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燕
【作者單位:昆山高新區西塘實驗小學 江蘇】
STEM教育,一個源于西方的新興教育理念,以其跨界融合、創新實踐等特點及其教育價值優勢風靡全球,漂洋過海吹遍了中國大地,獲得中國教育工作者的青睞。STEM教育的種子在各地中小學校的土壤中萌芽、開花,有的學校專門開設了STEM課程,有的學校實施了學科整合。我作為一名小學科學教師,也與時俱進,將STEM教育引入了科學課堂,發揮STEM教育的價值,把STEM整合到科學教學之中。STEM教育讓小學科學教學華麗轉身,提高了科學教學的質效,促進了小學生科學素養的提升。現結合日常教學實踐,談談小學科學課堂中開展STEM教育的有效策略。
STEM教育是一門跨界融合的教育,旨在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技術素養、工程素養與數學素養。若要在科學課堂中滲透STEM教育,實現科學教育與STEM教育的有機融合,既要保持科學的學科性質,又要彰顯STEM教育的特點。不是所有的科學內容都適宜STEM 教育的,STEM理念輝映下的科學教學是基于項目的跨學科的教學,以某個具體的項目為載體,打通多學科之間的聯系;該項目兼具了科學、技術、工程、數學的學科元素,能驅動學生持續探究與實踐;該活動項目能夠產生新產品、新技術、新觀點。
科學學習項目化可以確保STEM教育在科學課堂落地生根??茖W教學中滲透STEM教育,要抓住科學和STEM的融合點,精心選擇科學項目主題,為STEM教育找到合適的載體,將科學與STEM有機融為一體。例如,在教學“做個太陽能熱水器”“設計制作小賽車”等內容時,我就在這些科學課中滲入STEM教育理念,為科學教學賦予STEM教育的意義,學生以“太陽能熱水器”“小賽車”為研究項目,經歷了原理探析、方案設計、工程制造、技術優化等過程,在整個項目學習過程中,學生動用了多種知識和技術,學會了合作與交流,懂得了反思與改進。
STEM 活動是一項持續的系列主題活動過程。STEM活動需要以情感為支撐,否則,小學生的探究興趣難以持久,教育教學質效將大打折扣。情境具有生活性、形象性、情感性等特性,能夠激發學生積極情感,驅動學生自主學習,為認知活動注入持續動力??茖W教學中的STEM教育,需要一種基于項目主題的任務情境,需要快樂探究的氛圍,以激發學生的科學探究熱情,推動探究活動的深入開展。
我們要精心創設生活情境,融科學知識于生活情境之中,點燃學生的情感之火。我們要精心創設任務情境,催生學生探究的欲望,驅使學生積極參與各項探究活動。例如,在教學《設計制作小賽車》一課時,我首先給學生播放了“F1賽車”視頻,以學生喜愛的賽車導入,為學生創設了“賽車比拼”的情境,激發了學生“設計制作小賽車”的熱情,學生在賽車任務情境中探究小車結構原理,設計方案構建模型,動手制作驗證模型,調試修改展示交流,比賽評估分享經驗,優化技術修正模型。趣味化的賽車情境營造了良好的教學氛圍,使得STEM活動始終縈繞在歡快活動的氣氛中。
“優質的問題可以激發和支持學生思考,引導和促進學習”。問題是思維的引擎,可以點燃學生的思維火花,引發學生的科學思考。問題有導向性,能夠為學生的思考導航,使他們不至于偏離思維軌道。不同的課型需要不同的提問,基于STEM教育的科學教學提問不能隨意,要做到精心提問,盡量不要提出一些純科學問題,而要將科學問題工程化,引導學生從工程層面去思考問題,用工程思維和方法去解決問題。
例如,在教學《設計制作小賽車》一課中,在學生觀看了F1賽車精彩片段后,我問學生:“想不想擁有一輛自己的賽車?”全體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想!”“工程師在設計和制作賽車時會考慮哪些因素?”我沒有提出“小賽車是如何工作的”等科學味濃的問題,而是直接引導學生從工程、技術視域去探討賽車設計和制作方面的相關問題,引導學生用技術思維和工程思維去考慮賽車的設計制作的方法要求,使學生明晰任務構建模型。“請同學今天當一回工程師,設計并制作出富有創意的、技術一流的小賽車!”就這樣,學生在賽車比拼的驅動下,像工程師一樣設計、制作、調試、優化賽車。
STEM指向下的科學教學,既要凸顯科學學科性質,又要具有STEM特色,不是簡單地將多學科拼湊在一起,而是利用多學科知識綜合性地解決問題??茖W課堂中的STEM 活動,要充分體現綜合化,既要將各學科知識綜合運用,又要做到學習方法的綜合化,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統一,動手做與動腦思相結合。
在《做個太陽能熱水器》一課的教學中,我設計了信息交流、設計方案、動手制作、展示評價等系列活動,學生在課前采訪調查、查找資料的基礎上,對收集到的太陽能熱水器的相關信息進行交流分享,對太陽能熱水器的構造和工作原理等科學問題有了深入了解,同時為太陽能熱水器的設計和制作奠定了基礎。方案設計讓學生綜合運用知識和技術,他們繪制草圖、精選材料,考慮升溫、保溫措施;制作活動促使學生做思結合,在手腦聯動中實踐創造,整個教學活動綜合性強,促進了學生的思維、實踐、合作、創新等多元智能的綜合發展。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STEM 與科學的融合是一種可行的教法。STEM教育不是萬金油,STEM視野下的科學教學,應做到精選主題、精創情境、精心提問、精設活動,以實現STEM教育與科學教學的無縫對接。