思考、積極思考的良好習慣,通過提問的方式讓學生產生疑惑,在此基礎上,結合所學知識自主探究新知識,從而完成對問題的解答。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合理變換提問形式與問題的內容,結合先進的教學輔助工具,通過圖像視頻等方式引出問題,一方面導入教學主題,另一方面吸引學生興趣,促進其思維運轉。
例如,在教學《認識人民幣》這一課時,教師可以聯系實際生活中逛超市的經歷,結合學生的興趣特點,選擇其喜歡看的動畫片中的相關片段來呈現。隨后,提問學生:“你們去過超市買東西嗎?面對你喜歡的物品,你如何去得到呢?”讓學生自主思考,引出人民幣的教學概念。教師繼續提問:“不同的物品對應的價格相同嗎?如何合理分配手中的人民幣呢?”同時在多媒體上為學生展示不同的商品圖片,比如橡皮、筆記本、蘋果、香蕉……在問題的提示下,學生進行思考,并學習課本上相關的知識概念,最后結合所學的加減法的知識進行計算,對不同人民幣的價值以及元、角、分的換算建立清晰且形象的認識。讓學生在問題的引導下自主探索課堂教學知識,并在這個過程中積極主動地思考,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合作學習是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表現形式,既能夠充分尊重學生的主觀意愿,為其創造舒適、寬松的自主學習空間,又能夠增強師生、生生互動,實現探究性學習的正反饋。相比于單一的教學模式,合作式學習更符合當前階段學生的發展特點,能夠充分發揮其思維活躍性的優勢,在集中討論交流的過程中進行思維的碰撞,從而迸發出具有創新性的解題方法,既有利于提高學生主動性,又能夠保證自主學習質量。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積極組織合作學習,根據教學內容合理布置合作探究任務,通過問題來啟發并引導學生,在動態化的管理之下提高合作效率,促進自主學習。
例如,在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時,教師可以首先提問學生:“生活中有哪些正方體與長方體?”學生在積極思考的過程中,根據聯系實際生活中的物體,從而對長方體與正方體建立更加清晰且直觀的認識。隨后,教師在多媒體上展示表格,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從棱長、頂點個數、面等角度去觀察二者,并在合作中完成表格,進行自主總結,鼓勵學生自主探究。教師在這個過程中應及時參與到學生的討論學習當中,為其提出合適的引導,保證其自主學習的效率。
作業是對學生課堂知識理解與應用的檢驗,也是將教學從課堂合理延伸到課外的橋梁。小學時期學生思維活躍,頭腦中充滿了各種奇特的想法,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注重發揮學生這一長處,根據教學內容多布置一些具有開放性、探究性的課題作業,讓學生自由地發揮想象,解讀并聯想知識點的應用,不僅為其課后自主學習注入活力,又能培養其創新意識。當前小學數學教學的課后作業往往以習題練習為主,過分注重對學生解題能力的訓練,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對學生思維的培養。基于以上問題,教師要及時改正,通過開放性作業,促進學生創新思考。
例如,在教學《多邊形的面積》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后搜集各種圖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并將其整理到筆記本中,隨后通過線上學習平臺等途徑,為學生提供一些復雜的多邊形圖形,并提示學生運用分割、拼湊的方法,找出該多邊形由哪些基礎的圖形構成,從而簡化面積計算。另外,讓學生結合實際生活中的例子,選一個具有多邊形特點的圖形,并將其畫在作業本上,求出面積。最后,根據學生對多邊形面積的求解計算過程,讓學生思考:“為什么多邊形的面積可以通過對整體圖形進行分割后單獨相加求得,而周長卻不可以呢?”在該問題的引導下,學生可以自由發揮想象,并根據已有的周長與面積知識去自主作圖計算,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發現數學的學科魅力,收獲不同的學習體驗。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需要教師與學生共同配合與長期堅持,教師作為學生成長發展道路上的引路人,要仔細研究并創新教學方式,充分尊重學生的主觀意愿,貫徹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結合數學學科的特色,運用先進的教學輔助工具,為學生創造輕松、舒適的學習氛圍,從而提高學習的自主性與積極性,促進高效率自主學習與探究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