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瓊(湖南信息學院)
小微企業是經濟發展的生力軍、就業的主渠道、創新的重要載體,小微企業的低稅率運行有利于促進國民經濟健康良性發展。為推動小企業經濟快速發展,增加小微企業的數量和規模,自2018年以來,國家密集推出多項針對小微企業的普惠性減稅降費政策,以降低小微企業的生存成本,尤其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國家推出湖北省的小規模企業免征增值稅,其他地區的征收率由3%下降至1%等系列減稅降費政策,堅決將該減的稅減到位,該降的費降到位,以幫助小微企業渡過因疫情造成的經營困難。而小微企業作為受益主體之一,在執行減稅降費政策過程中,政策的執行力度如何、政策的獲得感如何、稅負是否真正有所降低、降低的幅度如何等問題都值得去思考和研究。本文立足于縣級城市,以湖南省X縣為例,選取X縣制造業(包括農產品加工業)、旅游服務業、建筑業三個不同行業共30家樣本小微企業進行調研,著眼其政策的具體執行情況及效應,分析小微企業在執行減稅降費政策過程中應該關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建議。
調查顯示,X縣2018年實現生產總值251億元,2019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77.8億元,極速地促進了X縣大量小微企業的創立與發展。2020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大批小微企業能保持平穩發展則得力于一系列稅費優惠政策的快速落地。根據樣本企業的調查數據顯示,2020年第1季度的營業收入相對2019年下滑65.2%,2020年第二季度的營業收入相對第1季度上升8.33%;2020年第1季度的營業成本相對2019年回落56.7%,2020年第二季度的營業成本相對第1季度上升6.45%;2020年第1季度凈利潤合計為-271萬,第二季度樣本企業凈利潤合計為-197萬,相對 2019年全年回落217%。
2019年,X縣全面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共減稅1.1億余元、降費3600萬元。根據樣本企業的調查數據,樣本企業2019年繳納稅費共327.13萬元,2020年受新冠肺炎影響,1-6月份繳納稅費共30.56萬元,同比下降32.55%,稅費負擔率,即稅費總額與營業收入的比值為1.7%,同比下降43%。根據樣本企業中所涉及的制造業(包括農產品加工業)、旅游服務業、建筑業三個行業數據來看,大部分行業的稅負下降。其中,制造業稅負同比下降32%,獲得感較為明顯;旅游服務業受新冠疫情影響較大,但受益于減稅配套措施執行,其稅負同比下降7.5%;建筑業受周期影響,且進項稅率大于銷項稅率,減稅獲得感較弱。
1.小微企業減稅降費幅度大,增值稅優惠政策覆蓋面廣
根據稅務局相關數據顯示,被調查的30家樣本企業2019年全年企業所得稅減免合計115.82萬元,增值稅減免合計69.4萬元,是全年繳納稅費的56.62%;2020年1-6月企業所得稅減免合計16.6萬元,增值稅減免合計9.7萬,是繳納稅費的85.9%,減稅降費的幅度明顯增大,是新冠疫情下小微企業復工復產的“及時雨”。同時,從政策覆蓋面看,樣本企業中享受了增值稅優惠的占90.7%, 享受了所得稅優惠的76.8%,享受了其它稅費優惠的占80.6% 。
2.小微企業稅費負擔總體下降,制造業和旅游服務業稅負下降明顯
根據樣本企業減稅降費情況的對比分析,2020年稅費負擔率同比下降43%,稅費負擔總體下降。同時,調查數據顯示,在小微企業普惠性減稅降費政策的實施過程中,51.3%的樣本企業認為稅負“明顯減輕”、39.8%的樣本企業認為稅負“有所減輕”、8.9%的樣本企業認為稅負“略有減輕”。分行業看,樣本企業中制造業、旅游服務業受增值稅稅率下調影響,稅負明顯下降;建筑業受進項稅率降幅大于銷項稅率,成本漲幅較大,稅負下降不明顯。
1.小微企業經營困難的局面仍然存在
減稅降費極大地助力小微企業的發展,為小微企業的經營降低了成本,提振了企業信心,但受新冠疫情的影響,復工復產后,企業仍然處在經營困難期間。根據調查數據顯示,樣本企業中有87.31%的企業認為減稅降費無法從根本上改變企業經營困難的現實。受新冠疫情影響,各類成本增加、融資困難、經營入不敷出情況較為嚴重,尤其是旅游業幾乎處于停業狀態。根據X縣稅務局提供的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全縣83%的小微企業經營虧損,享受所得稅優惠政策的小微企業僅占全縣小微企業的總戶數的13.5%,僅通過減稅降費降低成本的空間非常有限,經營成本仍是企業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
