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北楊寨小學 王素芳
小學數學教師責任重大——盡管多數教師并沒有意識到自己身上肩負的責任。對小學階段學生的數學教學,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理性邏輯能力,提高學生的探究意識,而且還能夠輔助小學生的心智更好地發展,促進小學生的身心健康。而這兩方面對于基于數學學科核心素養教學理念的教師的有效課堂教學來說是有著現實意義的。只有廣大數學教師意識到這一點,才能夠幫助小學數學教師更好地完善自己的教學實踐,更好地輔助小學生的綜合發展。
數學和生活的關系,就像拳擊手套和拳靶一樣,我們帶上拳擊手套就是為了擊中對方手中的拳靶,而學習數學也是為了“擊中”生活。根據這種形象的比喻,數學和生活的關系便顯而易見,即數學之于生活的應用性。基于這一認識,數學教師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需要有意識地將授課的內容和生活實際結合起來。
例如,在學習“百分數”一課的時候,教師就可以采用商場促銷優惠活動的相關事例,也可以采用生活中納稅的事例,還可以利用銀行中的利率事例,教授學生關于百分數的相關知識。另外,教師還可以創設生活情境,如:辛阿姨給自己的女兒提前去銀行中放了5 萬元,供她7 年大學生涯的花銷。銀行方面則提供給辛阿姨三種理財方式:一般儲蓄、教育儲蓄和購買國債……教師創設的生活情境能夠很好地激發學生對學習百分數的興趣。教師教授“百分數”一課的時候,采用生活實例或者創設生活情境的方式,能夠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門發展到當今時代的學科,都有其深厚的人文背景作積淀,對于數學這門探究空間和數量之間的關系的客觀學科來說也不例外。而基于數學學科核心素養教學理念,教師的課堂教學需要教學一定的數學文化知識,以便學生建立正確的數學價值觀念,從而更好地利用數學來認識這個豐富美好的世界。
例如,在學習圖形的相關知識的時候,教師便可以從生活中對圖形的應用的角度出發來進行課堂導入。對于圓的相關知識,教師完全可以講述北京的天壇;對于圓柱和圓錐,教師可以講述古希臘的三大柱式,講述古羅馬的五大柱式;對于圓錐,則完全可以從古埃及的方尖碑入手講述;而對于比例的相關知識,教師可以從達·芬奇的作品《維特魯威人》中關于人體的黃金比例開始講起。教師在課堂授課中,結合數學的人文歷史知識進行講述,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還能夠讓學生對數學學科產生別樣的認識,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的人文魅力。
任何學科都有普遍的規律隱含其中,數學學科也不例外,它的規律就是數學思想。學生掌握了數學思想,就相當于掌握了數學精髓。這些數學思想的掌握,對于學生的未來發展來說有著無法估量的積極意義。
例如,教師在整理復習圖形與幾何的相關知識點時,就可以教授學生數形結合的思想,即以數解形或者以形助數。教師不能夠直接教授,而需要借助一定的題目,或者在學生進行了大量的練習后,已經能夠熟練地運用數形結合的思想而不自知,教師將其作為總結環節,對學生進行講述。教師有意識地教授學生學習數學思想,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體會數學的魅力,幫助學生領略數學的趣味,從而更好地開展基于數學學科核心素養教學理念的教學實踐。
綜上所述,核心素養背景下的小學數學有效教學,需要教師基于數學學科的核心素養教學理念,制訂符合學生實際數學學習情況的教學策略。具體來說:首先,教師需要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結合生活實際進行教學;其次,教師可以使用數學文化知識背景教學,培養學生數學的正確價值觀;最后,教師需要培養學生數學思想,從而開拓學生的數學思維,升華學生對數學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