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連云港市蒼梧小學東校區 馮彩霞
小學數學教師要積極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基于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的學科性質,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應用的重視程度,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教學質量,生活化元素的融入也能夠加強學生在實際生活當中對數學思維和解題能力的運用和強化能力。
核心素養實質上指的是結合學生未來發展的需求,不斷鍛煉并提高學生在社會交際和個人技能方面應該具備的能力和品質。而數學核心素養的構建除了要讓學生有效掌握數學教材上的相關知識點,還應該幫助學生形成有效的數學思維并且在實際問題中加以運用,使學生在處理相關問題時能夠擁有一定的分析能力、解決能力和實踐能力。由此可以看出,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能力不但能夠幫助學生形成科學的學習習慣和方法,還能夠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深度,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象力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都有較大的作用。
數學知識是人們從實際生活中得到的經驗總結,與現實生活有密切的聯系。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講解數學知識時可以結合生活中的實際情景,將復雜化的數學問題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進行情境創設,能夠使其更加形象具體,在方便學生理解的同時也能夠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應用當中的重要性。比如,在講解五年級“圓”這一章節的數學內容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聯想生活中的哪些常見物體是圓形形狀,再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一些圓形的生活物體。讓學生從圖片當中觀察到每個圖形具有的共同性和特點,這種教學方法不但能夠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程度和積極性,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同時也能夠達到提高學生對圓的初步認知和了解的目的。
數學來源于生活,最終要解決生活問題,因此教師必須要重視生活經驗對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重要性。從核心素養培養的角度將數學知識融入實際生活當中,讓學生能夠更加清晰和直觀地看到生活經驗在課堂解決問題時發揮的重要作用,使學生形成應用生活經驗解決數學問題的習慣,有利于提高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控和具體應用能力。例如,在學習“重量單位”的相關知識點內容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向學生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見物體的重量,先讓學生估計某一物體的重量,然后將物體放在秤上,讓學生自己觀察重量的數據變化,再由教師公布物品的重量答案。學生在課堂當中全程參與,注意力集中,同時也能夠體會到不同物品之間的重量差異,從而幫助學生形成一種良好的體感認知,能夠讓學生準確高效地掌握相關重量單位的具體用法,幫助學生了解不同重量單位之間的差異。
將數學融入生活當中,要求學生能夠對數學知識的應用產生興趣。因此,在選擇教學內容的類型時,教師必須要結合本班的實際狀況對教學內容進行改編和調整,選擇更富有生活化氣息的教材例題來提高學生對例題的感受能力。特別是在例題中的地點和物品挑選上,應該選擇小學階段學生更加熟知或者印象深刻的案例,讓學生的思維能夠得到更加全面的應用,而不是僅僅停留在枯燥的字面意思和理解層面上。調整例題內容一般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首先是對例題中的情景進行改動,將學生不能理解或者記憶較為久遠的事件改成最近或者大家經常能感受到的事件和情景。其次,在例題中地點的選擇上也應抓住這一階段學生的興趣,選擇游樂園和圖書館等學生常去的地點,加強學生的代入感。
教師要結合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要求對教學方法進行轉化,在人本理念的支持下與學生一同營造更加和諧有趣的課堂教學氛圍,讓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度和學習興趣能夠得到有效的激發,這也是提高學生數學知識掌握能力和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
綜上所述,教師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當中要充分抓住數學教學內容與生活元素密切聯系的特點,為學生建立更富有生活化氣息的問題情景,并且指導學生對生活經驗進行運用,能夠促進學生提升在實際生活中應用數學知識的能力,從而達到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