2.小微企業經營成本增加、市場需求不足的問題突出
2019年以來,原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漲幅較大,2020年受疫情影響,各類成本又急速上漲,小微企業的生存面臨巨大的困難,如M家具公司木材原料同比上漲20%,人工成本同比增長26%,營銷成本同比增長21%,各類成本大幅度上漲,而產品銷售并不理想,并且存在大量的應收賬款,導致企業的利潤大幅被壓縮,現金流也受到較大的影響。同時,受宏觀經濟影響,市場競爭激烈,消費者對產品的環保指標、產品性能、產品外觀等都提出了更加多樣化和個性化的要求,導致產品的市場需求嚴重不足,存貨積壓較多,貨款難以收回,都給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3.增值稅稅率的下調幅度不一、成本票據難取得影響企業減稅獲得感
減稅降費政策實施后,增值稅與企業所得稅等稅種惠及面明顯擴大,減稅獲得感增強。但X縣的高新技術小微企業很少,也使得相關優惠政策無法享受。建筑業在內的部分行業,因增值稅進項稅率和銷項稅率調幅不一,使小微企業減稅降費的獲得感減弱。同時,調查顯示部分企業難以取得進項抵扣的增值稅專票,旅游服務業、農產品加工業專用發票的鏈條完整性較低,交易對象多為個人或個體經營戶,建筑企業的原材料購入成本專票也難取得。如樣本企業Z建筑公司建筑所需的石材、粗砂等采購支出很難獲得增值稅進項票,從而拉高了成本,沖淡了減稅降費的獲得感。
自2019年國務院針對小微企業普惠性政策的實施,大力助推了小微企業的發展,各級各地因地制宜也出臺了相應的減稅降費實施辦法,但在X縣調研的過程中發現依然存在因納稅人對政策內容不熟悉或理解不透徹造成錯失減稅降費政策帶來的福利等現象。稅務機關及政府部門要加大減稅降費政策的宣傳和宣講,幫助企業熟悉減稅降費政策,指導企業進行正確的納稅申報,將政策宣傳精準覆蓋到每一個企業,使每一個企業都能真正享受到政策帶來的實惠和利好。同時,政府部門要優化稅務辦理流程,提質政務服務,提高信息共享,加強對企業法人、財務管理人員的培訓,督促相關部門和企業落實每一項減稅降費政策。
政府各級部門要按照要求,積極鼓勵和支持小微企業的成長和發展,可以通過招商引資、多部分通力配合,共同維持和優化營商環境,重點幫助小微企業度過因疫情影響造成的經營困境。同時,相關部門可以通過講座、走訪等形式對小微企業進行重點指導,幫助小微企業盡快適應市場變化,規范經營鏈條,提高小微企業的發展信心。小微企業也要積極挖掘行業和經濟發展中新的增長點,要具有投資和轉型的前瞻性和敏銳性,避免盲目經營,降低運營成本。政府各級部門要簡化事務辦理流程,加強對小微企業財務管理、法律咨詢、人力資源等深度服務,降低企業非生產性支出。
稅務部門可以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適度擴大稅收優惠政策范圍,簡化稅收優惠政策申辦程序,為企業提供更多的便利去了解政策、享受優惠政策帶來的實惠。稅務部門要規范企業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管理,完善增值稅進項稅額的抵扣鏈條,提高小微企業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取得比例,簡化個人和個體增值稅專用發票的代開程序,增加代開類別。同時,稅務部門也要規范企業非稅收費專項清理工作,避免加大企業非稅支出負擔。小微企業要提高自身稅務籌劃和納稅管理意識,提高財會人員素質和技能,規范企業財務工作、財務賬簿管理,熟悉各項減稅降費政策,從宏觀到微觀多角度全方位助推小微企業對減稅降費政策的應享盡享。
綜上,減稅降費政策給大部分小微企業帶來了實實在在地實惠,尤其是2020年受疫情影響,減稅降費政策就如小微企業的“陽光雨露”,極大地提振了小微企業的信心,但由于地域差異、行業差異等原因,各小微企業的減稅降費獲得感各有不同,需要各地政府及稅務部門在國家相關減稅降費基礎上,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制定相關助力減稅降費政策執行的措施,以幫助小微企業深刻領悟國家減稅降費政策的“原汁原味”,切實享受減稅降費政策帶來的利好和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