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娟
(甘肅省莊浪縣水土保持工作站,甘肅莊浪744699)
莊浪縣位于甘肅省中東部,六盤山西麓,屬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全縣有18 個鄉(鎮)和1 個城市社區,共 293 個行政村,總面積 1 553 km2,總人口 45.16 萬人(農業人口 37.38 萬人),現有耕地6.133 萬 hm2。境內海拔 1 405~2 857 m,無霜期 160 d,年平均氣溫8.1℃,近10 年年均降水量530 mm。人多地少、干旱多災、交通不便,是國家扶貧開發六盤山特困片區和全省58 個特困片區縣之一。
面對惡劣的自然生存條件,莊浪縣掀起了改造生存環境的梯田建設高潮,1998 年被評為第一個“中國梯田化模范縣”,建成高標準水平梯田6.307萬hm2,有效控制了水土流失,極大改善了生產生活條件,為莊浪縣農業產業化發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了堅實基礎。但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一些生產建設項目的開展,人為造成的水土流失成為了防治的重點,亂挖、亂棄、亂排、亂堆的現象比較突出,破壞水土保持設施的行為時有發生。鞏固治理成果、依法監督、依法管理、依法查處人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行為,是今后各級水土保持執法部門的一項重要工作。
水土保持預防監督執法過程中,人為造成的水土流失面大量廣、情況復雜、形式多樣、級別各異、程度不一,給依法監督管理造成了一定困難。
近年來的行政審批事項改革,把水土保持方案審批由前置審批改為后置審批,水土保持預防監督管理部門對新項目的知曉率低,管理滯后,面臨著項目已開展才發現或項目快建成而未發現的被動局面,給及時監管造成了困難。
一些建設項目以建設經費不足或沒有預算為借口,找各種理由遲繳或少繳水土保持補償費,給依法征收水土保持補償費帶來了困難。
水土保持違法案件辦理難,亂挖、亂棄、亂排現象隨時發生,給及時立案查處帶來了困難,特別是一些竣工項目取證難、阻力大,受理執行人為干擾大。
一些生產建設項目雖然向水土保持執法部門編報了水土保持方案,但在項目建設過程中不能嚴格按照“三同時”制度執行,存在隨意變動取土場、棄渣場,改變植物措施品種、規格,偷工減料,改變方案規定的水保措施、標準及規范,降低質量標準執行等問題,特別是一些恢復性措施簡單粗糙,水土保持功能難以發揮。
由于認識上的錯誤,部分建設單位認為落實了水土保持方案中的各項措施,水土保持自查驗收沒有必要;有的建設單位只注重措施落實,不注重資料收集管理;有的建設單位改變水保措施,與方案設計要求不一致;有的建設單位雖然落實了方案規定的措施,但標準低、質量低,這些都嚴重影響了水土保持設施竣工的驗收。
水土保持執法監督檢查是動態的,僅靠人的監督是有限的,一些先進的監管儀器、監管技術等由于各級經費的限制難以配備,導致監督成本高、監管滯后、監督效果不明顯。
水土保持預防監督執法是鞏固治理成果、建設生態文明、保持綠水青山的法治措施,是科學合理開發利用水土資源的法律規范手段,如何應用水保法律法規抓好水土保持的監督管理工作,是今后各級水保部門的努力方向。
一是項目建設水土保持方案審批要與發改、國土、環保等同期審批,盡量做到信息共享、集中審批,集中開展聯合執法監督檢查,防止事前、事中、事后漏批、漏管。
二是積極爭取當地政府部門的支持。對未批先建、拒不繳納水土保持補償費的生產建設單位要依法依規嚴肅查處,對拒不整改或采取補救措施的,依據水土保持法、行政處罰法和行政訴訟法的有關程序依法處理,對嚴重失信單位要建立信譽失信平臺,進行聯合懲戒。
三是加強監督檢查力度。要加大對重點預防監督區域的巡回檢查頻次,防止建設規模小、時間短、隱蔽性強等隨意性大的項目或亂挖、亂棄、亂排、亂堆等行為破壞生態環境。要建立縣、鄉、村三級監督網絡,保障監督全覆蓋,提高監督效果。
四是突出在建重大項目的現場檢查。對一些重大項目要嚴格對照方案中設計的水保措施,采取隨機抽查的辦法進行多頻次的現場檢查,對發現的問題現場提出整改意見,并限期整改,保障事前、事中、事后監管全覆蓋,為水土保持竣工驗收做好前期準備工作。
五是積極爭取上級的支持,配備執法裝備。水土保持監督執法面大量廣,先進的裝備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積極爭取上級的支持,配備執法專用車、定位儀、測距儀、望遠鏡、執法記錄儀、無人機等現代先進的執法裝備,為科學準確、客觀公正執法創造條件,提高執法效果。
六是建立穩定高效的水保執法隊伍。積極爭取組織人事和上級部門的支持,確保水土保持執法人員能定崗定員,合理配備專業人員,穩定執法工作隊伍,實行全員崗位責任制,讓執法人員定下心來開展執法工作,真正建立一支權責明確、精干高效的水土保持執法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