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亨芳
(臨夏回族自治州水務局,甘肅臨夏731100)
我國有著眾多的江河湖泊,水系相對較為發達。其中流域面積在50 km2以上的河流共有45 203 條,總長度約為150.85 萬km[1]。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加強,逐漸意識到了水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全面推行河長制,強化河湖管理是全面落實綠色發展理念的重要手段,對于我國水環境治理以及保護來說具有重要的價值與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對于生態文明建設作出了重要指示,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要想走生態優先、綠色環保的發展道路,就要將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放在首位。江河湖泊具有重要的資源功能、生態價值以及經濟功能,是我國生態系統建設以及國土空間的主要構成內容。全面落實綠色發展理念要將河湖管理保護與生態文明建設有效融合,全面推行河長制度,進而為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全面推行河長制度是現階段解決我國復雜的水問題,確保河湖健康安全的有效措施。現階段我國水資源匱乏,存在著較為嚴重的水生態損害問題,水環境污染等問題逐漸凸顯。河湖水系是水資源保護的重要載體,是現階段解決新老水問題的集中區域。近些年各地隨著環保意識的增強,越來越重視河湖的治理和管理保護工作,并取得了較為顯著的綜合效益,但整體上來說還存在一些問題與不足[2]。
一些河流,特別是北方河流的開發利用已經超過了水環境的承載能力,河道、湖泊的生態功能呈現逐步下降的趨勢。部分地區廢水的排放量已經高出了水功能區的納污能力,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的影響了我國河湖的生態功能。全面推行河長制有利于保護河湖系統。
全面推行河長制度有利于我國水治理系統的完善,是保障國家水安全的制度創新手段。河湖管理是進行水資源管理與治理的重要內容,全面推行河長制就是在各部門的聯動下強化管理,可以有效解決各種問題與不足。河長制在實踐中形成了諸多可推廣的經驗,對于維護河湖生命健康有著重要的作用,通過河長制明確具體的責任分工,強化統籌協調管理,有利于構建人與自然和諧的全新格局。
水資源聚集形成了河湖,重視生態資源保護可以有效的提升水資源質量。全面推行河長制度要將節水護水作為重要內容以及主要目標,嚴格落實水資源管理制度,強化水資源的利用及開發管理,提升控制力度,保障各項工作有序開展。政府部門要在國家剛性要求及約束下重視水功能的嚴格管控;全面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充分凸顯河流生態基流,提升河湖功能,營造良好的水資源生態環境[3]。
水岸線是河湖系統最為關鍵的內容。為了有效保護河湖,需分析現有河長制度,并對其進行統一規劃布局,重視后期監管,強化水岸線管理。江河湖泊的管理要進行合理的管理范圍規劃分析,禁止非法侵占河道等違法行為。通過岸線功能區域的科學合理劃分,強化分區與用途管理,充分保護水域岸線。重視整治清理,在根本上解決現階段存在的隨意占用岸線等違規違法問題,科學合理的進行岸線資源開發利用。
防污治水工作是一項系統性工作,政府部門要聯合相關部門分析水污染問題,采取有效的方式進行防治。現階段,我國河湖水污染的根源是岸線管理,河湖管理要根據規范要求全面落實各項計劃內容,真正做到聯防聯控,在源頭上控制水污染。加強對水功能區域的嚴格監督與管控,制定完善的考核管理機制,有效促進河長制推廣應用。
全面推進河長制,重視河湖保護要做到因地制宜。根據區域具體狀況采取針對性的方式進行水資源管理,完善河長制達到改善水生態環境質量的目的。相關政府部門要強化水環境質量目標管理,構建完善的水環境風險評估管理及排除系統,制定預警響應系統。在水資源管理中合理的應用信息技術等新型的技術手段,在河長制的基礎上進行網格化、信息化建設。同時,在河長制的推廣中要規范建設飲用水源,保障用水安全,提升水資源風險防控能力。通過河長制進行河湖水資源管理,要強化城市生態文明建設,重視農村荷塘整治,構建自然、生態的河面城市。
河長制管理要充分保障系統性、完整性,重視河湖生態環境的修復。河長制的規劃要根據國家要求及各項治理政策做好退田還湖工作,有效保護河湖生態系統。通過科學的方式進行河湖健康評估管理,通過階段性的方式進行水資源容量分析,提升水生態環境容量。河長制的推廣需構建科學、合理的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在源頭上加強對水源涵養區以及江河源頭的保護管理,加強對生態保護區的保護管理,構建生態清潔的小流域,創建良好的水生態保護模式[4]。
根據管理區域的具體狀況完善河長制,提升管理效果與質量。綜合具體狀況進行區域分析,完善河長制度,制定完善的會議制度、管理制度,優化信息共享及工作督查管理,定期通報河湖管理保護狀況,解決重點、難點問題。積極協調各個部門,嚴格督查河長制的具體實施狀況及履行能力,完善相關法律規定,構建完善的、標準的聯合執法管理機制,保障河長制有法可依,維護良好的、科學的河湖管理秩序。
河長制河湖管理模式是綠色發展理念有效落實的必經之路,可以從根本上解決我國的復雜水問題。政府部門要根據水環境狀況全面落實推廣綠色發展理念,通過河長制維護河湖生態環境,創新完善管理模式,通過科學、合理的手段強化水資源管理,進而為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開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