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響水縣實驗小學 王德凱
小學數學的教育中,數學知識教學和數學思維培養都是重點內容,針對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在課堂上進行數學問題應用情景的創設,在實際問題的解決過程中引導學生運用數學的知識和方法,能夠使學生更好地了解到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用處,有益于學生思維和能力的提高。
數學中的情景創立教學是指通過運用情景創立的方式來使小學生在學習過程運用所學習到的數學知識來解決情景中給出的貼近生活的數學問題,通過對問題的解決來鞏固學生所學到的數學知識,并且掌握解決問題的數學方法,從而真正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有著不可替代的實際意義,使學生能夠真正投入數學學習中去。
小學數學知識的講授過程往往比較枯燥,由于小學生的注意力難以高度集中,課堂上的授課效果也就不太理想,在授課中,如果利用情景創立的方法在講課的開始階段提出本堂課所授內容相關的問題,使學生在上課開始就帶著解決問題的思路去學習,這樣的課堂效果通常會比直接講課好得多。
例如,在部編版數學四年級的“長方形面積”的教學過程中,為了使學生能夠對面積的概念有深刻的理解,可以在課堂開始首先創設一個情景來提出問題:如果在我們的教室內開一個同學聯歡會,而其他班級的同學也會來我們的教室參加,那么我們的教室最多能夠容納多少課桌呢?學生就會對這個問題比較感興趣,但是不能夠準確計算出問題的答案,通過教師的引導得出“面積”這個問題的概念和在實際當中的作用,就能夠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面積計算的知識學習中,并且能夠使學生了解圖形的面積計算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使學生意識到學習數學能夠解決生活中的很多實際問題。
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針對學生已經學會的數學知識來進行情景創設,提出一些難度比較大的問題,能夠對學生的思維進行有效的鍛煉,而不是使學生只是死記硬背各種公式,這樣往往能夠起到拓展學生知識面的效果。
例如,在部編版數學的“長方形面積和圓形面積”的教學中,學生往往能夠通過學習掌握各種規則圖形的面積計算,為了使學生的思維得到有效的鍛煉,可以設立這樣的數學場景:在植樹綠化的活動中,需要用樹苗圈出一塊土地來作為苗圃,上面種上用于綠化的花草,而樹苗只有10 棵,在這樣的條件下,我們應該采用什么樣的種植圖形,能夠使用樹苗圈出的綠化面積達到最大呢?告訴學生,這個問題是由偉大的數學家高斯小時候提出的,并且小時候的高斯也能夠通過計算得出正確的結論,這樣就比較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再由教師在學生嘗試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行適當鼓勵,無論是對于學生學習信心的激勵,還是學生解決問題的數學思維的拓展,都會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解決同一個數學問題的方法往往有很多種,在課堂上進行適當的分組討論,能夠使學生更容易找到解決創立場景中數學問題的多種辦法,所以在課堂上適當創立數學情形,提出數學問題的時候,由教師引導學生根據學習水平進行分組討論也是一個比較不錯的方法,這樣能夠使學生在討論問題的時候不僅僅局限于自身比較單一的思維模式,更能夠了解到其他同學對于問題的看法,通過學生對于創設場景中數學問題的討論,教師也能夠迅速掌握學生不同的學習情況,對自己的授課計劃進行必要的調整,這樣不僅僅能夠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也能夠給教師提供教學效果的反饋,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有的放矢。
情景創立教學方法的應用,是教育工作者站在小學生的思維角度且針對小學生的特定特點進行教學的方法,同時對于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方式的鉆研有著更高的要求,不可避免地會增加教師的工作量,在引導學生解決創立場景中數學問題的過程中,教師更應該注重數學問題解決方法的引導,而不是只關注于數學問題的本身,使學生能夠掌握解決方法,做到舉一反三,培養學生對于數學學習本身的興趣,這樣才能夠真正提高學生素質,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