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紅
【作者單位:常州市新北區安家中心幼兒園 江蘇】
現代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指出:“幼稚園需布置一個科學環境,盡可能地領導兒童栽培植物(花卉、菜蔬),布置園庭從事澆水、除草、收獲種子等工作,并飼養動物等……?!弊蚤_展“開辟綠色課堂,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的課題研究以來,自然角一直是我們幼兒園每班必須設立的,也是幼兒最感興趣的活動區域之一,一直是備受教職員工、家長和幼兒的青睞。如何創設好自然角,使之發揮最大的教育功能,是我們教師長期以來研究的課題。
培養幼兒喜歡大自然,關注身邊的一草一木,關愛身邊平凡的生命,是我們的愿望。我們努力讓自然角成為幼兒認識世界的一扇窗,成為幼兒親近自然的最好途徑。而如何讓這扇窗外的風景引人入勝、美麗迷人并非易事,但只要我們用心去發現、用心去創建,一定能給幼兒一片綠色而富有生機的自然之林。它所擁有的東西是從周圍環境中精心選取的,集中地、有層次地、有目的地呈現在幼兒面前,讓幼兒利用日常生活中的點滴時間,進行細致的觀察、探究,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獲得知識,體驗快樂,從而使幼兒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綱要》指出:“教師是幼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苯處煹木C合素質,影響著孩子。由于自然角中科學的內容比較多,作為一名幼兒園教師,學習是必不可少的。
(一)懂得幼兒園科學教育的任務在于豐富幼兒自然和社會方面的知識,擴大幼兒的眼界,培養幼兒認識自然和社會的興趣與求知欲。
(二)了解幼兒的認知特點:天真活潑,可塑性強,對每一種事物都有陌生感、好奇感,是憑著直觀教具或具體實物來認識事物、認識生活、認識整個世界的。因而,作為老師,應該利用自然角,帶領幼兒親近自然,引導幼兒去參與實踐,開闊幼兒的眼界,增長幼兒的知識,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培育他們健康良好的情感和美感。
(三)學習科學知識,自然角里提供的材料是豐富多彩的,教師要有效指導幼兒觀察、探索,就必須了解更多的自然科學知識。一個成熟的自然觀察者不僅應該具有在觀察的基礎上進行分類和辨別的能力,而且還應該在對大自然的探索中感到輕松愉快,同時還擁有照料、飼養各種生物體的天賦。因此,我們在組織自然角活動中,要注意保護幼兒的愛心,尊重幼兒的情感,善待幼兒的發現。
幼兒期是人的身心發展最迅速的時期。幼兒思維逐漸從具體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情感、認知也逐漸豐富。在不同年齡階段,幼兒的身心發展存在著年齡差異。自然角的環境創設要適應不同年齡幼兒身心發展的需要,按幼兒的認知水平,選用合適的內容和材料。小班幼兒年齡小、能力差,基于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發展特點,游戲也是以平行游戲為主的,可安排一些形象生動、色彩鮮明、易于觀察認識的事物,如動物、花卉,每個幼兒種植的植物是以相同的為主,便于幼兒相互比較和精心呵護。中班幼兒則多安排些飼養種植和能反映大自然、能進行比較的東西;中班幼兒對所種植的植物有持續觀察的愿望,會用心呵護,對小動物的習性認識有比較濃厚的興趣,教師就應多提供各種各樣植物讓孩子去呵護去體驗。大班孩子有更大的探索愿望,教師可和孩子一起選擇各種材料,讓幼兒在動手中發現問題,激發幼兒主動探索的精神。
自然角應該是幼兒了解自然知識的一個窗口,是探索周圍事物規律的有利場所。從幼兒科學教育目標出發,讓幼兒親近自然,喜愛動植物,喜歡觀察,發現周圍環境中有趣的事物。我們要為幼兒創設有趣味性、有觀察性、有操作性的環境,利用周圍的自然環境和豐富的物質材料,讓幼兒觸摸、認識、觀察、探索。如:在自然角放置瓜果蔬菜,讓幼兒了解外形特征;為進一步觀察、操作,采用部分變換的方法,把水果蔬菜做成各種娃娃和水果玩具,使材料增添新鮮感和可操作性,幼兒玩賞、制作水果娃娃、蘿卜船、黃瓜鱷魚、土豆刺猬。利用多種材料拓展幼兒視野,同時自然角的環境變換要結合科學教育的計劃、季節變化及幼兒的觀察興趣而及時更換,激發幼兒對自然的熱愛,對周圍世界的關注及探索興趣。
教師通過觀察,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內容,發揮幼兒主動性,從生活中尋找有趣的變化,讓幼兒參與搜集各種資料、標本及廢舊材料。幼兒喜愛小動物,帶來金魚、烏龜、小鳥,教師鼓勵幼兒天天為它們換水、喂食,堅持為種植角的小苗澆水、除草,并和老師一起做觀察記錄,周末輪流把小動物帶回家喂養。當教師觀察到幼兒喜歡擺弄小石塊,就和幼兒一起尋找、觸摸、擺放石頭,感受不同質地石頭造型,用彩筆將石頭裝扮得十分美麗。生活中十分常見的沙子,也可以成為自然角設置的內容,讓幼兒一起玩沙子、制作沙畫,一起參與自然角的沙畫展覽。我們覺得越是從幼兒身邊發現的有趣事物和幼兒參與的環境設置,對幼兒的吸引力就越大,他們愿意全身心投入活動,體驗成功的喜悅,并對自己創設的環境格外地愛護、珍惜。
應從班級實際環境出發,充分利用室內、廊沿、活動室一角開展自然角活動。我們是這樣安排的:立面環境,以幼兒觀察、感知為主,如培養植物、飼養動物,種植等活動,在立面環境中還可以按不同特征分類,如植物類:按闊葉類、花卉類、針葉類分類,各班可以自由調配。平面環境,以幼兒欣賞、感受為主,如種子的成列、各類圖片的欣賞等。在中班提供多種材料供幼兒自由選擇,讓幼兒發現有趣的現象,激發操作的興趣;讓大班幼兒進行科學小實驗,學習用已有的知識、經驗解決一些小問題,如植物生長沒有陽光會怎樣?沒有空氣會怎樣等的探索。利用以上的環境設置,充分發揮幼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讓幼兒在參與自然角活動中加深對科學的認識,激發幼兒探索的積極性。
幼兒園的自然角對幼兒各領域教育起著積極的作用。由于自然角陳列物品的多樣性、變化性、具體性,給幼兒帶來的是直接刺激感官的經驗,為幼兒提供了自由的隨機觀察和探索的機會。首先它彌補了集體活動中觀察、探究不足的缺憾;其次,它豐富了幼兒的感性經驗,在摸、看、說、養等過程中為幼兒的科學探索提供了良好的機會;它還能有效提升幼兒的認知水平、技能水平,塑造幼兒美好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