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德惠市萬興學校 張艷梅
小學數學教師需要了解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學生對待數學的學習態度以及學生的情感變化,從而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訂合適的教學方法,并將數學知識同實際生活相結合,讓學生通過教師的教學對數學知識產生正確的認識。與此同時,教師還需要利用多種教學手段,引導學生進行問題的探索,幫助學生進行思維發展以及鍛煉,促進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不斷提高,從而滿足新時代背景下的教學需求,培育更多新時代創新人才。
小學教師培育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促進學生逐漸養成科學思維模式。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能力發展的重要時期,這一時期的學生普遍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以及可塑造性較強。因此,教師加大培育學生思維的力度,對學生具有深遠的影響。通常學生都是從簡單的知識開始學習,之后層層遞進到難度稍大的知識學習,教師對學生進行思維培育要循序漸進,按照實際情況逐漸進行,不能急于求成,從而對學生造成諸多不良影響。
小學生由于年齡尚小,對各種新鮮事物充滿了好奇心理。教師可以利用小學生這一性格特點,在數學課堂教學開始時,為學生設置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問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理,讓學生帶著疑問對數學知識進行探索,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能夠積極配合教師的教學活動,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思維鍛煉,逐漸培育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但是,教師在日常教學中需要注意,不能對學生一味地進行知識講解,沒有為學生留有可思考的學習空間,這樣的做法不利于學生的思維發展。教師可以為學生營造出充滿學習趣味的環境氛圍,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學生能夠自主進行知識學習,并不斷展開思維進行探索,促進邏輯思維能力的提升。
教師想要開展高質量的教學活動,除了需要利用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外,還需要為學生構建良好的學習情境,促使學生愿意接受教師的教學活動,能夠跟隨教師的腳步共同對數學知識進行探索。除此之外,小學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學生進行小組劃分,鼓勵學生與小組內的成員進行溝通交流,促使學生通過相互合作不斷展開自主探究行為,學生通過自主探索行為能夠發散自身的思維,教師及時對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處理,幫助學生提高邏輯思維能力。
小學生具有較強的想象能力,以往的教學方法不僅會限制學生的想象,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的思維發展。教師想要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首先就需要打破傳統教學的束縛,為學生提供開闊的思想空間,學生能夠自由發揮想象力。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一道數學題聯想到更多類型的數學知識,不斷鍛煉學生的思維想象能力,促進學生邏輯思維的發展。學生通過教師的不斷引導,能夠充分發揮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不斷對數學知識展開探索,從而鍛煉自身的數學思維并發展邏輯思維,促進學生數學素養的全面提高。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做一些練習題目是必不可少的,練習題能夠鞏固學生學習的知識點,而其難易程度一定要注意適中,這樣的練習題不僅能保證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還能增強學生做完習題之后的成就感,讓學生能夠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
在開展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可以根據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不同情況來引導學生學會思考,充分發揮想象力去解決問題。在解決數學問題的時候,其實思維與方法都不是唯一的,老師可以讓學生充分地發展思維能力,不拘泥于一種解題方法,在保證思路正確的前提下,激勵學生找尋更多的解決問題的方式。
綜上所述,教師想要逐漸培育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需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轉換自身的教學角度,發現全新的教學方法。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數學教學課堂中,經過教師的引導鍛煉自身的思維能力,并對數學知識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最終提高自身的邏輯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